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拆书帮的李季,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通过《正面管教》一书中提到的“3个R”:“承认”(Recognize) 、“和好”(Reconcile) 、“解决”(Resolve) 的步骤及时纠正与孩子相处过程中的错误。首先我们先来分一下组吧,就近原则左右两张桌子分成两组刚好。
【F】:《正面管教》的作者是简.尼尔森,一位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美国“正面管教协会”创始人。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这种方法能培养出孩子的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A】:这本书畅销美国400多万册,被翻译为16种语言畅销全球,出版30多年来,它已经成为了管教孩子的“黄金准则”,是育儿类图书中的经典之作。
【B】:你也许知道惩罚和娇纵都对孩子不好并且不管用,正面管教就能够让你掌握一种既不惩罚又不娇纵的方式来培养孩子,形成受益终生的良好品质。你将因为本书而彻底改变家里和学校的气氛,改变孩子的人生。本书最重要的主题之一——“纠正错误的3个R”能让你不惧怕犯错,把管教中所遭遇的挑战作为你学习的机会。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花两分钟看看这段原文片段。
本书最重要的主题一一你会反复看到的一个主题一一就是学会怎样把管教中所遭遇的挑战作为你学习的机会。然而,大人首先需要改变自己对犯错误的任何负面观念,这样他们才能为鲁道夫·德雷克斯所说的“不完美”树立榜样。下面的“矫正错误的三个R ”,是树立“勇于不完美”榜样的一个绝佳的方法。
矫正错误的三个R
承认(Recognize) “啊哈!我犯了一个错误!”
和好(Reconcile) “我向你道歉。”
解决(Resolve) “让我们一起来解决问题。
当我们把犯错误看作一个学习机会而不是什么坏事时,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就变得容易多了。如果我们把犯错误看成一件坏事,我们会倾向于觉得自己无能,感到灰心,并且可能会为自己辩解、推托、轻下判断或者好批评一一既对别人又对自己。另一方面,当把犯错误看作是一个学习机会的时候,承认错误就好像变成了一次让人兴奋的探索,“我想知道我能从中学到些什么”。自我原谅是
“矫正错误的三个R”中第一个R(即承认)的一个重要因素。
你注意过当我们愿意道歉时,孩子是多么善于原谅我们吗?你曾经对孩子说过“对不起”吗?如果你说过,孩子是怎么回应的?我在世界各地讲演时多次问过这个问题,听众的回答都是一致的。当大人诚恳地道歉时,孩子们几乎总是会说:“没关系,妈妈(或爸爸,或老师)。"孩子可能在一分钟以前还对大人的不尊重行为感到生气和憎恶(而且很可能正是大人应得的),而一旦大人说一句“对不起”,孩子就彻底原谅了。
“矫正错误的三个R”中的前两个一一承认与和好一一为第三个 R(解决问题)营造出一种积极的氛围。在充满敌意的气氛中试图解决问题绝对不会有好效果。
正像大多数成年人和孩子一样,即使我很明白应该怎么做,可有时却不一定能照着去做。作为一个人,我们很容易被情绪左右而失去正常的理智(倒退到“爬行动物大脑”的控制)时,我们会不假思索地做出反应,而不是深思熟虑的行为。我深深喜爱正面管教原则的一个原因就在于,不论我犯了多少错误,也不论我的错误造成了多少麻烦,我总是能回归到正面管教原则上来,从我的错误中学习,清理我造成的麻烦,而且能让事情变得比我犯错误以前更好。
如果你在与孩子相处中犯了一个错误,“矫正错误的三个R:承认,和好,解决”能够帮助你对孩子做出弥补。而且,当你犯了错误后,要毫不犹豫地让孩子知道,你的孩子会非常宽容,并且能从你作出的榜样中学习。
