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改变提问,改变人生(原书第2版)》 所属活动: 11月26号下午|龙茗路|大级别来袭 所在级别: TF3-3 学习主题: 改变提问,改变人生——选择地图和ABCC法 学习目标: 学习选择地图,学习者能够识别学习者心态与评判者心态的特征

开场: 【学习目标】(1)学习选择地图,学习者能够识别学习者心态与评判者心态的特征,了解走上学习者心态道路的方法(2)当走上了评判者道路时,学习者能够尝试运用ABCC选择法转换到学习者道路上去。下面请大家按3个人一组,分成2组。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学习场景法介绍图书  】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是梅若李的《改变提问,改变人生》

【事件场景】天气变冷了,周末和三五好友相约火锅店,海鲜河鲜,牛羊肉,丸子豆制品每样都点上几大盘,啤酒也喝上几罐,一边吃着热气腾腾的火锅,一边说着各种八卦趣事,不知不觉就吃到了扶墙而出。回到家,肚子依然很胀,你突然想起自己正在减肥,于是自责道 “我怎么又失控了?”,“我这个人怎么这么差劲,减个肥都坚持不了呢?”,“老公你为什么不提醒我?”,“花花下次你别叫我去大吃大喝了,今天一顿饭搞得我2个月的减肥都白费劲了。”。

【提问】你真的很差劲吗?老公没提醒你需要忍受你的责备吗?在减肥期间,朋友又叫你去大吃大喝,你真的会不去了吗?

【影响】如果一遇到烦心的事情我们就批评指责自己和他人,长期处于厌恨,斤斤计较以及抱怨不断的心态中,无论工作还是生活只能是对过去的重复。在工作中,你很难得到领导的赏识和同事的支持,你很可能永远原地踏步,严重的还会面临失业的危险。在生活中,亲人可能会被你伤透了心选择远离你,放弃你,朋友也会越来越少,人生路和职场里都会越走越窄。

【解决】《改变提问,改变人生》这本书告诉我们,遇到事情自发的批评指责自己和他人是人性的一部分,无法避免和驱除。书中提供了选择地图工具,能教我们识别学习者心态与评判者心态的特征,了解走上学习者心态道路的方法,尽可能少走入评判者道路。万一走上了评判者道路,书中又提供了转换问题的工具,ABCC选择法能教我们尝试转换到学习者道路上去。

【R1】阅读拆书原页 

接下来请大家用1分钟时间,阅读手中的地图。

QQ截图20171130111928.png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拆书家讲解

【互动】选择地图中有几种心态?你们更喜欢哪种心态呢?

2

【回应与反馈】我看到大部分人说更喜欢学习者心态,也有少数几个说喜欢评判者心态。

【通过概念与匹配例子之间的对比引出知识点逻辑】

那学习者心态和评判者心态各有什么特征呢?

举个例子:2位同学于2010年从211,985高校本科毕业,工作1年后结婚生子,当起了全职妈妈,3年后想重返职场.

   A同学应聘了几份工作都失败了,于是开始责备自己和抱怨社会:我为什么这么笨,一个6000元的工作都应聘不上?我的人生怎么这么失败?房贷车贷孩子教育物价为什么这么高,这个社会变态吧?还让不让人活啊?真恨自己在全职的这3年,多出的时间就刷手机和看肥皂剧了.老公,你为什么要推我出去工作?我现在没法适应这个社会了?

 互动:A同学是什么心态?

   大家答当然是评判者心态。

   B同学应聘了几份工作也失败了,于是她开始问自己:全职3年都发生了什么?我想要什么样的工作?我应聘几份都失败的深层原因是什么?我对招聘公司的需求有足够清楚的认识吗?我还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准备?现在我最应该做什么来帮助自己找到称心的工作?我可以向谁请求指点?

 互动:B同学是什么心态?

   大家答是学习者心态。

通过A同学和B同学的提问方式,我们可以总结出两种心态的特征。

【小结】学习者心态是中立、开放,好奇的探询式心态,寻找机会解决问题,始终专注在收获上,聚焦于未来。学习者心态有什么好处呢?学习者心态可以让我们有意识,清醒地做出选择,不被周边的事件所控制。评判者心态是自发的,对自己或者他人都是持批评指责的态度,寻找机会攻击或者防卫,聚焦在过去。

当了解了两者心态的特征时,你们可能会问“该怎样走上学习者心态道路呢”?

