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默契,目前在一家互联网公司从事数据分析相关的研发工作,有一个快四岁的孩子,目前业余时间主要用在自我学习和写作方面。
【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在他人困惑、伤心、难过、犯错的时候,运用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表达理解,表达同情,表达感受,解决问题(“三表一解”),建立与他人的合作关系。
【图书介绍】
F特征:《正面管教》是一本育儿类书籍,它的作者简·尼尔森是一名教育学博士,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美国“正面管教协会”创始人。这本书在美国畅销400多万册,被翻译成了16种语言畅销全球,让数百万孩子、父母和老师受益终生。
A优势:相较于市面比较流行的其他儿童教养类书籍(比如,尹建莉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托马斯·戈登的《父母效能训练》),《正面管教》更加通俗易懂,强调实战性。书里既有完整精深的理论体系,同时又有很多年的实践案例,给出52种管教工具可操作性非常强,在美国已经成为了管教孩子的“黄金准则”。
B利益:你家是否有“熊孩子”,让你饱受育儿困扰?你是否想要培养一个具有独立思考、自信自律、善于解决问题的孩子?那正面管教“和善而坚定”的态度和原则可以帮你搞定“熊孩子”,而且它提供的52种实用管教工具,总有一款适合你。
【图书片段】
当孩子们觉得你理解他们的观点时,他们就会受到鼓励。一旦他们觉得被理解了,就会更愿意听取你的观点,并努力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记住,在孩子们感到你的倾听之后,他们才可能更听你的。下面的“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它能营造出一种让孩子愿意听、愿意合作的气氛。 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1.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 2.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宽恕。同情并不表示你认同或者宽恕孩子的行为,而只是意味着你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时,你如果告诉孩子,你也曾经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行为,效果会更好。 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如果你的真诚而友善地进行了前面两个步骤,孩子此时就会愿意听你说了。 4.让孩子关注解决问题。问孩子对于避免将来再出现这类问题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没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直到你们达成共识。 |
好的,我看大家都看完拆页了。
WHAT:这个拆页列举出了如何赢得孩子的合作的四个步骤。这里的合作是指孩子停止吵闹、恢复好心情、负责任、倾听父母等,以及与父母一起想办法解决当下遇到的挑战和问题。
WHY:为什么要在亲子关系中“赢得合作”呢?拆页原文给出了多方面的解释,包括孩子会受到鼓励,更原因听取父母的观点,努力寻找解决方案等。这是正面管教的一个核心理念,即强调“赢得”孩子,指的是大人维护孩子的尊严,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孩子,获得孩子心甘情愿的合作。
HOW:拆页里已经详细地给出了四个步骤,包含(1)表达理解;(2)表达同情而不是宽恕;(3)表达感受;(4)解决问题。简称为“三表一解”。
不这么做的坏处:
一般做法:当孩子困惑、伤心、难过、犯错、吵闹的时候,有些家长会用批评、生气、控制、惩罚、冷暴力的手段战胜孩子,这是典型的“赢了”孩子的做法。后果:这种做法能够迫使孩子听话,但效果是暂时的,孩子感受到了疏远和敌意,学会了通过观察别人的反应来判断自己行为的对错,而不是学会自我评价与内省。同时,孩子成为了失败者,这种失败通常会让孩子反叛或者盲目顺从,从而成长为“讨好者”,或者总是寻求别人的认可,没有自信。
【例子】我给大家举一个自己的例子。刚进幼儿园那一个月,我儿子童童每天早上都不想去幼儿园,我们强行抱着他走向幼儿园,不理会他的哭声有多大,挣扎有多使劲,这样导致他经常找新的理由逃避幼儿园。
阅读过今天我给大家带拆的这个拆页之后,我尝试用拆页中“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与童童交流,获得的效果完全不同。
有一天早上,他告诉我不去幼儿园,是不想喝幼儿园的汤。我蹲下来跟他说:“妈妈能理解你,你不想去幼儿园,是不想喝汤,对么?”(第一步表达理解)我继续跟他说:“妈妈也曾经觉得学校的饭难吃,要在家吃饱饱的才去上学。”(第二步,表达同情,说自己也有类似的经历。)然后,我坚定地告诉他:“妈妈不想你迟到,希望你和小朋友一起吃饭、玩耍。如果不想喝汤,你可以告诉老师么?”(因为童童还小,我直接给他想办法了,第三步和第四步合并了)他接受了我的建议,乖乖上学去了,路途中间没有哭泣与挣扎。
WHERE:这个赢得合作的方式——表达理解、表达同情而不是宽恕、表达你的感受、关注于解决问题,同样适用于与家人、朋友、同事的沟通。
【A1】激活经验
大家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你老婆/老公一回家脸色就很差,你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问他,他又说没事儿,你又想帮助他排解困扰。又比如,你的孩子特别抵触去培训班,但一直不肯跟你说原因,而你又很担心他。又或者,你的同事和老婆发生了一些不愉快,而你有很紧急又重要的事情需要交给他做。
请大家回想一下,你是否有过类似经历,当时是如何处理的?可以简要地在拆页背面记录一下,时间1分钟。
学习者周威分享的经历:“我有一个上小学的孩子。我周五晚上加班,周六早上想休息,但是孩子七八点就去叫我起床跟他玩。以前,我会批评孩子不理解爸爸,孩子听到会哭鼻子,这时候大人还得去把孩子哄开心。”
【A1+】反思加工
请大家结合刚才A1便签中提到的场景,并运用今天学到的“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表达理解,表达同情,表达感受,解决问题,讨论一下如果再遇到同样的情况,你又会如何处理这件事情。
请每个小组进行讨论,时间是4分钟。
下面请1到2位学习者跟大家分享过往经历。
学习者周威分享了自己再遇到类似情况时,要采取的四个步骤如下:
(1)表达理解:压制自己的情绪,尝试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孩子一个星期没跟爸爸玩了,一看周六爸爸在家没去上班,很想跟爸爸玩。
(2)表达同情:讲一下自己以前也有类似经历,小时候也是叫自己爸爸早起,遭到不理解大人的批评。
(3)表达感受:周六早上,当然是很困了,特别想休息,希望孩子能够11点或者下午再陪孩子玩耍。
(4)解决问题:会引导孩子,思考遇到这类问题该如何解决(启发式提问)。比如,能不能早上先找其他孩子玩,下午再跟爸爸玩。这样时间岔开了,爸爸的休息和孩子的玩耍都没有耽误。
【结束语】
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今天跟大家分享了“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就是表达理解,表达同情,表达感受,解决问题,简称“三表一解”。希望大家能够学习并运用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更好地赢得他人的信任,建立起合作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