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所属活动: 蜀汉分舵 2017年第55次线下活动 所在级别: TF3-3 学习主题: 如何建立双赢关系 学习目标: 能够运用成熟度模型识别当前关系状态,并采取积极行动改进为双赢

开场: 大家好,我是封超,我的三个标签是培训,读书和运动。很高兴和大家分享,希望通过本次学习我们可以一起探讨如何在人际交往中解决冲突,建立双赢关系。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将一起学习两个书籍段落,这两个段落都来自与《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第一个段落的学习目标是,我们能够运用一个工具辨认不同的关系类型,并找到相应的调整策略。第二个段落的学习目标是,我们能够按照一定的流程重塑我们的问题关系,从而达到双赢的效果。
(场景)在正式开始之前,我们不妨想想之前有没有遇到类似的场景,你和朋友小A是好友,某天你们一起在外逛街游玩,临近中午你们打算找一家餐厅就餐,但是就吃什么发生了分歧,小A提议吃火锅,而你内心是想吃料理。(提问)遇到这种情况,你以前是怎么处理的呢?是牺牲了自己的喜好,满足小A去吃心不甘情不愿的火锅,还是执意要求小A陪你吃料理,弄的小A不太开心?还是会有更好的方式呢?(影响)其实这种事情在生活中很常见,但是一旦处理不好,就会影响我们的关系,降低我们在关系中的幸福感受。(解决)所以今天我为大家介绍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当中第四个习惯如何建立双赢思维,可以有效解决人际的两难问题。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下面请大家阅读一个片段

很多人用非此即彼的两分法看问题,认为一个温和的人一定不够坚强,但是只有温和与坚强并重,才能实现双赢,这种坚强的作用甚至双倍于赢/输模式的那种强硬。双赢模式要求你不但要温和,还要勇敢,不但要善解人意,还要自信,不但要体贴敏感,还要勇敢无畏。做到这些,在敢作敢为与善解人意之间找到平衡点,才是真正的成熟,这是双赢的基础。

图片 1.jpg

如果我勇气十足,却不懂体谅他人,我的交往模式就是赢/输——我强硬而自私,勇于坚持自己的信念,却漠视旁人。

如果我体贴有余,而勇气不足,我的交往模式就是输/赢。我事事以你的想法和愿望为先,却羞于表达和实现自己的想法和愿望。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双赢这个词,我们都很熟悉,我们都知道它的好。但到底什么是双赢,恐怕解释起来又很模糊。这个片段的价值在于给了我们一个工具,评判我们的关系的质量。这个工具叫做人际关系成熟度模型,如图所示。它有两个维度,一个是善解人意,一个是敢作敢为。这两个维度将关系分成了四种类型。

 

善解人意更多的是体谅对方,在关系中满足对方的需求,敢作敢为主要是释放自己,在关系中满足自己的需求。在一段健康的关系中,两者都非常重要,只有平衡才能双赢。

 

比如,在亲密关系中,你由于爱对方而过于迁就,过分体贴,但对方却无动于衷,你用自我的牺牲换取了你们关系表面的和谐,但你内心却非常痛苦。这个不是双赢,这个叫输/赢。

 

再比如,在工作关系中,领导过于自我,过分指导员工做事,不懂尊重和给予下属合适的创造空间。员工碍于自己的地位不与你计较。但这种表面平静的上下级关系也不叫双赢,而是赢/输。

 

当然,在一段应该有的关系中,当时人也可能出于绝望和无可奈何,选择冷漠和逃避,无视这段关系,那么只会逼迫对方也采取放弃的态度和行为。这自然也不是双赢,而是双输。

 

由上,我们发现,真正的双赢就是一种平衡态。即在表达自己需要和情感的同时,能够体谅对方的需要和情感。同时,要想建设双赢关系。首先要利用这个工具诊断自己当下关系的状态。具体可以分成三步。

 

第一是找关系,找到某个让你有压力的关系。

第二是评分数,对你在这个关系中的两个维度进行打分。

第三是定状态,根据评分确定你们的关系处于哪一个象限。从而为后期的改善奠定基础。

【举例说明】举个例子,比如有一段时间,你领导经常让你加班,你身心疲惫,压力很大。这是你就可以利用三个步骤做一个小小的诊断,第一步想想是什么关系让你这么有压力,那么显然是你和上司的关系。第二步评一下分数,假如满分是十分,你发现善解人意方面由于你对上司的指令言听计从,处于被动,处处理解,因此可能打8分,而上司在关系中位居主要,十分强势,那么在敢作敢为方面你处于劣势,你可能会打2分。第三步,对照上面的四种关系图,你判断目前你和上司出于一个想对你而言输赢的关系当中。

