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晚上好,我是倪凌梅,我有3个标签,第1个标签:教育工作者;第2个标签:自由撰稿人;第3个标签:美食分享者;今天很高兴由我来给大家做TF1-2的拆书分享,学会如何赞赏。
我们先进行小组分配,那我们根据座次3人一组,一会儿拆书的过程中需要小组讨论的时候请大家按照分配好的小组进行讨论。
这本书是由一位著名的辅导专家盖瑞·查普曼博士写的,他曾写过《爱的5种语言》,非常畅销,而且很好用。《赞赏的5种语言》是《爱的五种语言》姊妹篇,通过学习书中的技巧,可以将它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进行运用和操练,慢慢养成赞赏别人的习惯,最终成为一个懂得赞赏的人。
TF1-2 《赞赏的5种语言》(盖瑞·查普曼/保罗·怀特 著)
“肯定的言辞”的表达方式之一,就是通过语言来表扬一个人,而表扬的焦点集中在他取得的成绩或成就上。当工作团队中有的人工作完成得非常好,达到甚至超过了我们的期望时,我们就会用到这种方式。这是吉姆最喜欢的方式,表扬会让他工作起来更有劲头。
在工作场合,这是很常见的赞赏方式。企业或团队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完成某项使命。当团队的一员对这项使命做出卓越贡献时,得到表扬是很应该的。
这种方式的表扬通常集中在具体的事情上。“罗伯特,你今天上午的报告真是太棒了。我喜欢你引入国际化因素。我们需要在这方面多下工夫,谢谢你提醒了我。”
表扬越具体,效果越明显。当你看到某位志愿者或员工按照你喜欢的方式工作时,立刻给予表扬,他下一次会更有可能重复同样的行为。人类行为方式的研究印证了这种理论。“我喜欢你接电话时开心的语调,以及你主动为客户提供帮助。”你这样说,接待员下次还会这样做。说“谢谢你这么早就来做准备,让我们能够准时出发”,远比说“谢谢,你今天做得不错”要有意义得多。
事实证明,那种泛泛而谈的表扬,如“做得不错!”“你是个好学生!”基本上起不到鼓励的作用,也不能增加积极的行为,甚至会让人泄气。常有员工说:“我最讨厌老板说:‘大家做得不错!路还长呐!加油啊!’这哪是鼓励,简直就是诅咒。”再强调一遍:要让表扬有效,就必须具体。
今天分享的便签是:学会如何赞赏别人。
我们都喜欢得到别人的赞赏,同时我们也发现懂得赞赏别人的人能给别人带去激励,会让别人感到自己所创造的价值得到肯定,感到自己被关注被重视,也会给整个团队带来正能量。不论是在班级里、寝室里、家庭里、还是工作单位里,我们都需要懂得赞赏的人。
美国劳工部的一项调查显示:64%的人因在工作中得不到赏识而辞职,不管他是公司的CEO,还是普通的家政服务员,一概如此。人们在内心深处都渴望被赏识,这项需求得不到满足,工作满意度就会降低。
赞赏的第一种语言是肯定的言辞,那么在生活、工作中如何赞赏别人呢?我们可以这样做:
1、用肯定的语言;
2、赞赏的话体现在具体的事情上。
3、表扬的越具体,效果越明显。
比如,我家先生经常做晚饭,我原来经常这样赞赏他:“你做的饭真好吃。”但常常得不到他的回应。
自从看了《赞赏的五种语言》之后,我就改了话术,我会说:你做的每一道菜颜色都搭配得非常漂亮,总是特别注意颜色搭配,五彩缤纷,不仅好吃还好看,最喜欢吃你做的鱼香肉丝了;有时候还会自己看了菜谱进行思考改良,比如今天做的青椒海参真是美味,完全不输给大饭店。
然后,先生每次都喜滋滋的,有时候还会跟我和儿子探讨下菜式的做法,询问一下我和儿子,对他烧的菜有没有什么改进意见。
家庭氛围一下子就不一样了。由此可见,小小表扬,也是需要有技巧的,越具体越打动人。
A1: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读完这个片段后,我们了解到“肯定的言辞”的表达方式,就是通过语言来表扬一个人,而表扬的焦点集中在他取得的成绩或成就上。
那么,请想一想过去我们是如何表扬我们家人、朋友、同事的,给大家2分钟写在便签纸上。写好的小组用3分钟时间在各自小组内分享,写好的请举手示意。举个例子:我是怎么夸另一半或孩子的。
好,现在开始……
好,现在请一位伙伴为大家分享她的便签。
学习者案例记录:
刘斐:原来觉得夫妻两个都要上班,老公做家务是应该的,都只会说:“谢谢的,谢谢啊。”改进后会说:你也蛮辛苦的,还给我倒水,谢谢啊。并在洗碗时偶尔关心一下,他在做家务时更加心甘情愿了。
A2: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谢谢刚刚的小伙伴给我们分享他自己的案例,接下来的一周内,你将怎样用片段中的方法来表扬你的家人、朋友、同事等。
时间是1分钟,完成后请举手示意,现在开始……
学习者案例记录:
贾文卿:女儿剪了头发,问我,怎么样啊。原来会夸她:漂亮的,青春美少女。现在呢,学了拆页后,第一,会更加具体一点,比如:有型的,更可爱了。第二,会立即夸奖,及时表扬,不能等到过期了就没劲了。
今天我的TF1-2分享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