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P.E.T.父母效能训练》 所属活动: 5月17日武汉拆书帮珞珈分舵街道口拆书活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如何学会积极倾听 学习目标: 学会积极倾听

开场: 【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Coco,一名父母效能训练讲师,也称PET instructor。2016年我携家带口从河南来到武汉。我擅长商务谈判、爱好演讲、喜欢心理学、追逐艺术,因此,我的目标是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斜杠"中年-妇女。我喜欢和积极向上、热爱学习的人成为朋友,因此,来武汉才半年多,我就摸到了"拆书帮"。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微信图片_20171113040423.jpg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拆书帮介绍】 

"拆书帮"到底是什么呢?在了解拆书帮之前,我先带大家了解一下什么是"拆书"

拆书的""不是"拆散",是转化和内化。"拆书",就是强调把书的知识拆页转化为学习者的能力。因此,"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适用于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要把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规划具体的运用。

拆书法分为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应用于个人学习的是便签读书法,它让人读一本书就能达到参加同主题培训的效果;应用于组织学习的是现场学习法,它是一位拆书家拿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现场学习法也叫RIA现场学习法,其中:

 R:reading,请学习者阅读拆页;

 I:interpretation,拆书家对原文知识拆页的讲解和对现场学习者的引导;

 A:appropriation,就是拆为己用了,有三种做法:A1:激活学习者的经验,指过去学习者经历的成功或失败的事件;A2:催化学习者应用,促使学习者未来计划怎样做;A3:当下演练,在用中学,让学习者在学习现场应用新学的技能。

 "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表现形式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也叫拆书帮聚乐部)。拆书帮分舵是公益性青年组织,其使命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请学习者阅读拆页R好,现在请大家用半分钟的时间看一下群里的拆页,看完请用眼神或手势或口型向我示意。

【当众表达便签】

「I」这个拆页节选自托马斯戈登博士的《P.E.T.父母效能训练》这本书。这本书虽然讲的亲子沟通,但实际证明,书中介绍的方法还适用于同事关系、亲密关系等各种人际关系。此次拆页的内容关于积极倾听这个沟通方式。当孩子/他人有强烈的情绪或者未被满足的需求时,我们就需要对其进行积极倾听。积极倾听目的是协助孩子从强烈的情绪中走出来或者满足他的需求。积极倾听包括两个步骤:第一步是对孩子/他人说的话进行解码,第二步是将解码的内容反馈给对方核实,换言之,积极倾听=解码+反馈。 

举个书中的例子:当一个孩子肚子饿了,他会将他的这个需求编码成:"晚饭什么时候准备好?"当父亲接收了这个经过编码的信息后,他必须要先解码:"他饿了",然后再把他解码到的信息反馈给孩子进行核实以便确定自己没有误解孩子:"你很饿"。这样就完成了积极倾听。当然,解码过程有时并不是一次通过的,比如,在上面的案例中,爸爸的解码是:"他想早点吃饭以便有时间能出去玩",当他把这个解码信息与孩子核实时,孩子会告诉父亲他的解码是不准确的:"不,我不是那个意思,爸爸,我是说我真的很饿,希望晚饭能早点准备好"。这一次爸爸虽然没有解码正确,但包含了"解码""反馈"两个步骤,这也是在进行积极倾听。在积极倾听的过程中,倾听者并没有发出他本人自己的信息——例如评价、命令、建议、分析等。他只是把他对发送者的话的理解反馈回去,不多也不少。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今年过年期间,我去一个朋友家玩,正遇到朋友的孩子要喝药,孩子6岁了,他不停地向他妈妈诉说:"妈妈,这个药好苦"。朋友的反应开始是"捏着鼻子一口气就喝下去了"(建议),后来逐渐失去了耐心"少废话,赶紧喝了"(命令),而孩子并没有听她的而是继续说:"妈妈,这个药真的好苦。"这时,我对他使用了积极倾听:"你确实觉得它很苦"。孩子听到这句愣了一下,估计他没有料到我会这样跟他说话,紧接着他很认真的告诉我:"阿姨,这个药真的很苦,不过再苦我也得喝下去,要不然病好不了",说完捧起碗把药喝完了。对于这个结果,我暗自得意:我可是PET讲师呢!

「A2PET最难运用的亲密关系,而我在这方面的运用也相对薄弱。上周末我们自驾出游,公公几次批评老公的驾驶技术,其中有一次公公批评他开的太慢被别人超车了,老公狠踩了两下油门,我通过他的反应看出他当时是有强烈的情绪的,但我和婆婆当时都是在中间说和:"下雨天,慢点开安全(安慰、劝说)。"并且事后我也没有对他积极倾听。下周端午节,我们又会全家出行,这一幕又会上演,我计划在回到家后只有我们两个人时,对老公进行积极倾听。并将结果发到拆书帮的群里,希望得到大家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