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那些身为父母的人一直都在谈论尊重和合作,但我们发现,围绕着这些词语实际上有很多的困扰。如果你问他们想要的尊重和合作”到底是什么,家长们通常也都常也都说不清楚,他们甚至会觉得自己的意思每次者都不太一样。更要命的是,家长们试图得到尊重和合作的方式还常常会招致孩子们的反抗,因为他们自己既没有向孩子展示出尊重,也没有表现出合作。
想―想你跟孩子们—起互动的每—个时刻,你是在运用权力掌控你的孩子,还是在跟你的孩子一起协作?也许,你非常熟种互动模式.而其中的两种可能就在你的家庭生活中占据着主导位.那是哪一种呢?
控制型育儿方式的典型表达:
我要你马上去做,如果你不去做不要让我说第二遍!
你只要照我说的去做好了!
不要犟嘴!我不关心你是怎么想的!
我知道你想玩,但是你得先、、、、
我得跟你说多少遍!
基于权力控制的育儿方式,意味着你来决定什么是对孩子最好和最正确的。你来发布指示并强迫你的孩子去服从。
赋权型育儿方式的典型表达:
咱们一起找出一个对每个人都有好处的方案吧
我们能一起想办法,真让我高兴。
如果我们当中有一个让人无法参与决定,我会觉得很沮丧。
我想听听你的意见,你觉得这个主意怎么样?
我想知道你这会儿需要什么?
你愿意、、、、、吗?
你能帮我了解你此刻的想法吗?
我想知道,你听到这个决定是,有什么想法?
赋权型育儿方式意味着家长和孩子通力合作,大家一起决定什么是对孩子最好的,共同商讨所有的行动,一家人会定期的坐下来检视他们的约定。以赋权型育儿为导向的家长会利用他们的宝贵的亲子时间主动倾听,通过倾听孩子们的感受、需要和愿望来理解他们。
what:在与孩子互动时,很多家长并没有把此看成是双方的合作,而是单方面的行使权力,要求孩子去做他们想让做的事情,当孩子不能满足期望时,就认定是不合作。家长与孩子没有进行合作的育儿方式可以称为控制型育儿方式。
控制型育儿方式,是父母从自己立场出发,会花费时间跟孩子训话,提建议,争论,分析,竭尽所能,千方百计的让孩子满足家长的期待。在努力让孩子服从的过程中,不得不用威胁和奖励的方法来强化,而且多数会用到“你一定要”、“你必须要”、“你应该要”,这样的短语。孩子根本没有或者几乎没有选择的权利。更不会去征询或解决孩子自己提出的问题或者意见。
WHY:这样会让孩子失去主见,可能也会长期分离亲子间的距离。孩子会把从家长那里学到的手段用到跟亲人、同学、朋友互动中。
HOW:家长作为影响孩子的关键人,更应该教会孩子尊重和合作,合作既然是双方进行的,就要学会倾听对方的需求,这就要进行赋权型育儿方式。
赋权型育儿方式的家长更愿意倾听孩子的诉求,因为这是沟通的开始,用这样的方式传递给孩子的主要信息是:我希望我们能一起找到每个人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法。让孩子主动参与进来,分享孩子真实的想法、感受及需求。例如::“我希望听到你的想法”等等
A1:
下班回到家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客厅里乱遭遭的都是孩子的书,本,废纸。以前,看到这样的情况发生,就会说:这么乱,快收拾。 第一遍,孩子没动。第二次开始带情绪说:说你没听到呀,快点收拾,再不收拾,我就收拾你了。孩子被迫开始收拾,眼神闪烁的是害怕,表情无辜到哭,动作是慢吞吞的。下一次,屋子的状况并没有得到实质的改变。
A2:以后我可以这样做:首先,控制自己的情绪(其实并不是看到屋子凌乱才有脾气的,而是在外一天的负面情绪,回到家中,需要找个宣泄口,刚好就借着孩子的事情爆发出来)然后说:麒麒,对于如何保持屋子的整洁,我想听听你有什么好的办法?
真实地表达自己.既不评价也不挑要把你的孩刊社好的坏的懒散的努力者蠢笨的标签,要跟他们分享你对他们清晰的观察(没有标签和评判)告诉他们你看到他们做了什么.如何影响到了你。不要说的儿子不负责任:要把标签拿开,跟他具体谈谈你所看到的那个你觉得他”不负责任"的行为:你的儿子早上的时候忘记带午饭把外套落在学校了,忘记交作业了等等。总之.你可以跟他谈他能明白的事。
假如你的女儿忘记了你们的约定.没能每天晚上按时喂狗,不要骂她冷漠无情,你可以跟她分享你的观察:“我很感谢你.上周的七天里有四天都没用任何提醒就喂了狗狗。看到我们家里的每个都能遵守承诺.一起照看好家里的每件事,我觉得非常高兴"然后.你可以跟她谈一谈.当你发现她忘记喂狗而不得不提醒她的时候.你是什么感觉:“当我意识到上周有三天你是在我提醒下喂狗的,我有些担心。我希望即使我不提醒你,狗狗也可以得到喂养。不知道你能不能想出什么办法,记得每天晚上喂狗?"也许提醒你的孩子就已经是目前最好的办法了。用这种尊重的方式跟她起探讨各种可能性,比责骂她“冷漠”、“懒惰”或“不负责任'会更有可能让她愿意跟你合作;
借用马歇尔·卢森堡的一句话:你不能强迫孩子做任何事。你所能做的就是让孩子们期望“要是自己做了该多好”。
What:让孩子减少与家长之间的对抗,让沟通进行的更轻松,让孩子认识到自己是被尊重的,是允许有自己的思考方式和解决办法。
Why:让孩子更愿意和家长进行合作。把被动完成的事情变成主动完成。
How: 不要加入任何的负面情绪和负面语言,只要阐述你所看到的事情经过。
A1:
因为我比较喜欢乐器,之前在家买了架古筝,儿子看了也很喜欢,经过他的同意,给他报了古筝班,刚开始觉得新鲜,孩子弹的还挺有劲,随着学的越来越多,练琴变得枯燥起来,儿子就有些打退堂鼓,不好好练琴,有的时候他被动去练琴,我说:快点练琴,学的时候就和你说过了,报了就要好好学,每天要坚持练习。一旦他反抗,就忍不住要贴标签了:你总是这样,学什么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能不能好好学啦!一件优雅的事情,非要变得充满泪水呢!
A2:
以后我可以这样说:既然我们选择学古筝,就知道从无到有,从你不会到会,要付出很多的精力,和花时间练习,才能弹奏出优美动听的歌曲,你每天的事情也挺多的,在完成作业的前提下,怎么能让我们的琴技也得到锻炼呢?而且有时候妈妈能陪在你的身边,和你一起练琴,我是很愿意的,但是,我忙的时候不能陪在你的身边,这个时候我也希望你能合理安排自己的事情和时间,不用我提醒,自己来练琴。不知道你有什么办法呢?咱们一起找出一个对每个人都有好处的方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