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什么是规条?
规条是事情的安排方式,也就是做法。规条的存在,完全式为了取得事情中的价值和实践有关的一些信念。规条会涉及人、事、物的组织安排和活动,因此,由清晰的动词在其中。
当一个做法无效时,我们便要在坚持信念与价值,或者坚持规条之间做出选择。本来,怎样选择是很明显的,既然规条是为了取得价值和实现信念,当规条无效时,我们应当坚持信念与价值,而改变规条。就像当一条路线不能把你带到目的地,你当然会改变路线,而坚持目的地。但是在现实情况里,人们往往不是这样:虽然做法已经明显无效,他们仍会坚持规条,因而距离信念与价值越来越远,这造成他们的困扰,辛苦和压力。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规条可以有意识地谈论,思考,看见,而信念及价值观则深藏于潜意识里。人们都习惯了意识思考,逻辑分析,而潜藏在潜意识中的信念价值,则无法在意识思考中出现,而只能用感觉去做无声抗议。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学会与潜意识沟通。对这点没有了解,一个人便容易陷入重复无效行为的困境里。
坚持无效的规条而忽略了所追求的价值和所信奉的信念,在很多人的生活里,很多企业的经营里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使当事人很困扰:辛苦努力但总是徒劳无功。
例一:一位太太用不断抱怨闹情绪的方式向丈夫表达需要更多的关注,而丈夫因为工作给他的压力已经很大,回家见到太太这样便找理由外出。太太处理这种回应的做法是给丈夫更多的抱怨和闹情绪,结果丈夫下了班不想回家,在外流连不返,终于认识了一个女友,发生了感情,从而形成这段婚姻的致命伤。
例二:很多母亲都是因为孩子不听自己的话而感到苦恼,她们没有注意到在最初几次给孩子指令但孩子没有听从的时候,就应该改变做法,而不是坚持使用同样的方式。
坚持无效做法的人,最常用的理由是他们的做法是“对的”。每当头脑中有这个意识时,大脑中负责一下功能的部分便会停工:分析、找寻其他可能性、找寻其他行为选择、解决问题、风险评估、未来策划。
坚持规条而忽略了信念价值的人,通常有两个特征,第一个特征是过分地强调原则和理论,这一点我们可以很容易地从其语言中知悉,这些人在成长的过程中被教导重视一些冠冕堂皇而抽象的“道理”,但是如何才能做到,则没有说出来。这类人往往喜欢用这些无法否定的“道理”去批判别人。第二个特征是这些人有一个很深层的,关于“身份”的“我没有资格”的障碍性信念。这一点需要细心观察才能发现。带着这个信念的人,会不自觉地把自己拒于成功快乐的大门外:会坚持去重复一些无效果的做法。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ok大家先看一下这个我发给大家的从什么是规条一直到这个信念价值观之上的部分。3分钟我们看一下。
ok那我跟大家说一下我对于这一段的理解哈。可能我先简单阐述一下价值观信念和规条他们之间的关系。我先举一个小例子吧,比如说我们经常听到有的人会讲说。唉如果呢你要想做一个有学识的人呢你就应该多增加你的学问。增加学问会带给你呢让别人更尊重你。让你能得到更好的提升晋升。那所以呢你要每天多读书要去多参加一些像这样拆书的活动。从这句话中,你就可以看到这里面有3个点。一个点呢就是什么价值呢?他说被尊重,有提升这个是它的价值。然后你发现他有因果关系,因为这个是它的因,所以它的果就说你要做一个有知识的人。你才能得到这样的尊重,对吗?然后这是一个果。那为了让你得到成为一个有知识上进的个人呢你要每天去多读书。大家发现没,所以他们3个是各为因果的。最核心的这个价值也就说什么对他们是最重要的。而价值影响了信念。信念就是说每一个有学识的人都应该多增加自己的学问。所以这就是他的信念,你应该怎样?而规条更好,规条就是说在这样的价值观和信念下,你应该为其具体做点什么,就叫规条。所以它这里写的例子就是你应该多读书。大家明白这个关系吗?所以好像这个价值观是中间最核心的一个点,外边呢是信念,再往外呢支撑它的是规条。大家懂这个意思吗?
