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卡耐基口才的艺术与人际关系》 所属活动: 一起抓住十一月的尾巴 | 1127宁波 所在级别: TF2-3 学习主题: 让对方自己说服自己 学习目标: 学习者能够在沟通中以让对方想出结论的方式说服对方。

开场: F:今天拆的是<<卡耐基口才的艺术与人际关系>>,从书名我们就可以看的出有两大内容,口才的提升技巧和与人相处的方法,对工作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这本书有个特点就是用了很多事例来说明和解释文中的观点,特别生动鲜活,作为读者很容易看进去。
A:“除了自由女神像,或许只有戴尔.卡耐基才能代表美国”,该书作者正是与自由女神齐名的戴尔.卡耐基。世界各地都有卡耐基人际关系培训班,杭州、温州、上海就有。卡耐基和他的团队把几十年人际关系培训教的实践和演讲实战经验浓缩在了这本书里,这和学院派的纯理论书籍完全不同。
B:如果你想说服别人,当众演讲,这本书会提供一些方法和技巧,还可以完善我们的风格和个性,通过8个要素和6项修炼,成为具备卓越口才的说话高手。如果你想游刃职场,家庭和谐,这本书可以告诉我们如何与朋友、同事和家人愉快相处。
今天要分享的是一个说服对方的方法:让对方觉得是自己的主意。在工作中,我们经常需要说服上级、同事和客户,接下来我们学习一个新思路,可以有效地帮助你在职场中说服对方。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没有人喜欢觉得自己是在被迫去买什么东西或被人命令去做某件事。我们宁愿觉得我们是自愿购买的,或遵循自己的意念在做事。我们喜欢别人关心我们的愿望、需要及想法。

试想一下,你对于自己发现的思想,是不是比别人的思想更为信仰?那怕别人的思想放在一只名贵而精致的盘子里递给你,你也不会慷慨接受。

是的,每个人都有如此的想法。既然如此,那么你想将你的想法强塞进别人的头脑,岂不是太一厢情愿了?所以,提出建议,再让别人自己去想结论,那样做不是更明智吗?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每个人都希望实现自己的想法,喜欢自己做决定,想要按自己的意愿去做事。那如果把我们的想法、决定、意愿简单粗暴地强加给对方还试图说服他接受,显然是比较困难的。可以提建议,让对方来想结论,这个结论的决定是他自己下的,是按自己的意愿来的,那对方肯定会去做的,用不着多费口舌去劝说。

重点来了,如何让对方想出结论呢?(细化流程步骤)

第一,明确目标。双方沟通的目标是什么,有了明确的目标,接下来的建议和结论就围绕这个目标来展开。

第二,提供参考。给出的参考建议一定要客观、具体、容易理解,尤其是涉及到一些专业性的东西。

第三,询问意见。说了建议后,自己不要下结论,而是询问对方的意见,决定留给对方去做。在给了建议和得出结论过程中,可以合理地引导他去靠近最初的目标。

简单来说就是明确(clarify)、提供(Inform)和询问(Ask),我们可以称之为CIA方法。

我是做外贸的,有个产品叫装饰绳,是挂在脖子上的一种绳子,主要是学生在用。这个绳子的长度是根据学生的身高来调整的,学生的年级不同,绳长也有差别。有一次,一个美国的采购商询问这个绳子,我就根据对美国市场的了解给了一些自认为合适的长度让他选。他刚入行不太懂,担心选错,再加上交货期的原因,不打算今年购买了。为了说服他下单,我就拿了根绳子挂在自己身上拍了个照发给他,你看,我身高168,这个长度的绳子挂起来就是这个效果,你觉得什么样的长度是适合你的呢?他分析了以后,决定把绳子加长10cm

我的目标就是成交,给的参考建议除了数据还有图片,但绳长是否要变、变多少的结论,是由客户想出来的。最后按他的想法打了样,订单也确定了。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说服方法在职场中比较适合,特别是和上级的沟通中,因为你很难去跟他说我们应该这么做应该那么做。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拆书家提问设计:

场景设计:再有1个月就是就是2017财年的最后一周,假设你是部门经理,今年部门里的业务员工作都特别努力,销售额和利润也都超预期,你希望老板把他们的提成比例从常规的1%提高到1.5%

小组讨论:请每组讨论一下,运用今天学到的明确目标、提供参考、询问意见,这个CIA 法,让老板主动提高业务提成的比例,并把这个对话写成一个简要的剧本。讨论时间5分钟

角色扮演:讨论后请每组的一个人扮演部门经理,另一个扮演老板,来演示一下这个谈话过程。每组演示3分钟

元芳案例:

经理:张总,今年部门的伙伴们工作都很积极,很多指标都超额完成,不过大家有点小想法。与行业的薪酬水平来比较的话,实际的收入没有达到满意的状态,特别是按照我们目前的销售业绩来考量。现在到年底了,我明显感觉到大家对工资待遇的心理波动,对于公司的1%的提成有想法,为了提升公司员工的积极性和明年的业绩,是否可以提高一下业务提成的比例?

老板:你要多少?

经理:拿行业里其他公司做参考的话,1.8%是比较合适的,具体的话我可以给您算一下。

老板:是的,我需要看一些数据。

经理:比如销售额100万,提成只有1万,目前在全行业来说的话实在是偏低,会影响到员工的情绪,进而影响公司的销售和效益。

老板:从1%1.8%,将近翻倍,有点夸张。我觉得从1%1.5%还是可以的。

 

高进案例:

经理:王总,今年的业绩报告您看了吗?

老板:大致看了一下。

经理:今年的销售业绩特别好,像咱们这种大公司一般都会给员工发福利,我也想了三个方向,您听一下。第一是组织旅游,公司承担所有费用。第二是年底给员工发红包作为奖励。第三,今年的销售额增长了20%,利润率也相应提高了,把提成比例从1%1.5%。您觉得那种方式更好呢。

老板:旅游的话,我们员工过年都要回家,不方便。如果是红包,会涉及到业绩考核,可能不太好量化。干脆就按比例。不过上调到1.5%,增加了的这部分在利润了占了多少?

经理:这个在我提供的报表里面都有体现。

老板:销售增长了20%,那多的0.5%在整体的利润里占的倒也不大,提高提成比例给大家作为福利的话也比较好操作,就这么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