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爱拆书、爱读书、爱旅行的天后。开始学习之前,我们先进行一下分组。左边三个人一组,右边三个人一组。
【学习目标】今天我要给大家拆解的片段是把“如果”变成“我可以”,这个片段来源于《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以后遇到困难或者不顺心的事情时,不再抱怨外界环境,而是将假设的“如果”语句,改写成“我可以”,通过转换思维,关注自己可以具体做的事情。
【FAB】
【F】《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这本书,是世界500强企业必备培训课程。作者是史蒂芬·柯维博士,他是美国学界的“思想巨匠”,被《时代周刊》评为“人类潜能的导师”。
【A】这本书除了对7个习惯的讲解外,每一章最后都有一个“付诸行动”版块,通过这些实践训练题,可以帮助我们加深理解,让“七个习惯”真正贯穿到我们的生活中
【B1】我们每个人都守着一扇只能从内开启的改变之门,如果你想打开这扇门,那么这7个习惯就是你最好的助力。它不是教我们如何快速获得成功,而是帮助我们塑造性格。掌握了这7个习惯,就是掌握了成功学的内在规律,这些规律会培养我们更好的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B2】我描述几个场景,大家问一问自己,我是这样的吗?在心里面回答是或者否。第一个,如果别人对我以礼相待,我就会笑脸相迎,如果别人对我冷言冷语,我就想自卫反击。第二个,如果公司提高待遇,我就会努力的工作。第三个,如果上班路上很堵,我就会很烦躁。如果你的回答都是肯定的,那你可能倾向于消极被动的思维模式,今天我们学习7个习惯中第一个习惯——积极主动,这个习惯可以帮助我们从消极被动型转化成积极主动型,更好的接纳我们面临的各项问题。
【阅读原文】
现在请大家用1min的时间阅读原文拆页,阅读完的小伙伴可以举手示意一下。
摘自《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P120
“如果”和“我可以”
一个人的关注圈与影响圈可以从他的言谈中看出端倪,与关注圈相关的语句多半带有假设性质:
“要是我的房屋贷款付清了,我就没这么烦心了。
“如果我的老板不这么独断专行………
“如果孩子肯听话……….
“如果我学历更高……….
“如果我有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
而与影响圈相关的语句则多半体现了这个人的品德修养,例如“我可以更耐心、更明智、更体贴………
把外在环境视作问题症结的想法本身就成问题,应该说是我们给了外部环境控制自己的权力。这种“由外而内”求变的思维定式就是以外在环境改变作为个人改变的先决条件。
积极的做法应该是“由内面外”地改变,即先改变个人行为,让自己变得更充实,更具创造力,然后再去施加影响,改变环境。
【知识点和相关理念 what】
我们每个人的思维都带有一种惯性,它影响了我们对一件事的初始反应。比如说天气预报明天有雨,消极被动型的人会想到雨天出行很不方便,如果是晴天该多好。积极主动的人会想,我可以带一把伞。
积极主动的人会专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消极被动的人则会盯着别人的缺点或者环境问题等。
【前因后果说明why】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别呢?这取决于我们对外界的刺激给出回应的时候,是由内而外的根据自己的价值观进行自主选择,还是由外而内的被外部环境控制了自己。
【不这样做的坏处】
如果我们遇到问题,不是采用由内而外的方式,而是认为错在对方,那我们就容易不停的批评、指责对方,这样做不仅不会让对方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反而容易激怒对方,双方陷入互相指责的冲突里。
【举反例】
就比如有一次我朋友跟我抱怨,她男朋友的爸爸太专制了,明明是他们俩住的房子,装修的时候从来没有问过他们的意见。如果男朋友的父亲能过问一下他们的意见,哪怕是客套一下,也算是对她的重视。所以她觉得很委屈,甚至为此跟男朋友抱怨、吵了好几次架,但都没有解决问题。
【行动建议和行动步骤how】
那我们如何成为一个由内而外的积极主动型呢?
1、回顾自己的语言和行为模式,把“如果怎么样,我就能怎么样了”这样的句式列出来,发现影响自己的外部因素主要是哪些。
2、把“如果……我就……”改成“我可以怎么样”
3、把这些“我可以……”的内容变成行动计划,并付诸行动。
【反例反转】
我跟我朋友讲了这个片段后,她列出来的如果句式是,如果男朋友的父亲尊重她们的意见就好了,如果他不那么专制就好了,然后她把这些句式改成,她可以先跟男朋友沟通这件事,她可以提议长辈不要太操劳,由他们俩操心装修的事情等等。然后她很努力的去做,最后男方的父亲让他们自己去选家具。
【前后对比】
通过我朋友的这个例子,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到前后的反差,之前她陷入受害者的思维角色,关注的是别人的行为,寄希望于别人会改变。把“如果”换成“我可以”后,关注了她可以控制的她自己,改变行动以后,对方的态度也随之改变了,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
【适用边界】
把“如果”变成“我可以”,是在我们充分认识到自己是有责任有能力的情况下,创造条件进行改变,而不是让我们不顾后果的往前冲。
【显像提问】
现在我来说的一些词汇,请大家认真听,哪一个词让你很熟悉,害怕、焦虑、心烦、灰心、伤感、生气、失望、孤独、疲惫、郁闷,哪个词是你熟悉的,是你近期经历过的情绪,请把它写下来。这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什么事情?我们按照刚才的分组,把你想起的这件事,在小组内分享一下。两分钟的时间,尽量每个人都分享一下。
学习者案例分享:
撸啦啦:我选的是疲惫。我是总舵组织的联合便签训练营的教练之一,在这期训练营里,大家不够积极主动,很少反映问题,这样我就不知道大家的问题在哪里。而且有些学员对原文阅读不够认真,容易出现偏差。这让我觉得心很累,很疲惫。
A1+:反思加工经验
今天我们学习了把“如果”换成“我可以”,现在请大家想一想,按照这个思路,你刚才分享的案例可以怎么处理。然后仔细梳理一下,在我发放的表格里,写出你的“如果”和“我可以”,在小组内进行分享。
学习者案例分享:
撸啦啦:
【结束语】
对于我们可以控制的那部分,我们要全力以赴,至于力所不能及的事,我们要保持平和的心态。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结束了,谢谢大家的参与和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