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正面管教》 所属活动: 沟通是一门技艺!不刻意练习,你怎能学好 所在级别: TF3-1 学习主题: 怎样鼓励孩子积极主动地为自己的不良行为作出弥补? 学习目标: 学会鼓励孩子为自己的不良行为积极主动的做出弥补的5个步骤

开场: 大家好,我是王文婷。今天我要过得级别是TF3-1。[事件场景] 想想你的孩子有没有做过抢人家玩具、损坏人家物品、偷人家东西、骂人大家等等这样不尊重他人的事?
[提问]这个时候你是怎么做的?是觉得他还是小孩子,调皮一点很正常,你替他和对方道个歉就过去了;还是和孩子讲事实摆道理,说服他去道歉;还是噼里啪啦一顿揍,揪着他耳朵去道歉。
[影响]无论是纵容还是说教亦或是惩罚,让我们想想孩子当时会有什么感受!他是觉得:我是孩子我没错;他觉得你烦不烦啊,成天叨叨叨,真不想听;他会觉得动不动就打我,我再也不想和你多说了。我们并没有给孩子机会让孩子主动的认识自己的错误,更没有给孩子机会让他主动的去思考该如何弥补自己的过失。我们剥夺了孩子以负责任的方式弥补过失,然后却反过来埋怨孩子,嫌他们没有责任感。
[解决]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正面管教》这本书可以教会你既不骄纵也不惩罚得管教孩子,鼓励孩子让他积极主动的为自己的不良行为做出弥补。让孩子在不伤尊严和受尊重的情况下学习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朱迪和琳达用橙子砸一个邻居家的汽车。妈妈和她们一起坐下来,以一种友善的方式用启发式问题进行了讨论。首先,她表示理解孩子的想法:用橙子砸希伯特先生的汽车一定是一次让人很开心的冒险。但是,我愿意先猜测一下。我敢肯定你俩没有
想过,当他看见他的汽车被弄成这个样子会是什么感受。
    姐妹俩面有一点愧色了。
    妈妈继续说:“你们认为他会怎么想?如果有人往你的汽车上扔橙子,你俩会是什么感觉?。
    两个小姑娘承认她们会很不乐意。
    妈妈然后问:“想想看,你俩能对希伯特先生做些什么来弥补呢?”
    两个小姑娘耸了耸肩,说她们不知道。
    妈妈继续说:“姑娘们,这不是要给你俩找麻烦。我们都会犯错误。这是要从错误中学习,并尽可能弥补过失。你俩都是解决问题的能手。如果你们有辆车,别人用橙子砸了你的车,他们要怎么做才会让你俩感觉好一些呢?”
    琳达说:“我猜我希望他们说对不起。”
    妈妈说:“还有呢?”
    朱迪说:“我希望他们把我的车洗干净。”
    妈妈说:“这听起来都是好主意。你们愿意为希伯特先生这么做吗?”
    两个小姑娘有些不情愿,但同意这是应该做的事情。
    妈妈说:“我知道这有点儿难,我还知道你们做完之后会感觉更好。你们是要妈妈和你俩一起去,还是你们想自己去找希伯特先生说?”
两个小姑娘都一致表示她们自己去找希伯特先生。

很幸运,希伯特先生赞赏她俩的行为。他说,对于她们来说,要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且做出弥补是需要勇气的。假如希伯特先生发牢骚,妈妈仍然应该支持姐妹俩去弥补。即使别人不那么亲切地接受她俩的弥补,也很容易想象,朱迪和琳达以后做事情会多考虑一下后果。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这个片段展示了一位妈妈如何帮助孩子为她们的不良行为积极作出弥补的过程。

(讲解概念)什么是积极主动的为不良行为做出弥补呢?当孩子们做出了什么不负责任或者不尊重他人的行为时,给他们一个机会,让他们心甘情愿的做一些能让对方感觉好起来的事情,以此作为弥补。

(举例对比)孩子抢小朋友玩具,你对孩子说:怎么可以抢别人玩具呢?快点道歉。孩子照做了。但是,这是孩子在积极弥补过失吗?不是,这是孩子在被动道歉。他可能还没有来得及思考他的行为给别人带来了什么伤害。所以我们要给孩子一个机会。

孩子又抢小朋友玩具,你厉声对孩子说:抢别人玩具对吗?

孩子怯声说:不对。

你又问:那咋办?

孩子不敢抬头说:还给他。

你问:要跟人家说什么?

