开场:
大家好,我是默契,目前在一家互联网公司从事数据分析相关的研发工作,有一个快四岁的孩子,目前业余时间主要用在自我学习和写作方面。
【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利用感激纸在家庭和团队中向他人表达感激——书写感激、讲述感激、收藏感激,形成家庭或团队中相互感激的氛围。
【图书介绍】
F特征:《正面管教》是一本非常畅销的育儿类书籍,作者简·尼尔森(教育学博士,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美国“正面管教协会”创始人)在书中重点讲述的是,如何运用正面管教的方法,培养出孩子的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学会让他们终身受益的人生和社会技能。
A优势:相较于市面比较流行的其他儿童教养类书籍(比如,尹建莉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托马斯·戈登的《父母效能训练》),《正面管教》更加通俗易懂,强调实战性。书里既有完整精深的理论体系,同时又有很多年的实践案例,给出52种管教工具可操作性非常强。这本书在美国畅销400多万册,已经成为了管教孩子的“黄金准则”,同时被翻译成了16种语言畅销全球,让数百万孩子、父母和老师受益终生。
B利益:你家是否有“熊孩子”,让你饱受育儿困扰?你是否想要培养一个具有独立思考、自信自律、善于解决问题的孩子?那正面管教“和善而坚定”的态度和原则可以帮你搞定“熊孩子”,而且它提供的52种实用管教工具,总有一款适合你。
【片段阅读】
感激纸 感激的态度不会自然产生,而是需要学习。定期的练习和分享会帮助全家人培养出感激的心态来。 家庭会议中的感激活动 1. 在每次家庭会议结束时,给每人发一张空白的“感激纸”,鼓励家人把这张纸放在容易得到的地方,并且写下他们要感激的事情。 2. 在家庭会议(或晚饭)时留出时间,让大家说说各自认为值得感激的事情。 3. 会后把这些感激纸收集起来,放到家庭会议册中。 |
感激活动是让每个人都说出一件让自己感激的事情,有助于我们想到原来有那么多我们通常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需要我们感激。它可以单独作为一项家庭活动展开,不一定要依附于家庭会议。
它分为三步:在空白纸写下感激、专门留时间诉说感激、并把感激纸收藏到家庭会议册中。家庭会议册,可以用一个三孔文件夹代替,类似咱们的拆书帮手册。
【举例】昨晚,我和我老公尝试了一次感激活动。我和他各自用便签纸写下感激的话语,并当面念出来,随后在便签上写上日期,放进了一本空的相册里收藏起来。老公感谢我支持他晚上跟同事聚餐,还等他到11点多。我感谢他上周日陪孩子一整天,好让我安心参加一项活动。
【预防异议1】听了我的例子,你可能会觉得太麻烦了,当面说说感谢就行了,哪需要这么繁复的流程?我觉得把流程固定下来,形成一种仪式感,能够给生活增添乐趣,而且收藏起来的感激话语会成为一种美好的回忆。
【预防异议2】或者,你可能觉得没什么好感激的事情。这个需要我们细心观察,总能够有所发现。比如,父母身体好,我们可以专心工作;又比如,北京这个冬天雾霾变少了。凡是能给你带来好心情,或者不给你添麻烦、添堵的事情,都可以作为感激的事情。
【预防异议3】又或者,你会觉得,家人都比较内敛,不好意思表达,怎么办?那就从小范围开始,先夫妻或情侣之间,再扩大范围到与孩子、与父母一起。如果父母觉得实在是肉麻,那就一家三口或者四口开展“感激纸”的活动。
利用“感激纸”来表达感激的方式——书写感激、讲述感激、收藏感激,不光可以在家庭中使用,同样地,也适用于在公司或者团建时采用。
【A2】勾勒场景
2017年接近尾声,新年马上就要来临。
设想一下,你要在元旦假期组织一次家庭聚会,可以是小家庭,也可以是有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家庭,也可以是有叔伯姑姨的大家族,这次家庭聚会时增加相互间表达感激的温馨时刻。
或者,你们是共同奋斗了一年的一个团队,所在团队打算在下周五组织一次新年团建,老板希望你作为活动的组织者统筹整体活动,并要求在互动活动中增加表达感激的环节。
家庭聚会或者团建,你最可能组织哪一种活动? 请大家用一分钟的时间思考一下,并在拆页背面把想到的场景记录下来。
学习者向红的例子:
过两天,是她孩子的生日,她想借由这个生日的饭局,来组织一次家庭聚会。
【A2】规划运用
现在请大家根据刚才想到的场景,结合今天的拆页,利用“感谢纸“表达感激的三部曲:书写感激,讲述感激、收藏感激,设计出你要组织的活动中表达感激这一环节的流程,并作为第一个发言的人在家人或团队成员面前说出你要感激的事情。
讨论时间是6分钟。我会请1位或者2位学习者分享自己的感激活动流程及感激事例。
学习者向红分享了自己的活动流程:
1、准备生日聚会的东西,pizza和蛋糕;
2、准备好感激纸;
3、家里三个人(她、老公、她父亲)写出要感激的人,想要跟大家说的话;
4、勇敢地讲出来自己的感激;
5、将感激纸收集起来,组成一个册子;
6、吃pizza和蛋糕,进入生日party的主要节目。
她感激的事情:
“感谢我父亲的辛苦付出,帮忙带孩子,能够让她安心上班。
感谢孩子爸爸让我有很多值得尊敬、体现他自己价值的地方,这是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感谢孩子给了我第二次学习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