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没有任何借口》 所属活动: 简单三步,提升自控力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简单三步,提升自控能力 学习目标: 提升自控能力

开场: 大家晚上好,我是Nina。
用三个标签介绍我自己:
第一个标签:女汉纸,别看我个子小,刚毕业的前两年,因为工作需要,我自己一个人拖着行李在两广地区跑了非常多的县市,自己还一个人出去旅游过,我的计划是每年去一个地方旅游,至今为止中国南方的省市基本都去过了,这两年去了台湾和马来西亚;
第二个标签:我是拆书帮新进会员,也是今晚的第一位拆书家;
第三个标签:我从事的工作是与培训相关,而且我本身也是一个喜欢演讲、分享的人。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保持自控的三种方式

 

下面三个步骤,可以帮助你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保持良好的自控能力。

 

1.先聆听后思考。比方说,高效的销售员都是那些最愿意聆听的销售员。如果你不愿意花时间聆听客户的需求,又怎么可能向他们推销产品与提供服务呢?如果你是一位老板,在做出决定之前,不愿意聆听员工的建议,就不能看到问题的全貌。如果你让自己的情感占据上风,无法看清现实的情况,又怎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恰当方法呢?在你思考之前,首先要认真聆听。在你的情绪与想法打断别人之前,认真聆听别人的建议,收集尽量多的信息,这是很重要的。记住,要学会聆听!

2.先思考后评估。收集数据,然后评估所处的状况。如果你很情绪化,一定要将情感与事实分开。记住,要学会思考。

3.先评估后行动。在你收集数据之后,是时候做出评估了。在这之后,你要执行自己制定的政策或行动方案。记住,要学会评估。

 

这并非什么新颖的观点。虽然这三个步骤看起来很简单,但务必牢记。我们可能会经常陷入琐事之中,有时提醒一下自己是非常必要的。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我看今晚有不少新来的小伙伴,我先简单介绍一下拆书和拆书帮。

说到拆书,很多人会有疑惑,什么是拆书呢?像我妈妈,我和她说我去学习拆书,然后她每次都会说,你又去撕书啊!当然,拆书不是撕书。

拆书法是一种学习方法论,适用于以想要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

相信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就是看了不少书,但是能够记得的内容却很少。

拆书法强调的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将书中的知识拆为己用。

拆书法有两种学习的方式,一种是适用于个人学习的便签读书法,简称RIA读书法;一种是适用于组织学习的现场学习法,就像今天大家坐在这里,晚上有三位拆书家带领着大家学习书里面的内容,帮助大家拆为己用。第三种拆书方法,主要面向初入职场,对职场感觉到迷茫的小伙伴设立的付费的学习项目,职场赋能班,主要拆解一些人际沟通、逻辑思维、影响力等相关的书,帮助大家提升职场能力,现在已经在北上广深和南昌这五个城市有赋能班的形式,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在之后联系我们。

个人读书的RIA法,其实是读书的三个步骤,R,就是阅读书本的内容;I是用你的话将书中的内容复述出来,现在大家经常会用到思维导图等方式去内化知识,但是据我所知,很多人画完了之后过段时间还是什么都不记得;因为他们没有做第三步,就是AA是将书本知识与你的经验想联系,分为A1A2A1是指当你看到片段内容时,你联想到的你过去的某段经历,而A2是指你想要将这个片段的内容在未来的某个时刻运用到哪里。这就是RIA读书法。

那么拆书帮是什么呢?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的社群,是一个公益性青年组织,现在全国共有33个正式城市分舵,18个筹备分舵,深圳智荟分舵成立于2014年。

好了介绍拆书,下面进入正题。

今晚我带拆的书是《没有什么借口》,其实这本书和《把信送给加西亚》一样,是一本讲执行力的书。今天我分享的片段是里面关于自控力的内容。下面请大家用1分钟的时间阅读原文片段。

好,不少小伙伴已经看完了。自控力,从字面上解释,就是自己控制自己的能力,我为什么选这一段呢,是因为我觉得我非常需要提升我的自控力,每次反思的时候,我都会想,哎,要是当时我控制一下自己就好了。这种情况出现在各种场合,比如和同事沟通,有时不等别人说完,我就急着表达我的观点,然后别人就会说:你听我说完嘛;还有的时候,比如我知道我应该去看书,但被电视剧吸引,每次都对自己说,看完这集一定要去看书,然而最后那天晚上还是啥都没做。

所以我觉得,自控力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不管是与别人沟通,还是做自我管理。

原文中提取了保持自控的三个步骤,其实简单说来就是八个字:聆听、思考、评估、行动,而且这个顺序不能乱。第一步聆听,其实聆听不止是听别人的话,也要学会和自己对话,当然书中主要列举的是听别人的话,聆听是为了更好地找到你的目标,发现需求;第二步,思考,书中强调的是将感情和事实分开,我们常常会带着情绪去做事情,比如女生最常做的事情就是,一冲动和男朋友说分手对吧;那么当你在聆听之后,不妨想一想,我现在的情绪是什么,事实又是什么?将二者区分开后,理性地去思考解决办法,当然这种解决办法肯定是建立在一些客观的事实或一些数据上面,如果有数据那么就先收集起来,作为下一步的基础。思考了解决办法之后,再对不同的方法进行评估,哪种更优或者对你来说更好,那么就去做。在现实中,我们常常一开始就带着情绪去行动了,或者我们根本没有意识到现在需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我记得我有一次和男朋友吵架就是因为我在他面前过于没有控制自己。上个月吧有一天早上,他和我说,他感觉很生气,因为老板派活不公平,我听到他说派活不公平,我就直接回了他一句:那你去找老板说呀!讲你的事情多!然后他就说,我说了!但是老板不想搭理我。我就说那你就先干活呀,做完了再说,他说我没心情干活。然后我就给他讲了一堆道理,说他应该怎么怎么样,还一边讲道理还一边说:哎,你真烦。当然,最后的结果就是他就生气了。当时他生气我还不知道为什么,感觉很奇怪,内心觉得很郁闷。其实那时我也有情绪,因为他之前经常和我抱怨工作的不顺,所以我想当然地就给他建议,反而没有去控制自己的脾气。这也是我们经常在沟通过程中会犯的错误。

通过这个事情之后,我觉得和人在沟通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控制自己。当然,自控力不仅仅可以用于沟通,在很多生活的小事情中都可以运用,我自己就打算用这个方法治一治我自己的懒散。我之前报了一个爵士舞班,刚开始去的比较勤,现在舞蹈班老师问我什么时候去,我都是以各种理由不去,一拖再拖,其实就是我懒。正好明天是周四,是上课的时间,我到时可能会这样对自己说,Nina,你要不要去跳舞?哎呀,去不去呢,好犹豫呀。然后我可以分析,把自己的情绪剥离开来,事实是我很久没去了,我应该去跳舞,情感可能是比较犹豫的。然后我可以将去和不去的方案进行对比评估,强调去的好处,幻想去了的场景和自己的感受,对比之后呢,就会发现自己应该去上课。然后就可以一路给自己打气,加油,争取坚持去上课。

总结一下,以后遇到需要控制自己的时候,不妨先停一下,给自己一些时间,先聆听再思考,再评估,最后才行动。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分享,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