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Coco,一名父母效能训练讲师,也称PET instructor。2016年我携家带口从河南来到武汉。我擅长商务谈判、爱好演讲、喜欢心理学、追逐艺术,因此,我的目标是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斜杠"中年-妇女。我喜欢和积极向上、热爱学习的人成为朋友,因此,来武汉才半年多,我就摸到了"拆书帮"。
【 图书介绍】今天我要拆的片段节选自托马斯戈登博士写的这本《P.E.T.父母效能训练》,简称P.E.T.,是父母、效能、训练三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缩写。介绍这本书之前,不得不介绍一下这本书的作者托马斯戈登博士,他是美国的心理学家,师从于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马斯洛。托马斯戈登博士因为P.E.T.这门课程连续三年获诺贝尔和平奖提名。P.E.T.虽然是父母效能训练,但它介绍的方法不仅可以用于亲子关系,还可用于同事关系、夫妻关系等所有的人际关系。
【R】请大家用半分钟的时间阅读拆页,读完请向我示意。
【I】当孩子或者他人的行为给我们造成影响,并引发了我们一些负面情绪的时候,那对方的这个行为我们就可以称之为"不可接纳行为"。有的时候,对方在做这些让你不可接纳的行为的时候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时,就需要我们清晰地告诉对方:你的这个行为影响到了我。这样对方才有可能调整自己的行为。
比如,昨天看到床头老公积攒的几双脏袜子,我说:"你的脏袜子放在床头三天了没有洗,我觉得很不好闻,而且妨碍我坐在床头找衣服"。老公听了忙完手中的事情就去洗袜子了。
试想一下,如果我说:"你怎么这么懒袜子攒几双了还不洗,害我都不能坐在床头找衣服,你总是这样。"结果会是怎样呢?极有可能他不会去洗,并且反驳我说:"我就是懒怎么着?你看不惯你帮我洗了啊!""哪里总是了?不就是最近工作忙才这样么?"只因为我说的这句话里有指责、有评判——"总是"、"懒"。
如何不带责备地描述他人行为呢?可以参考以下步骤:
首先,平时多做区分行为描述和评判的练习。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是否能用照相机拍下来或者用录音机录下来,如果能,就是行为描述,如果不能,则是评判。
其次,话说出口之前,停两秒,用上述标准判断是否是行为描述;如果是评判,则重新组织语言;
最后,清楚地表达出行为描述。
【分组】现在,我需要大家两人分成一组进行讨论。
【A1】
通过这个拆页,我们已经了解行为描述和评判的区别了。现在,请大家想想自己最近一周内有没有对爱人、孩子或者同事的行为进行评判?请在小组内分享。
现在我想邀请一位小伙伴分享一下。
小伙伴分享:上周对老公说你总是把垃圾桶套这么小的垃圾袋!
【A2】
在未来的一周,你会对谁的什么行为进行不带指责的行为描述而不是评判?请写在便签上。
小伙伴便签:对老公扫地不干净的行为进行描述:今天你扫完地,我发现茶几下面还有一些果皮。
我看到很多小伙伴都已经写完了,那今天的拆页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