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精进》 所属活动: 拆书帮长春阅微分舵第23次线下过级 所在级别: TF2-1 学习主题: 如何筛选优质信息源 学习目标: 调整自己的“信息过滤器”,剔除不良信息源。

开场: (下发拆页)大家好!我是思源,现在请我们3人为一组,便于在拆书阶段完成讨论。

【介绍图书】

F:今天我们要拆的书是《精进》,作者采铜,心理学博士,知乎大V。这本书是非常畅销的一本自我成长类图书,
A:特点是对青年人成长过程中的问题给出了具体的可操作方案。
B1:书中不但有采铜的亲身经历,更重要的是,有作者对于经历的深入思考,能帮你破解自己的成长困局,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
B2:我们今天选取的片段是关于如何处理信息,提升思考质量的。

为什么要选择这个片段呢?我们每天要面对各种信息的冲刷,主动或者被动地关注了太多与我们没什么关系的人、事、物,这些东西充斥在我们的头脑中,干扰着我们的思考和记忆。
然而,信息过载的原因在哪里?是因为信息太多了吗?实际上并不是因为信息太多,而是我们没能建立起有效的过滤机制——我们头脑当中应当有一个“过滤器”,而这个过滤器一旦失效,就会导致 “信息过载”,让我们淹没在信息的洪流当中。所以今天的片段,就给出了办法,修缮我们头脑当中的“过滤器”。



我们今天的主题是关于“筛选优质信息源”,请大家阅读手中的拆页,完成后请示意我。时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精选可信赖的信息源

要过滤出好的信息,首先要找到好的信息源。

好的信息源具有好的“信息品味”:它们往往有确定的内容主题和范围,专注于某个领域;它们能一直提供高质量的、具有深度的内容,宁缺毋滥;它们能提供独家的信息,绝不随声附和;它们能获得所在领域内多位资深专家的推荐;它们可能也会推送一些营销性的内容,但一定会有所节制,不会夸大其词;另外,经过第三方审核或者担负法律责任的内容也是较为可信的,比如学术期刊的论文、上市公司的年报、统计年鉴等。

这些都是我们辨别可信赖信息源的参考指标。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Y:

我们平日都非常重视自己的饮食卫生。假如你发现自己刚刚吃下的是烂掉的菜,或者米饭当中米粒已经发发霉,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迅速吐掉,之后跑去漱口,而且发誓再也不会去这家饭店吃饭了,对吗?

不过,我们对于自己头脑中的精神食粮又是怎样的呢?我们对于进入到大脑中的信息可能没有那么重视——请大家想一下自己看过的、接触过的信息,想一想朋友圈流传的谣言或者伪科学就可见一斑。很多人并没有把信息安全、信息质量放在首位。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因为很多人虽然受过高等教育,但是在受教育、生活工作过程中,对于信息都习惯于被动接受,很少有主动筛选的过程。

没有选择能力是可怕的。当我们需要自主面对这个世界的时候,如果没有选择能力,在我们这个信息爆炸的社会,轻则浪费注意力、人云亦云,重则道听途说、偏听偏信,甚至深受其害而不自知。2个月前,我遇到一个女士,她是一位处级干部,由于听信电视营销广告自行服用养发药物,导致肝功能受损,差点导致肝功能衰竭,造成生命危险,非常严重。她有很好的教育背景和工作能力,但还是败在了不良信息的手里(不这么做的坏处)


WHAT:

 通过这个事件我们需要思考,我们如何挑选喂给大脑的精神食粮呢?

片段当中给出了方法——优质信息来源于优质信息源。


HOW:

按照拆页中的建议,我们可以通过这样几个步骤来筛选优质信息源

第一步,罗列出自己的日常信息来源;

第二步,参考以下标准筛选:(1)在某个领域内持续提供高质量、独家、有深度的内容;(2)有可信赖的多位专业人士推荐、或者第三方监管、审核;(3)营销有节制。

第三步,对不完全符合上述原则的信息源提高警惕,必要时剔除。

如果按照这个步骤执行,那位服药女士很容易就可以把电视营销广告筛选掉,也不会上当受骗了。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


请大家现在花1分钟时间,静静地想一下自己一天的生活:

当你每天睁开眼睛,随着时间的推移,哪些信息 哪些渠道 慢慢向你涌来呢?

电视、手机、网页、书报杂志、公交广告栏,还是工作平台? 

请大家回顾一下:自己在这些环境下是如何处理这些信息的呢? 

我们一会请1位先有思路的学习者分享自己联想到的处理信息的过往情景或具体经验。


【学习者的分享】

关注了很多微信公众号,经常积累几十条未读信息,尽管已经把不太喜欢的微信公号取关,喜欢的公号置顶,但仍然会积累未读信息,最终采取了当天未读当天清理的方式来处理信息,直接把信息全部删除。


A1+


看来大家都已经开始盘点自己平时的信息来源了。

请把你刚才想到的信息来源,尤其是自己花费注意力较多的信息来源,按照我们今天筛选信息源的步骤来梳理一遍。

当你下次再遇到它们时,哪些信息源可以剔除?哪些信息源可以作为自己获取新知的主要渠道,为什么?

请在自己的小组内分享,时间6分钟,每人1-2分钟。(注意:3人为一组)


【学习者分享】

  1. 为了避免在朋友圈的无用信息中消耗注意力(没有高质量内容,没有深度内容),打算只关注几位可信赖品位高的好友的朋友圈,其他屏蔽;

  2. 剔除今日头条,因为有很多重复信息,没有深度;

  3. 只关注业内权威大咖的微信公众号(在某个领域内持续提供高质量、独家、有深度,能够带来专业价值);

  4. 在选择去看电影之前,选择豆瓣评分9分以上的电影(有第三方监管的信息),无聊时可以放宽到8.5分;

  5. 微信公众号的选择:最权威(国家官媒,人民日报、新华网),持续高质的成长类内容(易仁永澄、彭小六),有三方监管(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