所以我们今天讲了最主要是规条。你会发现过一条是支撑你的信念和价值观的,但是规条是最容易被看到的,因为他是具体的行为对吗?就像我们比如说保险公司每天早上必须得打卡上班,做早会。其实它是为了这件事吗,他是为了今天是背后的比如增加团队的他自己的动力呀,信心呢,反正是为后面的东西来准备的。所以过规条其实是服务于背后的。但是很多时候呢当规条被破坏的时候,你会发现有的人就会非常的愤怒和生气,不管规条有用没用他都很生气。他会下意识的维护规条,他会把它忘掉它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是因为在冰山理论来讲,规条是行为而价值观和信念是在冰山下面的东西,所以他会忽略。就像我曾经看到一个小女孩,他爸给他照相。让他看镜头的女孩就这样看。然后他爸就说你看我你看我,她不看,结果她爸上去就打了一个大嘴巴,小孩才3岁,看到我心疼了。所以规条大家不要忘了真的是服务你的信念和价值观,而不要因为了这个简单的一个行为而忘记自己真正要什么。这就是我今天带给大家的。那请大家也看看你们生活中是否有这样的例子,因为规条,规条是怎样支撑你的价值。然后或者是规条都已经无效的时候,再坚持又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
学习者经验分享:
阿尤:在家里我跟我姑娘喜欢玩我的PAD,会选她喜欢的那个游戏。开始的时候我们是觉得小孩PAD的时间过长不好,所以就会限制他玩PAD的时间。所以,当她玩PAD的时间过长的时候我们就会跟她发生这种拉锯战。然后弄的她心情不好我们心情也不好。后来我也在想,就是其实玩PAD只是一个手段。但是其实背后我们的需求是什么?是玩游戏我觉得对小孩的成长和学习不是一个最好的方式,所以当时是不希望他在这个上面投入时间过多。后来我在想其实PAD作为工具,它也能实现我们想要这个价值,那我们就是需要比如说在PAD上我跟她达成共识,比如说有一些小的课程,我可以把这个时间再放大,那再跟她说的时候让他去按照她喜欢的时间段去规划他怎么去分配这个时间,那其实也能达到我们的目的。所以我觉得就是玩PAD我们有个计划的手段,但是实际上背后我的价值观和我们的那个信念在背后真正的是我们希望她能更好,因为工具是为目的服务的。而不是背道而驰的。
武颖:我奶奶前年得了心梗,血管变细变窄血液就流不过去了,因为奶奶是老一辈的那种,吸了一辈子的烟,医生建议不能再吸烟了,不能吃的东西也很多。我很认真,把医嘱记得清清楚楚,还去网上去搜,发现能吃的特别少,比如豆腐之类的,还没有营养的东西,一开始我坚决执行,因为觉得是对她有好处的,吃的这方面她挑的不多,但是不让吸烟这房吗就遇到了困难。那时候我在陪护,把她所有的烟都已经没收了,但只要我在阳台呆着,就听见打火机啪一响,我就想怎么还有烟呢,然后我就赶紧从阳台飞奔进去,看见我奶奶正点了一颗烟,我就很生气,就跟她理论,可是奶奶也很生气,坚持要吸。后来我想了想,她这个年纪了,不让她吸烟对她心里的危害和让她吸烟对她身体的危害相比,其实是差不多的,还不如维持现状比较好。最终的决定是跟她多灌输吸烟有害健康,但没有再强制性去采取措施。
A2:好,谢谢大家对自己现实生活当中的例子的分享,接下来请大家想想在未来你有什么样的环境,你会真正用到这样的知识,请大家把这个作为A2写到你的便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