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①.现场分组
现场分组。每组3~6人。
②.自我介绍和图书介绍
大家好,我叫姚莉,我的三个标签是:学习、亲子教育、写作。
学习,是指我一直处于学习中
亲子教育,是指我和的孩子一直在实际验证一些亲子教育的理论。
写作,是指我每天晚上都写点东西。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书叫做《怎么说 孩子才会听 如何听 孩子才肯说》,本书作者是美国的两位妈妈,也是著名的亲子沟通专家。这本书拥有大量的情景模拟和强大的可操作性,可以让父母学会如何有效、愉快的沟通,因而广受好评
摘自《如何说 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 孩子才肯说》第五章-学会赞赏孩子
作者:【美】阿黛尔.法伯 【美】伊莱恩.玛兹丽斯
赞赏是需要谨慎的,有时,善意的赞赏会招致意想不到的反应。下面假定的情境下,赞赏除了感受不错外,还会有其他反应。
你为不速之客准备了一顿便饭,客人说:“你真会做饭”。你的内心感受还有“他真觉得我会做饭?他要么是在撒谎,要么就是不懂美食”。赞赏导致了怀疑。
你换下运动装,穿上西服去参加一个重要的会议,碰见一个熟人,他说:“你总是穿的这么光彩照人”。你的内心感受是“我下次开会该穿什么呢?”赞赏导致了压力。
直到我参加了吉诺特博士的课程后,我才明白为什么越表扬孩子,孩子越拒绝。评论性的词语比如“挺好”、“真美”、“太妙了”会让孩子产生与上面情景里一样不舒服的感受。最重要的是,我从他那里学到了有益的赞赏来自于两方面:
1.成人用赞赏的语气描述他所看到的和他所感受到的。
2.孩子听到这样的描述后,就能够赞赏自己。
这两方面的关键是描述性赞赏。描述性赞赏的三个技巧是:
1.描述你所看到的;
2.描述你的感受;
3.把孩子值得赞赏的行为总结为一个词。
【what】这个段子告诉我们,赞赏除了带来好的感受,也有可能导致压力和怀疑。家长在赞赏孩子的时候,最常说的就是“太好了”、“太棒了”。
【why】但是,这种泛泛而谈的赞赏效果并不好,容易给孩子留下敷衍或者不真实的印象。
【how】那怎样才能让赞赏变得有效呢?段子提供了三个技巧。
1.描述所见。描述我们看到的,注意要避免评论性的词语,比如“好”、“乖”、“漂亮”这一类的词语。
2.描述所感。描述我们的感受,也要注意避免评论性的词语。
3.精炼一个词。这个词语可以是带评论性的褒义词,比如 “有毅力”、“有勇气”、“灵活”这一类的词语。
我们先看一个无效赞赏的例子。
孩子拿一幅自己很得意的画给爸爸看,爸爸赞赏他:“真漂亮!”。孩子反问:“哪里漂亮了?”爸爸就立马语塞:“嗯……多美啊,多好看啊”。这种赞赏给孩子的真实感受是:爸爸其实根本不喜欢这幅画。
我们再看一个有效赞赏的例子:
孩子织了一条围巾,拿给爸爸看,爸爸夸奖了孩子。爸爸说:“这个红色真鲜艳,每一行都织的很均匀”。【这是在描述所见】。
然后爸爸继续说:“冬天围上它的时候一定很温暖”。【这是在描述所感】
最后爸爸说:“这就叫做心灵手巧”。【这是在精炼一个词】
总结一下,有效赞赏的三个技巧:
1.描述所见;2.描述所感;3.精炼一个词。
这个段子虽然讲的是亲子沟通,但是同样可以用在家人、同事、朋友之间。
刚刚我们学习了有效赞赏的三个技巧,请各位伙伴想想自己在与家人、同事、领导相处中,有没有不好意思赞赏、不知道怎么赞赏、接受对方赞赏后自己感受不好、或者赞赏对方后,对方反应不太好的情况呢?请把关键词写在便签上,并在小组进行分享。时间4分钟。然后我们请1位小伙伴分享一下自己的经历
马坤分享:他有一位合作了十多年的合作商,双方经常会有文档、方案往来。对方夸赞他的最常用的语句就是:“太棒了!”,这让马坤有被对方当做小孩子的感觉。
⑥A2请大家在便签上写下自己使用有效赞赏三个技巧的行动计划,注意在行动计划里要包含具体完成的时间、地点,这个方法应用的人物对象,以及应用后你期望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这个结果应该是可以被观测到的。
李万明分享:使用今天的三个技巧,赞赏姚莉今天的晋级。“结构很清晰,技能点说了三次,步骤很鲜明【描述所见】,让大家很容易理解,让自己容易联想【描述所感】。所以,本次晋级是很走心的【精炼一个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