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晚上好,我是第四期训练营结营的学员。想要送你们一池红莲,换你们一生芳香。其实是我的名字叫红莲,全名是:李红莲。偶然的机缘遇见了东莞的拆书帮,一发不可收拾的爱上拆书帮这个组织 因为在这里我遇见了一个未知的自己,充满了新鲜好玩的探索。
“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适用于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要把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规划具体的运用。分为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个人学习的应用是便签法,让人读一本书就能达到参加同主题培训的效果;组织学习的应用是一位拆书家拿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从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来衡量的话,一位拆书家创造的价值不亚于一位培训师。
“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表现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也叫拆书帮俱乐部)。拆书帮是非盈利性学习爱好者组织,其使命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本次拆解的片段来自刘瑮的《你其实不懂儿童心理学》这本书的153页
随着孩子一天天地长大,他们的情绪反应会越来越多。孩子不像成人,能够进行有效的自我调节。当他们内心充满困惑和矛盾,情绪越积越多时,他们就会感到烦燥不安。父母应该随时了解孩子的情绪变化。当孩子情绪低落或反常时,父母要做的就是及时引导孩子发泄内心积压的不良情绪。
随着社会的进步,孩子的成人化也越来越明显,然而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特别是现代生活给父母带来的压力,让他们和孩子的接触时间变少,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心理危机。例如:他们缺少安全感,变得歇斯底里。没有足够的亲情交流,他们日益孤僻。如此,父母更应该多关心孩子,更加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对孩子出现的不良情绪,要及时疏导,避免让孩子受到不良情绪的侵扰。
原文片断告诉我们的就是:在孩子一天天的长大过程中,孩子的情绪的反应是会千变万化的(就像自己孩子时,总觉得妈妈不懂我内心的千头万绪,不懂我的小心思一样),而小孩不能像我们大人懂得自我调节。当孩子内心困惑或矛盾的情绪越积越多的时候,孩子就会感到不安,而作为父母的我们,要注意到并了解到孩子的情绪的变化还要及时的疏导并让孩子把积压不良的情绪发泄出来。
如今社会不断的进步,不断的科学信息化,孩子也越来明显的成人化,但是她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却没有被关注到,也没有被提高(就像新闻曾经报道说因为老师没收的一台手机就说要跳楼的孩子,试问这个心理承受能力不值得我们忧心吗?不值得我们重视与反醒吗?)父母的生活繁忙与工作的压力,每天早早的出门,连与孩子道早安问好也没养成良好的习惯,晚上回来匆匆忙的吃饭做作业就洗燥睡觉了,哪有时间与孩子交流,与孩子分享他的快乐、与孩子分担他的困惑,渐渐的使孩子缺少安全感、性格孤僻。这样就会越来越多孩子出现心理健康危机。如此看来,结合原文,我们作为父母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有三方面:
1、随时了解孩子的不良情绪;
2、及时帮助孩子让不良情绪流走,以免被侵扰与积压体内;
3、创造亲子情感交流时光
结合我身边的经验:这让我想起我一个同事与她的5岁的儿子发生过的小故事。有次我同事发高烧,全身软绵绵,感觉一点力气也没有,整个人只想躺着休息,但是又必须要做晚饭给儿子吃。可是待她坚持着发烧的身体给儿子做了晚饭出来让孩子吃,孩子却说:妈妈,我肚子不舒服,我只想吃粥。我同事瞬间的火冒三丈,大声说:刚才还好好的,怎么就肚子痛?你爱吃不吃,我也不想理你了。说完把饭碗往桌子上一丢,碰的一声响。孩子哇的一声就哭了。孩子一哭,我同事就更生气了,她也吼道:男子汉大丈夫,哭什么哭?不准哭。赶紧吃完饭就去洗澡睡觉明天上学。然后第二天这小孩真的是因为急性肠胃炎而需要看医生。所以不难看出来,妈妈的不了解孩子的情绪,没有及时注意到孩子已经出现身体的不舒服,也没有好好与孩子交流,是不是真的肚子不舒服,或者是哪里的不舒服?而妈妈给到的是严厉批评了孩子,所以这又对孩子造成了再次的不良的坏情绪,得不到及时疏导,这样就更可能性的加剧了孩子的病变。孩子的身体就更容易的被侵扰了。
通过学习原文知识点,我规划处理孩子的不良情绪规划做到如下三点:
1、发现与了解孩子的情绪:如果孩子发泄情绪的方式比较极端,比较长时间的不安:那么我就要及时的安抚,蹲下来把孩子拉过来抱着在怀里,抚触孩子的小背,给予她心灵上的支持与安全感,待她安静的时候再询问发生什么事情。
2、及时疏导不良情绪:当孩子感到恐惧时,把手放在孩子的劲部,让他觉得被支持,另一只手放在他的小腹部(即是小肚脐上方、耻骨上方),慢慢揉动,让孩子有力量并可能会以哭喊方式将它释放过程中,试着了解孩子是不是与朋友交往的一些原则小问题,比如某个小物品或者小事情是孩子原有的而被朋友“抢”(孩子的认为)了而怒恐的哭闹,这会要帮助孩子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让她不良的情绪及时流走。
3、创造与孩子情感的交流:每天坚持睡前给孩子抚触,给腰椎、胸椎抚触。在这个一边抚触时,一边问问孩子白天都发生哪些有趣的事情?特别开心的事情有什么?又或者是有没有不开心的事情?让孩子把开心的分享给妈妈,告诉孩子妈妈也很想知道她的开心的事情。把不开心的也说给妈妈听听,看看妈妈能不能帮上忙?孩子说完了还可借用小故事《如小马过河这类有意义的小故事》引导孩子思考,是自己开动脑筋想办法解决还是等妈妈帮忙?让孩子感受到爱、支持与关怀,增加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让孩子心理更健康、更阳光。
妈妈充满爱意的抚触和语言都像温暖的阳光照进孩子的心中,孩子的成长就会更健康、更阳光,对未来就会充满信心不断的探索。
感谢与大家一起学习了《你其实不懂儿童心理学》的片断。我的分享到此结束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