 

【适用边界】不得不说的是,任何方法都不能过于机械刻板的应用,也就是说,当你用这个工具确定你们的关系当下不在双赢状态时,不能马上认为这个一定是不好的。还需要加上当时的情况综合分析。比如一段亲密关系确实难以为继,双方都有放弃的想法,那么这时“退一步海阔天空”,当下双输的状态可能是更好的选择。因为从长远来看,你们各自解脱,最终还是会双赢的。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2  催化应用  拆书家提问设计】

下面以小组为单位,请每个小组设计一个剧本,这个剧本主要表现的是以后可能发生的一段关系。这个关系可以是四种中的任何一种,首先设计出人物,人物设计两个角色,可以是家庭,也可以是工作的,也可以是其他。然后设计一个情节(包括:起因、经过、结果)和双方的对话,动作,动作主要在两个维度上发掘。设计好以后,在利用我们的三步,判断将要发生的这个关系是在哪一种状态。摘要写在一张纸上。时间8分钟, 8分钟后,我会请人来讲讲他的故事和结论。

【学员分享】

人物:分享人,亲戚家的熊孩子

地点:分享人的家里

情节:分享人是一个很爱干净很喜欢收拾家的人,由于其亲戚家的熊孩子之前来分享人家里后,经常捣乱,因此想象在未来有一天,亲戚家的熊孩子又来到了家里,可能又不小心打碎了家里面的一个相框。由于小孩很小,虽然依然可能会选择体谅。但很有可能会再次给分享人造成心理阴影。

技能应用:那么如果利用三步法做判断,第一步有压力的关系是分享人和熊孩子,第二步分别打分,在善解人意方面由于让着孩子,选择原谅,因此打分高,在敢作敢为方面打分较低,导致孩子一直肆无忌惮。那么第三步对照图形,确定关系相对于当事人来说属于输赢关系。


【结语】建立双赢关系的前提是能够觉察你目前的关系处在什么样的状态,须知真实的关系并非表面的和谐,并非某一方的牺牲或者两败俱伤,而是在体谅对方的同时能够充分的体现自我。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那么当我们觉察到关系的问题时,我们通过接下来片段的启发寻找到建立双赢关系的策略,并用于改进让我们有压力的关系。

在开始阅读之前,我们先通过一个测试发现一下我们目前在对待关系的态度和方式。

屏幕快照 2017-11-02 下午10.38.07.png

这个量表主要用来检查我们对于人际关系的态度,以及自己目前做的情况怎样。同时也给了我们一些建立双赢关系的思路,这些思路在接下来的片段中会有所体现。


下面我们来阅读片段:

 

双赢的精髓就是信用,即情感账户。没有信用,我们最多只能妥协;缺乏信用,我们就无法开诚布公,彼此学习,互相交流和发挥创造性。但是如果情感账户储蓄充足,信用就不再是问题,已有的投入让我们相知相敬,我们可以全神贯注于问题本身,而不是性格或者立场。

因为我们彼此信任,所以才能坦诚相待,不管看法是否一致。不论哪一方阐述什么样的观点,另一方都会洗耳恭听,力求知彼解己后共同寻找第三条道路,这种协作的解决办法让彼此都受益。

充足的情感账户储蓄和对双赢模式的共识是产生综合统效的理想途径。这种关系不会让问题虚化或者弱化,也不会让意见上的分歧消失,但能够除去那些分散精力的消极要素,如对性格和立场的过分关注,从而为实现双赢创造出有利于理解和解决问题的积极合作氛围。

如果这种关系不存在呢?如果你的合作对象听都没听过双赢,而且深受赢/输或其他模式的影响呢?

       和输赢模式的人打交道是对双赢的最大的考验。双赢从来就不是轻易实现的,需要解决深层问题和本质差异。但如果双方都能认识到这一点并为之努力,而且情感账户储蓄充足,事情就容易得多。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大家看一下这个段落中有一个词反复出现了很多次,是哪个词呢?

