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P.E.T.父母效能训练》 所属活动: 无锡筹备分舵第21次线下活动 所在级别: TF1-2 学习主题: 如何通过“我-信息”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 学习目标: 学会用“我-信息”模式来表达孩子行为给你带来的感受及影响

开场: 大家好,我是素语,朴素的素,语言的语。
今天我要给大家带来的片段来自这本《P.E.T.父母效能训练手册》。这本书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托马斯•戈登于40多年前创作,是美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父母训练教程,向父母传授与孩子有效沟通的技巧,并循序渐进地提出建议,以解决家庭冲突,让每个人在冲突中都赢。运用它不受时间限制,将会让你即刻产生效果:减少战争,少发脾气、不说谎话、不再使用惩罚。不管你家孩子是刚会走路而寻求独立的幼儿,还是开始反叛的青少年,您在使用它的时候都可以发现:P.E.T.确实是一套富有同情心、卓有成效的办法,以帮助您养育一个充满责任心的孩子,塑造一个让孩子快乐成长的家庭环境。
【分组】为了下面我们更好的讨论,给大家做一下分组,这边四个小伙伴一组,这边3位小伙伴一起。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现场在座的小伙伴目前大多已经为人父母,我想大家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可能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体会,有时候要赢得孩子的合作,和孩子好好沟通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在你们的生活中是否也经常出现这样的话语:你怎么又在看电视了,不是说过了放学回来先做作业再看电视么?怎么老这样?你就不能自觉一点么?告诉过你多少遍了,少看电视,眼睛会坏掉的,你从来就不听!”或者是“你怎么还没倒垃圾呢?现在就去!还等什么?快!虽然我们都抱着一颗爱孩子无比至诚的心,但假如我们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听这样的话的时候,我们听到的是责备,问罪,被讨厌,被嫌弃。自然我们会感到失落,沮丧甚至是愤恨。这样作为孩子的你还会听从父母的话语好好合作么?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由此我们生活中常常发现孩子会有各种不良行为,即使你已经反复强调多次,仍旧屡教不改。显而易见,父母对孩子这样“你你你”的沟通方式是无效的,被拒绝的。刚才大家看到的这个片段就是给出了一种新的沟通方式叫做“我-信息”,通过三个步骤,首先描述一下孩子的行为,随后说出此时父母的感受,最后告诉孩子这种行为对父母产生的影响。运用这样的沟通模式,我们再来尝试表达下刚才那两个场景,“我看到你在看电视,我有点担心你会耽误做作业盯着屏幕太久会降低你的视力,这会让我心烦意乱。”“天已经黑了,垃圾的味道好难闻,我觉得有点烦躁,这气味让我没法专心看书。”听到这样的话语作为孩子的你会有什么样的举动呢?对比前一次的“你你你”的表达方式,是否这一次会舒服很多,更愿意去改善行为

其实不光是亲子沟通,在与父母之间、爱人之间、同事之间,朋友之间的沟通,很多时候运用“我信息”的沟通方式可以减少很多纷争,帮助双方更有效地集中在问题的解决上,更利于和谐关系的建立。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

刚才我们一起阅读了这个片段,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要赢得孩子更好的合作,运用“我-信息”会更有效地帮助双方达成一致。那么,请大家想一个你在生活中经历过的类似的沟通实例,成功的也可以失败的也可以,给大家5分钟在小组内分享下。

(小组讨论省略)

 好的,下面有请一组小伙伴来分享下自己的经验。

【小伙伴案例】

Daisy:“  今天我下班回来,我女儿正好与奶奶发生了矛盾,在生气,我回去跟她说“hello,Cindy!”打了好几声招呼都不理我,我很生气,我想想外面拼命赶回来,她还这样对我,我就很生气地说:“你这么没有礼貌是不对的,公主都是有礼貌的。”结果她更大声地尖叫!后来我静了下,到她身边说:“Cindy,我从外面很冷的天回来,跟你打招呼,你都不理我,妈妈很伤心。如果是你从外面回来,妈妈在家里,你跟妈妈打招呼妈妈不理你,你会不会难过,她说会的,我说妈妈也很伤心。她然后就很自觉主动地跟我说对不起妈妈,这个就很切合今天的片段,开始就用的是“你-信息,后面就运用了“我-信息”孩子表现改变很大。”

我:“因为孩子感觉到不被攻击了,她是被接纳的,她接纳了你的情绪也接纳了自己的情绪,所以行动上才会有改变。

谢谢小伙伴的分享。


A2:

基于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我-信息”的沟通方式,请大家写下自己今后的行动计划,最好是能落实到实际生活中的,有明确的时间地点场景的,并且可以有相应评估的计划。

下面是小伙伴的A2便签:

WechatIMG91.jpegWechatIMG192.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