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先做个简单的介绍,本人免贵姓丁,单名一个赤血丹心的“丹”字。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诗人但丁有一线缘分。土生土长的常州人,2004年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之后的时间大都与HR打交道,是很多人羡慕的专业对口。从底层员工——HR专员——HR主管——HR经理——HR高级经理——HRD历经了10余年的时光。体会了职场百味后,注定我不愿安分守己,2015年我参与了管理顾问公司的运营,负责全国区人事代理、人工成本及风险控制和京东弹性福利的项目发展。今天是我的在拆书帮的TF1-1拆书分享,希望能与大家一同学习,共同成长。
首先很多朋友会问什么是拆书,拆书帮又是什么?拆书:是一种学习的方法论,适用于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以学习者为中心,把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并规划具体的运用。其中又分为了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个人学习的应用是便签法,让人读一本书就能获得参加同主题培训的效果;组织学习的应用是一位拆书家拿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
那么拆书帮就是拆书法学习爱好者的社群。表现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我们所在的组织就是常州龙城分舵。拆书帮分舵是公益性的青年自组织,三个标签公益、青年、自组织,其使命是帮助更多的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今天我要给大家解读的书是《每天最重要的3件事》,这是一本讲述时间管理的书,时间管理不是让人一味忙碌,而是让人有时间享受生活,每天做到3件事,你就可以拥有高效、有序、轻松的生活。我主要解读其中一个高效的工作方法。
作者张永锡,时间管理讲师,举行了众多场时间管理的公开课,并为腾讯、谷歌中国、清华大学MBA等知名企业与学术机构提供培训。
下面请大家用3分钟的时间,阅读手中的片段,阅读部分已用上下箭头的标注,一个高效的工作方法介绍给你。请读完的朋友举手向我示意。
原文片段:
番茄工作法最棒的一点,就是设定明确的计时单位:25分钟工作,5分钟休息,就是一颗番茄。不用思考一件事情要做多久,只要想做这件事情需要用几颗番茄。
25分钟冲刺工作,5分钟休息。
工作时,我们只要想到“努力25分钟就会得到5分钟的休息时间”,便不会觉得那么有压力。并且我只要想到只有25分钟时间,那真的是一刻也不能浪费了,因此能更专注地去工作。这种全力冲剌,之后完全放松的方式,会让人产生一种特别的快感,让人想要“吃下更多的番茄”,又不觉疲倦。
专注25分钟后,番茄工作法“强迫”你休息5分钟,而休息最低程度是“站起来,离开座位至少两米远”。适当的休息,能够让自己从工作中获得喘息的机会,也能顺便做一下锻炼,舒展筋骨,等下才能够更加专注地工作。
好,时间到,倘若还有朋友没有看完,我会在接下来的分享中继续为大家解读。
从原文片段,我们知道番茄工作法基本要素就是:
1、把所有的工作时间设定为25分钟工作和5分钟休息,即30分钟就是一个番茄钟。
2、工作前先要考虑这个工作我们准备用多少个番茄种来完成。做好目标设定。是一个、两个还是更多。
3、接下来就是具体实施了,每工作的25分种要集中精力,消除干扰因素。而到达休息的5分钟时要离开座位,做一些运动,补充水分和放松,以便于更有效的下一个番茄钟的运用。
4、在固定的时间,比如日周月寄年,来回顾这个过程,并进行有效改善。
之前我的工作习惯是一屁股坐下就除了吃饭或下班才会考虑站起来。而且总觉得自己的工作思绪一旦展开,要停下来休息是浪费时间。草案、议案、方案,一案接一案,例会、沟通会、总结会、招聘会、宣讲会、年终大会,一会挨一会。长此以往,一方面身体机能明显下降,腰和肩颈的问题也很多,同时饮食饮水不规律也影响到肠胃。另一方面处理事情的效率并没有想象中的提升,而且常常会被一些杂事所干扰,实际效果感觉并不理想。甚至有时还会钻进牛角尖。如果能更早了解和学习到番茄工作法来工作,我想就能更好的调解身体和工作之间的衔接,更加高效工作。
既然知道了这个方法,下周我准备在工作中就运用番茄工作法:
1、在电脑和手机端都下载番茄钟计时器。设定好对应的时间参数。每工作25分钟,休息5分钟,然后4个番茄钟后休息15分钟。
2、在每天早晨起来首先计划下今天需要完成的工作项目相应准备花费的番茄钟数量。
3、在活动开始前做好规划,减少干扰项。具体在工作过程中保持心无杂念,全神贯注。过程中临时发生的问题也可适度调整至休息时间再处理。比如电话、邮件、短信、微信。
4、每天对前一天的番茄钟进行反思和总结,每周末对上周在的番茄钟进行反思,并提出1-2个可行的改善方法。
好,以上就是我的TF1-1的分享。浩瀚宇宙、漫长岁月、人生旅途,我将珍惜每次与各位产生的永恒的智慧链接,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