【How】当某个影响我们情绪的事件发生时,具体该怎样走上学习者心态道路呢?

向自己提4种学习者心态的问题.

(1) 探需求:问自己:我想要什么?我能学到什么?

(2) 查真相:究竟发生了什么?我做了哪些假设?我真的了解所有的事实真相吗?

(3) 换位思考:对方的感受和需要,自己是否尽到了责任?

(4) 解决方案:有哪些可能的对策?我有哪些选择?我现在最应该做什么?


举个案例:我们家规定每晚9点必须上床听故事睡觉,上周天晚9点他们依然要画画要做手工,9点半过了又闹着要玩几局桌游,他们太调皮了。如果太晚睡觉第二天上学会迟到,而且我客户还在等着我回应,周一的拆书预备表也还没写完,当时的我特别焦虑心急,想发火。

孩子晚睡这件事情已经发生了,我该怎样走上学习者心态道路呢?

(1)   探需求:我想要孩子按时睡觉,要他们健康成长,我要准备拆书预备表,我要回应客户。

(2)   查真相:我内心做了如下假设“孩子太调皮了”“晚睡一定会迟到”。真相其实是午睡太久了,今天下雨又没有户外活动,下午我在忙工作没有陪伴他们。

(3)   换位思考:她们需要我兑现每天玩5局桌游的承诺,需要我陪伴他们,需要我欣赏他们的画画作品。

(4)   解决方案:和孩子讨论他们的画画作品,然后和孩子商量挑选一个时间最短的桌游玩5局,接着选好一本睡前故事带他们坐到床上看,同时放着催眠曲帮助他们入睡。他们睡了我再安心工作。

这样成功避免了一场亲子关系破坏战,也为自己赢得了更多的工作时间。

适用边界:从孩子晚睡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学习者心态道路很实用,正能量,容易落地,但是只适合当影响我们情绪的事件发生时,我们还没有被情绪掌控的情况。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连接词】我刚刚分享了走上学习者心态道路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每天都会发生影响我们情绪的事件,事件发生后我们要运用走上学习者心态道路的4个步骤来做出正确的选择,通过刻意练习来培养自己从学习者角度来提问的能力。

A2】催化应用-教学习者编剧本。

接下来请大家当一回编剧,设计一个将来某天发生了一件特别影响你情绪的事件的剧本,比如说你的某个员工这周的工作任务又没有完成,致使你们整个项目的交期要推迟,一边面临领导的责备,一边对客户又不好交待;又或者是爸爸妈妈偷偷帮你物色了N个备用人选,故意给你安排了各种巧合的相亲,你得知真相后很气愤,以及其他会引发你情绪波动比较大的事件。剧本要包含人物角色、有起因经过结果。其中剧本中要使用走上学习者心态道路的4个步骤来编写。请大家把故事的摘要写在便签上,时间3分钟,3分钟后我们请小伙伴分享一下剧本。大家可以按这个格式来编你的剧本:

【学习者案例】

这个事件以前一直在发生,下周依然会发生这样的事件。

事件:前项目某接手工作人员总是来找小健帮忙处理前项目工作上的事情让他很烦

人物:前项目某接手工作人员,小健

起因:小健以前负责前项目,对前项目情况很熟悉,加上人又比较和善,由于公司的交接工作没有做好,致使小健已经调到了新项目工作时,前项目的接手人员还是一直要小健帮助处理以前的事情,而且很多也教了很多次,小健自己的工作也特别忙,自己的工作都处理不完,真的没有时间去帮他,但前项目人员的不停请求帮助,打扰,让小健很烦躁,甚至愤怒。

经过:

1、  探需求:需要自己的工作时间,需要不被打扰,需要值得尊重。

2、  查真相:公司内部交接工作没有做好,某工作人员自身的工作能力也有限,没有合适的人带领这位新工作人员,自己太好说话。

3、  换位思考:新工作人员也感到很难受,没有自信,没人带领他,他需要专门的人带领一段时间,需要有人给他鼓励和肯定。同时也想尽快处理完工作,想从以前负责人这边得到一些经验的传授。同时小健也反思自己换项目时交接工作自己是否做好了?是否尽到了自己的责任?