举个自己的例子:我家二宝出生后,我跟我妻子很自然的给予了很多的关注在小宝宝上,4岁的大儿子误以为妈妈不爱他了,起码是爱弟弟胜过爱他,他错误的认为要觉得表现的更像一个小宝宝,就能夺回之前在爸爸妈妈心中的地位。比如吃奶瓶,拉臭臭到裤子,变得更加爱哭等,【不这么做的后果】我们一度对此感到沮丧和厌烦,甚至对大宝批评责骂,大宝可能就更加认定弟弟抢走他的爱了,经常哭着说弟弟真讨厌,要把弟弟丢掉。我虽然认可他的情绪,但忙乱中自己也内心烦躁,不懂得用三个R方法来矫正自己的错误,生活中大宝埋怨小宝频率越来越高,陷入了越来越严重的恶性循环。更严重的后果新闻报道了很多,5岁孩子听人夸弟弟白,把弟弟怒摔地上;安徽一位17岁少女,因为二胎降生后自己患上抑郁症,离家出走要去自杀等等。如果我能一开始就认识到对待大宝反常行为的反应是错误的,说教和责骂并不能解决问题,并利用矫正错误的三个R来跟孩子有效沟通,先向孩子承认自己一开始没有认识到对方的心理落差,对其批评责骂的行为是不对的,然后真诚的向孩子道歉,最后再一起商量解决的方案,“那不如我们一起来照顾弟弟,你成为了我的好帮手,爸爸妈妈就有了更多时间来陪你了呀”、“要不以后妈妈每天都抽出一段时间陪你看书,爸爸每天抽时间陪你玩游戏,当然你要帮忙一起哄弟弟睡觉哦不能把弟弟吵醒,不然弟弟一直不睡觉那爸爸就没办法专心陪你玩了对吧?”。双方一起想的办法,一起去做过,大宝自然会在这个过程中形成正确的认知,无理取闹的恶性循环就自然消失了。
【显像提问】:很多时候我们控制不住自己都做了过后会后悔的举动,孩子做错了事情,我们批评了他之后,孩子不服气觉得自己有理由,跟父母顶嘴,你当时气急攻心,血压上升,心想:我这不都为你好吗,小小年纪还学会顶嘴了?于是直接将孩子驳回(有些家长可能还会动用武力吧),过后就后悔了,发现自己其实处理不当了,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弥补,只能想唉下次一定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大家想一想最近有没有过一次类似经历,没有孩子的年轻小伙伴可以想想家里其他亲戚的类似经验,在小组内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学习者A)我家女儿,7岁半,现在性格上有点喜欢争权,就是觉得自己想的才是对的。有一次不小心把别人给弄伤了,却说:“我没有错啊,这有什么嘛”。我一时冲动就碰了他一下,小孩就特别失落,感觉被侵犯了,我后来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不对,以暴制暴只能让孩子学习报复的心态还有觉得觉得自己受伤害。我就主动跟他说:“对不起,宝贝,刚刚妈妈一时冲动,我向你道歉”,后来她原谅我了。其实这个时候就是今天学的原文片段的第一步:我们犯了一个小错误。但是我只是跟孩子道歉,没有掌握更好的解决办法,我当时也没想到能怎样更好的引导她跟别人沟通时的行为问题。
【反思加工】继续我们刚刚想到的案例,想想如果当时这种情况,你可以怎样应用“矫正错误的三个R:承认、和好、解决”回应孩子,进而弥补你情绪失控造成的过失?
学习者案例记录:(学习者A)我当时只是道了歉,现在学习过今天的片段知识后我觉得我可以在基于第一步承认和第二步和好的基础上,在用第三步解决来植入和引导信息,比如我承认错误和向她道歉:“宝贝,妈妈刚才冲动了,没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把你弄疼了,我现在特别后悔,我向你道歉,你能原谅我吗?”得到她的原谅后,过去抱抱她,问她你觉得刚刚是不是特别难受,她要是愿意坦诚地说出自己的感觉,认同被我伤害后情绪很低落伤心,我就会跟她说:“我们一起想想以后应该怎么做好不好?以后我遇到刺激我情绪的事情后一定会先控制自己不动手,弄清楚事情经过再和你好好商量,你愿意跟我敞开心扉的聊吗?”孩子会特别愿意敞开心扉跟你谈。这时我会说:“我很感谢你愿意原谅我,给了我一次改正自我,提升自我的机会,我从这次冲动的错误中学到了很宝贵的知识。你能跟我说说你是因为什么把你的小伙伴弄伤的吗?你觉得她受伤后会有什么感觉?会不会跟你一样很痛而且很心情很糟糕?”她经我这么一引导,知道了自己没有道歉是非常不对的,于是向我表示她会去跟对方真诚的道歉,争取得到对方的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