孩子委屈的说:说对不起。

这是孩子积极弥补过失吗?不是!弥补方案虽然是孩子提出来的,但是看得出来,孩子并不是在一个受尊重的氛围中主动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的。妈妈因为孩子的不良行为情绪非常的不好。孩子做出的这些无非是迫于妈妈的强势。那孩子这样做是心甘情愿的吗?不一定。所以,我们要让孩子在一个受尊重的氛围中,心甘情愿的做出决定。

孩子再次强小朋友玩具,你问他怎么办啊?他回答说:我下次再也不抢小朋友玩具了。那这是孩子在积极主动的弥补措施吗?不是,这是在解决问题,避免以后再犯同样的错。并不是在弥补过失。弥补过失的重点在就当下做一些事情让对方不好的感觉好起来。

就刚才的事例,我们继续说。孩子说:我以后再也不抢玩具了。你问:小朋友因为你抢他玩具,他很生气,哭的很伤心呢!想想看,你能做点什么事情,让他不要这么伤心了?孩子可能会说:我把玩具还给他,跟他说对不起,他要是还不高兴,我给他吃我的小熊饼干。孩子最后也主动去做了。孩子在受尊重的氛围中积极主动的做了让对方感觉好起来的事情,以此作为弥补。这就是积极主动的弥补过失。

有的小伙伴会觉得只有弥补,没有让孩子改错这一步,会不会效果不好呀。为什么非要强调弥补呢?对于还没有成年的孩子,帮助他们建立社会责任感非常重要。一个孩子如果每次能积极主动的为自己的不良行为向对方做出弥补,慢慢的就能培养起孩子的责任感。随着孩子的责任感逐渐建立,他的不良行为就会慢慢变少。反而达到了改错这一步。这个过程略微漫长,可是每一步都很扎实。每当孩子想要作出不良行为时,他的责任感就会提醒他,不可以这么做。这是非常可贵的自控力啊。

how那到底我们要怎么做才能鼓励孩子积极主动的为自己的不良行为做出弥补呢?

1、先稳定情绪,营造一个受尊重的氛围;

2、告诉孩子:我明白你的想法,你这么做是因为什么什么;

3、询问孩子:你这么做别人会有什么感受?(如果孩子年龄超过4岁,可以试着帮助孩子换位思考:如果你受到这样的对待,你会有什么感受?)

4、询问孩子:你想要做些什么让他/她感觉好起来?(如果孩子想不出来,家长可以提出一些解决方案,供孩子参考)

5、问孩子:是你要自己去还是需要我来陪着你去?

(举例)有一次参加活动,有个小女孩和我家孩子seven争当火车头。Seven一把推开了那个女孩。小姑娘哇的一声就大哭起来。我平复了烦躁的心情之后,找了个机会抱起seven ,我微笑的问他:“宝贝,妈妈看见你刚才推了一下小妹妹。她跑来抢你的位置,你是太着急了才推了她的,妈妈理解你。但是你推人对不对呀?” seven果断的说:“不对。”我问他:“你看小妹妹都哭了,她感觉怎么样啊?”seven说:“不高兴,难过。”我问:“对啊妹妹好难过啊,你想做一些什么事情可以让她不要这么难过啊?”Seven说:“跟她说对不起。”于是我抱着seven坐在那个一直嚎啕大哭的小姑娘旁边。Seven说:“对不起,我推你了,我不是故意的。”很神奇的是,小姑娘立马就不哭了,暴雨转晴。Seven看到他真诚的道歉换来了对方明媚的笑容,他也开心的不得了。现在推人的习惯改了不少。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2:现在请大家编一段小故事,设计一个发生在和孩子之间的情境:假设孩子做了件你不认可的事情给别人带来了损失或伤害,你鼓励他为自己所作的行为进行积极主动的弥补。要用到我们刚才学到的“鼓励孩子做出弥补”的方法哦。剧本要设计出人物、情节变化(包括起因、经过、结果)、对话、动作甚至旁白。现在给大家5分钟时间编剧本,5分钟后我请一位小伙伴分享他的剧本。


任艳:

背景:我女儿彩儿在游乐园玩沙子,玩的一时兴奋,把沙子扬在了一个小朋友的头上身上。对方家长很不开心。我也挺生气的。我平复了心情以后,去和孩子说......

我:妈妈看得出来你玩沙子玩的很开心,尤其把沙子扬起来确实挺嗨挺高兴的。那如果是这个小男孩把沙子撒的你满头满脸满身都是,你是什么感受呢?你想让对方怎么做呢?

女儿:我不喜欢这样,也不想让他这样做。我会很不高兴我会很生气的。

我:对啊 ,那你往他身上撒沙子,他会是什么感受呢?

女儿没有说话,演示一脸很生气的样子。

我:那你觉得你要怎么做才能让这个小朋友不生气?

女儿:我跟他道歉,说对不起。

我:那你需要妈妈陪你去,还是你自己去?

女儿:我自己去。

女儿向对方说了对不起。

小男孩很大方说:没关系,我们一起玩吧。


反馈:这个故事编的非常不错,每一步都紧扣我们的how来做的。谢谢您的分享,鼓掌。


总结:通过今天的拆书,和大家分享如何鼓励孩子为自己的不良行为积极主动的做出弥补,并建立孩子的责任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