4、  解决方案:小健准备花时间做好一个前项目相关问题方面的资料给到新接手人员,同时鼓励他要自己去找解决方案,和他谈谈心,委婉的告诉他以后没法直接帮他处理工作,每个月只能协助一次,要让他自己去做去悟。

结果:既把前项目的交接理清了,尽到了自己力所能及的责任,同时又不会让接手人员觉得自己很难相处,而且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以后和他可以愉快相处了。

好的,谢谢小健的分享。

连接词:刚刚片段1中我们通过学习选择地图学会了识别学习者心态和评判者心态的特征,以及当烦心的事件发生时,如何走上学习者道路。但是我们选择地图中有2条道路,有时候我们会自发反应的走上评判者心态道路,这是人性,无法避免和根除,这该怎么办呢?请大家跟随我进入下一个拆页,这2个拆页是一个递进的逻辑关系,在阅读第2个拆页之前,先请大家花1分钟时间完成一个量表自测题。

A1自测题】--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请按照1-6分的标准给自己打分,1代表完全不符合,6代表非常符合。请仔细阅读下面表格中的每句话,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为自己打分。

1、  我怎么这样,我真是太失败了。1 2 3 4 5 6

2、  我总是想“他们怎么都那么笨啊,真是太烦人了。”1 2 3 4 5 6

3、  我总是想:“没必要浪费时间和精力继续做下去了,反正也得不到好结果。”1 2 3 4 5 6

4、  我总是会去关注他人的感受,想法和真实的需求。1 2 3 4 5 6

5、  我总是反问自己“这件事还可以怎么处理呢?有没有更好的办法?”1 2 3 4 5 6

6、  我总是想“事情的真相到底是怎样的?我了解所有的客观信息吗?”1 2 3 4 5 6

题目1-3的得分:

题目4-6的得分:

I】(解释自测题)请小伙伴分别将1-34-6的总分加上。

哪位小伙伴愿意给我们分享一下你的得分情况?

@天马:总分是23分,1-3的得分是10 分,4-6的得分是13分,谢谢小伙伴天马的分享。

这个自测题是检测当遇到影响情绪的事情时,我们是如何向自己提问的。1-3的问题都是负能量,带着责备的评判性提问,4-6是正向积极开放的学习者心态的提问。比较两组的得分,得分高者说明你处于某种状态的情况更多些。如果两组得分差不多,说明你处于两种情况的时间比较平衡。这个自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观察自己的提问方式。

接下来请大家花1分钟时间阅读原文片段2

R2原文片段:

image.png


image.png

[I]拆书家讲解

【互动】1这个片段的最关键词语是什么?

转换道,对的,大家都注意到了关键的词语。

           2什么是转换道呢?转换道就是从评判者道路切换到学习者道路的通道。

           3、最关键的一步是什么?觉察

我们为什么一定要从评判者道路转换到学习者道路上去呢?

1  在工作中,如果长期处于评判者心态,你要掌控一切,你认为自己无所不知,你要证明你说的都是对的,别人的都是不对的,别人都太笨了,你的工作不可能取得任何突破,团队会散架,领导会让你让位。

2  在家里,如果长期陷在评判者心态,想掌控全局,只有你说了算,家人的建议你都看成是反对,总有一天你会伤透他们的心,而且你自己身心俱疲。

 

一旦自发反应滑入了评判者道路,不要惊慌,评判者不是问题,问题是我们如何处理与评判者的关系。有个特别简单的公式:评判者——转——学习者。即通过提出一个转换问题“我现在是评判者姿态吗?”,立马踏上了转换道。

How:具体的转换步骤是怎样的呢?我们叫ABCC选择法。

   AAware)——觉察

     01)、留意身体发出的信号(比如血压升高,胸口疼痛,想吐,呼吸不畅等等);或者意识到自己有情绪不好的想法存在。

     02)、问自己“我现在是评判者心态吗”?

   B(Breathe)——深呼吸: 问自己,我是不是需要停下来,退后一步,更客观地来看这件事?

   C(Curiosity)——好奇:问自己,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实真相是什么?我是否去收集了所有的客观信息来做出负责任的判断?

   CChoose)——选择:问自己,当我了解了所有客观事实后,我的选择是什么?我怎样做才能达到双赢的结局?