没错,就是情感账户。我们都知道银行储蓄账户,我们把多余的钱存进去,以备不时之需。同样的道理,人际关系中,我们在对方的心里也有情感账户,只不过这个账户储蓄的不是钱,而是信任。众所周知,很多关系出现问题,都是因为彼此的信任度不够。比如一段亲密关系如果缺乏信任,两个人就会彼此猜忌,心生隔阂,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到双方的情感联接。信任可以说是人际的基础。也是塑造双赢关系的前提。有了信任,我们才能抛开性格和立场,进入到开诚布公的正式沟通当中。

同时我们要注意,情感账户一旦建立并非一劳永逸,而是需要我们不断去投资,小心翼翼,慢慢增加自己在对方心中账户的余额。比如,更多的理解他人,信守承诺等等。千万不要因为一时的得失而破坏自己的信用,让账户最终透支。

    【举例】比如我之前出差偶遇一位培训师朋友,我们相识几年,但属泛泛之交,表面热乎,但彼此并不知对方深浅。在那一次相遇的聚餐上,他突然和我提到了一个创业的项目,侃侃而谈,前景描述无比美好。并真诚邀请我和他合作,一起赚钱,一起双赢。暂且不论项目好坏,当时我的感受是有些突然:我们很久没有联系,为什么这么热情的邀请我?我们的情感账户余额不多,他所说的双赢可能也无从谈起吧。

       之所以强调情感账户,就是因为信任是实现双赢的第一步,没有这个做基础,再多的技巧与策略都无法建立真正的双赢关系。

    【问题本质澄清】但是,有了信任,就一定可以建立双赢关系么?不一定!比如血缘关系,信任感应该是有的,但很多关系却实非双赢。这时我们会发现信任仅仅是双赢的必要条件,大多数双赢关系之所以没有被建立起来,背后的本质原因其实是以自我利益为出发点,而忽视对方的需求,换句话说,我们都是自私的,自私到要先满足自己,才回去考虑别人。因此正如文中所说,建立双赢,除了信任感,我们还要重点考虑如何与对方寻找到第三条路,即没有妥协,只有双赢的那条路。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 激活经验  拆书家提问设计】

接下来我们就来尝试找到这第三条路,下面请在小组内尽量每个人分享: 在你的一些关系中,比如同事之间,领导下属之间,夫妻爱人之间,家长孩子之间,亲戚之间等等,有没有出现过分歧的情况,最终以一方的妥协,或双方的放弃而告终?分享完后,每个小组确定一个关系,时间是5分钟。


学员1分享:

到了一个年龄,和父母在结婚方面出现了很大的分歧。父母的意思是女孩子到了年级就要有家庭了,要生小孩了。但是当事学员不这么想。所以每一次交流碍于自己女儿的角色只是迎合,导致自己很郁闷。


学员2分享:

认识了一个朋友,这个朋友有很多闪光点,很欣赏他。关系走得很近。但是后来这位朋友老是向她借钱,她碍于情面也会经常借给她,甚至自己借了钱再借给他。但是随着对方借钱越来越频繁。就越来越怕见到他,关系也一度疏远了。


【A3 促动参与  拆书家提问设计】

下面请在小组内讨论: 在刚才这件事情的基础上,我们如何改善这种关系的现状,进入到双赢的局面。有什么样的思路,大家可以围绕两个问题思考,一是如何建立信任,二是信任之后我们还要做什么,请各个小组讨论出一个可行的行动计划,记录在一张纸上,10分钟后,我们请每组派代表讲解你的成果。


学员分享:

讨论结果是,分成了五个步骤:

第一步是倾听需求,先了解对方的需求

第二步是再表达自己的需求

第三步是与对方达成共识

第四步是达成共识后制定行动的方案,双方都做出一些改变

第五步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再看那些地方可以做些调整


【A2  任务布置  拆书家提问设计】

请大家回去以后重新再找一份关系,先判断这个关系是在一个什么状态(四种中的哪一种),然后尝试利用一下我们讨论出来的五个步骤来做一个策略上的调整。相信大家一定可以让自己目前有些压力的关系得以改善,最终进入到双赢的结果。



【结语】

我们今天拆解了《七个习惯》的两个片段,我们首先学到运用一个工具辨认不同的关系类型。同时在信任的基础上,讨论出了一个可行的建立双赢关系的,从而达到双赢效果的五步策略。相信通过这样的觉察和改善可以有效提升我们关系的质量。我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