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目标:学习者通过这次的学习,可以区分正面陈述和负面陈述,在生活、工作中使用正面陈述来表达目标。
图书介绍
大家好,今天我要拆的这本书是由玛丽莲·阿特金森和蕾·切尔斯所著的《被赋能的高效对话》,是一部教练对话流程实操。
场景
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员工,他的业务能力很强、执行力很ok,但一让他独挑大梁、晋升管理就会变得盲目没有方向;有没有在和朋友喝酒聊天的时候,听到她诉说生活的不易和艰辛,说他不想要这样的生活、这样的工作;有没有在深夜、孤独来袭时叩问过自己的心灵,我到底想要什么?
提问
遇到这样的情景,你都是怎样做的呢?是恨铁不成钢的责骂后教导和包容,是和朋友彼此诉说衷肠、苦苦安慰,还是在深夜买醉、告诉自己明天太阳会照常升起,我们依然拥有美好而崭新的一天?除了这些,你还做过什么?你还想过其他的方式么?
影响
我们都知道重复老路,永远到不了新地方,没有一个新的方式要么我们会被一群不能堪当大任的下属拖拽,让你无法有更多的精力去拓展新的思路和疆域;要么我们会被负能量的朋友感染、感慨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要么我们会失去斗志,不知路在何方。
解决
而《被赋能的高效对话》就是用对话的方式,为你劈来迷雾,为你带来教练式的思维,让你成为员工、朋友、甚至自己的指南针,在没有目标、没有方向或者偏离的时候导航到正确的轨迹上。
R
要获得巨大成果,就需要用正面的语言来表述目标。
有效的成果总是会在头脑中创造出正面的、启迪灵感的画面。要帮助被教练的客户聚焦于那些创造出清晰成果的关键问题上,而不是他们不想要的东西上。如,“你想要什么?”“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成为、做到或者拥有什么?”“你的意图是什么?”“你最高的愿景是什么?”在视觉想象的时候,成果总是会给头脑带来一个内在的影像,让人们感觉很好。
客户表达了正向意图之后,我们要支持他们去体验,感受从画面中来的能量,感觉得到自己想要的成果之后的存在状态(Be)、做的事(Do),和所拥有的东西(Have)。关键在于客户看到自己实现了目标,感受到已经拥有了、达成了目标之后的感觉。积极的感受会助人们更快地创造并实现自己所想要。
当有人和你抱怨他不想要什么的时候,其实是他而根本不知道自己要什么,这样的表达方式也称为负面陈述。人们用负面的语言来陈述目标的时候,是花费了大量的能量去避开不想要的状态,这种感觉并不好,而且实际上会创造出更多负面的体验,因为你的注意放到什么上面就会得到更多,也就是想什么来什么。
如果你留心就会发现,成功的人都是用正面陈述来表达自己要什么,目标清晰、拥有创造力。而对什么都无所谓或者什么都喜欢都想要的人,其实是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是迷茫的,他们可能有很强的执行力,但这是被动的执行而没有自己的目标。还有一种人的世界充斥着“不”“不要”,一直聚焦在负能量的状态和问题框架里,这样的人拥有很强的无力感而又充满着抱怨。
我们学习、成长、努力,其实是为了更好的拿到成果,这就要求我们拥有清晰的目标。最好的清晰方式就是去做正面的陈述。什么是正面的陈述呢?如何进行区分正面表述和负面表述呢?
我们通过对比来更深入的了解。
不......句式 & 要......句式
我不想要这样的生活,不喜欢XX,第一,大脑是不接受“不”的,比如,不要看茶杯,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茶杯。第二,这并不能给你明确清晰的目标。
可以调整为我想要的、具体的陈述,比如:我想要住在海边,清晨可以在海滩上散步,享受海风的吹拂,晚上可以伴着海浪声入睡。
不快乐的体验 & 快乐的体验
我要戒烟,我要减肥。第一,聚焦的点是什么?戒烟=不吸烟,减肥=肥。第二,这些带给人的感受都是不快乐的,因为你聚焦的是在吸烟的画面,却要控制自己不去吸。
可以调整为“我想要持久不变的健康的选择,来清理身体系统,清透的呼吸”
避开的能量 & 趋向的能量
我想要更多的安全感、自由、意志力。这样的表述可能是更关注于“避开”的东西,包括安全感、成瘾、内在或者外在的冲突,自我控制的问题等,而这些更多是不想要的,而不是想要的。这时候,你可以讨论安全感、自由、意志力等目标背后的意图,去引发成果之上的成果。比如:有了自由能带给你更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正面陈述是完全正向的,能够激发“趋向”的能量
关于避开的能量需要仔细的聆听上下文,聆听语气语调,看是否有隐藏的意图。
负面陈述是问题框架,把我们的注意力聚焦在了问题和不开心的事情上;正面陈述是资源框架,把能量导向资源,趋向于目标和成果。
如何通过正面陈述来协助对方拿到成果呢?
步骤
提问关键问题。通过关键问题可以发现/判断对方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你想要什么?”“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成为、做到或者拥有什么?”“你的意图是什么?”“你最高的愿景是什么?”
正面陈述。找到关键问题、协助对方澄清目标成果后进行进行正面陈述。
目标视觉化。把正向的目标视觉化,想象一副场景,这个场景中是你的目标已经实现的样子,场景要具体,比如:地点、人物、表情、动作、气氛等。
拿到积极感受。在这个场景中,体会到什么积极的感觉,拿到什么能量。这份感受和力量会助人们更快的创造并实现自己所想要。
举例
关键问题: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导师?
正面陈述:我想要成为一名自信、优雅、有爱的导师。
目标视觉化:想象着你就是这样一位自信优雅充满爱的导师,你现在在哪里,有什么表情和动作。我正在讲课,应该是心理实操,场地铺着地毯,大概有五六十个学员,我站在前面正在讲课,在微笑着,很享受。
积极的感受。从这个场景中,你有什么感受。和所有学员在一起的感觉,很和谐,有能量在我们之间流动,很美好,这就是我想要的样子。
A1
回忆一下你记忆中负面陈述的表达,在什么时间、发生了什么事、怎么表达的、有什么样的感受。
A1+
把这件事用今天学到的正面陈述可以怎样去表达,你可以给自己提一个关键问题,然后去理清你的想要的成果,最后用正面陈述来进行表达。
A3
两个人演练,AB两个人。
A先来和对方说A1,然后B来说自己的A1,彼此分享:当这样说的时候,你脑海里聚焦的是什么?想到的是什么画面?有什么样的感受。
分析A1+的正面陈述,B协助A,A协助B
二、三步骤。B协助A进行视觉化体验,拿到这份积极的感受。
结尾
感谢大家和我们在感恩节的晚上在此相遇,也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希望大家通过今天的学习,可以把正面陈述的意义去延伸到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去成为那个你想成为的样子,去做你想做的自己,创造自己灿烂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