 

举个例子:

  下面继续关联我在片段1分享孩子晚睡的例子,当孩子一次次的提要求,一会画画,一会桌游,眼看快10点了,我大怒,对着他们喊:你们再闹给我去阳台反思。同时又自责:我这个妈妈怎么这么失败,2个孩子都管不好”“我怎么生出个这么熊的孩子”“他们也太烦人了,太折腾我了,让我这么累。结果我女儿大哭,哭到10点半,一边是哭声,一边是内心对工作和拆书预备表的焦虑,致使我的心情更加郁闷烦躁。我已经深陷评判者道路,我该如何出离这种状态,重新走上学习者心态道路呢?运用ABCC选择法是这样转换的,

   A——觉察

     01)、心口发紧的疼痛,感觉呼吸很急促。

     02)、问自己我现在是评判者心态吗?:我这个妈妈怎么这么失败,2个孩子都管不好”“我怎么生出个这么熊的孩子”“他们也太烦人了,太折腾我了,让我这么累。我是一个十足的评判者。

   B——深呼吸:停下发怒,深呼吸几口,让自己放松下来。偶尔晚睡一次到底能有多大影响呢?我是不是要更客观理性的看待这件事?

   C——好奇:他们是不是午睡睡的太久了,确实没有困意?是不是因为我先打破规则让他们误以为规则是可以不遵守的?是不是今天下雨没出去活动所以依然精神十足?今天午睡确实是太久了,又没去楼下活动,加上我下午工作忙没有陪他们玩桌游,其实还在幼儿园即使偶尔迟一次到也不是特别严重的事情。

   C——选择:我可以不发火,和孩子商量选择一个时间最短的桌游玩一局,然后找几本睡前故事书吸引他们到床上看书,同时放着催眠曲,他们就慢慢入睡了。这样孩子去睡了,情绪也稳定了,也感受到了妈妈的爱,我的内心也不焦虑难受,接下来工作心情也轻松多啦。

 

【明确边界】从我刚分享的案例可以看出,从评判者道路转换到学习者道路适用了理智清晰的人,如果大脑已经完全失去了判断和控制则无法适用;也适用于愿意去觉察自己的情绪,感受,想法,愿意学习新的方法去改变的人。有些坚持不愿承认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不愿去觉察,不愿意去改变的人则不适用。

 

两者转换的关键在于“我们”意识到自己处于评判者的时刻,也就是自我觉察,意识到了才用ABCC法做通道转换。

 

A3: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主持微行动学习)

【引出问题】接下来请大家思考一下,根据以往的经验,如果想用刚分享的ABCC选择法来从评判者道路转换到学习者道路上去,你们觉得哪一步最难做到?

@天马说:“选择”最难做到,@沐风@鲍鲍都说“觉察”最难做到。

@小健,DANY,罗罗说“好奇”最难做到。

 

小健你们组统一确定的是在运用ABCC选择法转换的过程中,“好奇”这一步最难做到是吗?

小健组答是的。

 天马,你们组有不同的想法,你们自己商量选择讨论哪个议题。

天马:那就少数服从多数,我们这组的问题是“在运用ABCC选择法转换的过程中,“觉察”这一步是最难做到的。

 

【明确问题】刚刚我们2组都确定了各组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用微行动学习的方法,尝试分析和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自己的经验,讨论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什么。

天马组:运用ABCC选择法从评判者道路转换到学习者道路,“觉察”是最难做到的本质原因是什么呢?

小健组:运用ABCC选择法从评判者道路转换到学习者道路,“好奇”是最难做到的本质原因又是什么呢?

时间5分钟,请大家把关键词写在便签上。

 

【讨论本质】5分钟后)有没有哪一组可以分享下的?

天马组讨论的本质原因是:

  1、生活环境造就了觉察的麻痹

  2、多年的生活惯性

  3、思维的局限性

  4、生理情绪上的,很难控制。

 

小健组讨论的本质原因是:

1、  人很难去承认自己的错误。

2、  情绪没有被正确疏导。

3、  认知有限,可能有曲解。

4、  缺乏刻意练习。

 

【明确本质】很好,谢谢2组小伙伴的分享。那么我复述一下2组讨论出来的本质原因。

针对“觉察”这一步最难做到,其本质是因为:

1、  生活环境造就了觉察的麻痹

2、  多年的生活惯性

3、  思维的局限性

4、  生理情绪上的,很难控制。

针对“好奇”这一步最难做到,其本质是因为:

1、人很难去承认自己的错误。

2、情绪没有被正确疏导。

3、认知有限,可能有曲解。

4、缺乏刻意练习。

 

【解决方案】大家都找到了问题的本质原因,接下来请大家思考,如果我们要应对“觉察很难做到”或者“好奇很难做到”的问题,应该会有哪些解决方案呢?请大家组内讨论,把解决方案的关键词写到便签上。3分钟后,请小组分享一下你们的解决方案。

天马组想出的解决方案是:

1)  走出思维的束缚,走出舒适区

2)  注意身体状况的变化

      3)不过分关注自我

      4)多刻意练习自己的提问方式

 

 小健组想出的解决方案有

1)真诚,无条件关注,接纳事物的两面性。

   2)反复不停的去练习,去好奇,去提问,形成新的条件式提问反应。

   3)找到有效疏导情绪的方法。

   4)调整自己的认知曲解,多向别人请教,获得成功的体验。

 

【回应与反馈】

 感谢大家从不同的角度给出的解决方案,尤其是心理学博士从专业的角度给出的方案,今天大家提出的问题,讨论的本质原因,给出的解决方案都给我新的思考和启发,很多都是我以前没有考虑到的,再次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

 

A2】催化应用

我们拆书要求拆为己用, ABCC选择法这个工具特别好用,实操性强,接下来请大家做一个计划。

计划的内容是:请每位小伙伴在接下来的1周内找到1件处于评判者状态的案例,这个案例场景可以是自己经常会遇到的,也可以是身边人的案例,比如说下周报价单的价格弄错了,客户骂我是笨蛋,我也觉得自己真是太蠢了,又或者下周我把报关单的商品编码弄错了,我恨死自己的,真是太笨太粗心啦等诸如此类的场景,请大家练习运用ABCC选择法从评判者道路转换到学习者道路上去。

大家拿出一张便签,把计划写下来:案例事件名称,发生的事由,人物关系,怎样运用ABCC选择法4个步骤来转换。2分钟,然后我找小伙伴分享一下。

【学习者现场案例】

案例事件名称:下周三罗罗准备热情给朋友推荐书,但是却遭到冷冷的回应

人物关系:罗罗和朋友

发生的事由:罗罗主动热情给朋友推荐自己看过的好书,告诉她怎样把工作和生活分开,同时享受生活给我们带来的乐趣,没想到却得到朋友不冷不淡的“哦”回应。

情绪:罗罗感到气愤

评判者状态:罗罗自问到:“她就是一个傻人,我可是专业心理咨询师,我都觉得这本书很好,我都看透她了,她就是一个不思上进的人。”

当心里有越来越多这种情绪不好的想法时,我突然意识到自己走入了评判者状态。

ABCC法转换:

   A:觉察。意识到自己已经有情绪不好的想法,同时感到气愤啦。问自己:我现在是评判者状态吗?显然,已经滑入评判者状态了。

   B:深呼吸一口,冷静下来。问自己:要不要更客观的看待这件事情?

   C:好奇。她为什么不是很感兴趣?她是不是最近发生了什么事情让她对我推荐的书不感兴趣?我要怎样才能更好的帮到她?要怎么推荐才能让她更愿意接受我的建议?

   C:选择。和她谈谈心,了解她的近况如何,把握她最近的心理特征想出一套比较适合她的说辞再去说服她。让她更容易接受自己的推荐,真正的帮到她改善生活,同时自己也有满足感,被朋友需要是很幸福的。

罗罗的案例在生活中很常见,对不对?罗罗成功运用ABCC选择法帮助自己从评判者心态道路转换到了学习者心态道路上去,再次感谢罗罗声情并茂的分享。

强有力的总结:我们今天通过选择地图学习了学习者心态和评判者心态的特征,以及走上学习者道路的方法。假如滑入了评判者道路,我们又可以用ABCC选择法来转换到学习者道路上去。我们不可能一直站在学习者道路上,评判者心态也并不是可怕,关键是你要觉察到自己的评判者状态,同时通过ABCC法来做通道转换。改变提问,改变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