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接受不完美的勇气》 所属活动: 做好自己的选题,尊重他人选题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做好自己的选题,尊重他人选题-auroralTF1-1练习 学习目标: auroral练习TF1-1技能点,学习者熟悉练习流程

开场: 大家好,我是auroral,便签读书法的学习者,我的目标是成为三级拆书家。想成为三级拆书家,要经过二个阶段的练习和考核。第一个阶段,在老师的指导下,用便签读书法完成30次图书原文片段的拆解;第二个阶段,按照拆书家成长手册要求,进行9次练习。完成前2次练习并通过考核,可以为一级拆书家;完成第3-6次练习并通过考核,成为二级拆书家;完成第7-9次练习并通过考核,就可以成为三级拆书家啦。目前,我已完成第一阶段的任务。今天是我第二个阶段的第1次拆书练习,也称为TF1-1,希望我的分享能给大家带来收获。我接下来的分享,分为二个部分,第一部分给大家介绍一下,什么叫拆书帮、拆书家、拆书法;第二部分,给大家演示便签读书法。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如何介绍拆书帮

现在开始分享第一部分,什么是拆书帮、拆书家、拆书法:

拆书帮:也叫拆书俱乐部,是赵周老师创立的、以拆书为学习方法的非营利性社群。拆书帮的总部在北京,总部也叫总舵,各地的组织叫分舵。截止目前,在全国有52个分舵,分舵的使命是帮助拆书法的学习者成长为拆书家。

拆书家:是指掌握了拆书学习法的技能,并通过考核的学习者。

拆书法:是一种学习方法论,是一种成人学习方法,强调在读书的过程中,让书中的内容为阅读者创造价值,解决问题,把知识转化成自己的能力,将读书的重点放在“用”上。所以,这种学习方法的一般用于致用类图书的阅读。

拆书法应用分为二种形式,一种是用于组织学习,一种是用于个人学习。组织学习的应用,是指拆书家用一本书里的知识,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已用,加工出一场现场的学习。

用于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就是便签读书法,具体做法是:当个人看一本致用类图书,读到心有所动的段落时,我们称这个段落为R。然后经过三个步骤,完成便签读书法的过程:第一步,尝试用自己的语言重述这个段落的知识,我们称这个步骤为I;第二步,把这个段落里的知识跟我们的过往的经验相关联,我们称为这个步骤为A1;第三步:规划在以后怎么应用,来解决自己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我们称为A2。这三个步骤可以写以三个便签的形式,所以叫便签读书法,也叫RIA

以上是关于拆书帮、拆书家、拆书法的介绍。接下来,我的第二部分的分享,将通过对《接受不完美的勇气》这本书中第125页原文片段的拆解,给大家演示一下便签读书法的步骤。共分为四个部分,阅读原文、重述原文、联系过往经验、规划今后应用。

选书与选拆页(part 1

       如果父母反对你的婚事,你该怎么办?许多人由于“不想伤了父母的心”,而陷入“不愿和深爱的他(她)分手”的痛苦中。有人勉强自己守着对于父母的承诺,选择放弃感情,也有人努力说服自己的父母。

        这种事只看当事者如何做决定,没有正确答案可言。但若对照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课题的分离”来思考,可以得出以下的对应方式。

       “虽然得不到父母的赞同确实很可惜,但我想和自己选择的人结婚。”只要这么宣布就行了。当然,也有人会犹豫不决:“可是这么做会伤了父母的心······”然而,父母因为孩子的婚姻而伤心,这是“父母的课题”,不是你的课题。

       不要干涉“父母的课题”,也不要让父母干涉“自己的课题”,你该做的是面带微笑,清楚对他们说“不”。

      此时的你不可以责备父母,更不能做出任何暴力的行为。当然也不能强迫父母当下认同你的决定。因为无论赞成还是反对都是父母的课题,不是你的课题。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分享【I】便签

好,大部分伙伴都读完了,现在我用自己的话来重述一下这段话要表达的意思。

[what]这个片段说得是,有些人会由于如果婚事受到父母反对,陷入既不想伤父母的心,又不愿意和恋人分手的纠结中,结束这个纠结的方法,是用“课题分离”原则来应对。

[why]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课题”,不能互相干涉,否则就会陷入痛苦之中。

[where] 这个案例应用的场景是:在人际关系中,当二人个的观点不一致,观点本身没有对错,又没有二全其美的方法,你必须做出选择时,应该如何处理。

[how] 课题的分离分为三个步骤1、清澄:分清楚遇到的问题中,每个人面临的“课题”是什么;2、尊重选择:自己的“课题”,由自己做决定;别人的“课题”,由别人去面对;相互尊重,互不干涉。3、清晰表达:用恰当的向对方清晰传递自己的决定。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分享【A1】便签

在我的工作和生活中,不太会拒绝别人,这种滥好人的习惯害惨了我。更划不来的是,有的时候,勉强答应了别人的要求,却往往因为做得不够好,反而还会招来对方的埋怨。

我记得有一年的元旦前,部门的同事着急上报数据,想请我帮她做统计。她要得很急,但我手头上也有领导交代的紧急的工作,正忙得团团转,心里想拒绝,但碍于面子,也怕她生气,就答应了。我不得不放下的手头上的工作,先帮她搞定统计。结果把自己的工作耽误了,被领导批评了一顿。而由于赶时间,帮她做的统计也出现了瑕疵,被她抱怨。

从原文和I来看,我的做法不妥之处在于,没有用“课题的分离”的原则来应对这事件。同事想让帮她搞定统计,我当时的工作也非常紧迫,在有限的时间内,我不可能做到二全其美。而我却因怕她生气,陷入了既能帮她搞定,又能搞定自己工作的陷井中,没弄清楚每个人应该面对的课题。倒头来,哪件事都没有做好。

在这个案例中,如果用“课题的分离”的原则,处理方式是:1澄清:统计的工作是同事的任务,而是否可以帮助她做,是我的选择。所以,同事的工作是她的“课题”,而我的“课题”是对先完成自己的工作后,时间来得的及的话,再去帮她。2尊重选择:我在时间不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先做自己的工作。也许同事会因为我不帮助她而生气,但那是她的要面对的事,我不应该干涉她要面对的事。3清晰表达:用恰当的方式向她说明自己的决定,可以这样说,你看我有多拖拉,领导叫我早上就做完的报告,我现在还没写完,我死定啦,等我先写完这个报告,渡过难关,再帮你做吧。

分享【A2】便签

儿子上大三了,对于毕业后是工作,在国内考研,还是出国读研,可能会与我的想法不一致。如果他的想法,跟我对他的期待不一致,就符合用“课题的分离”的原则来回应的场景:观点不一致,观点本身没有对错,也没有二全其美的处理方法,但又必须做出选择。如果用“课题的分离”的原则,处理方式是:

1、澄清。分清楚在这件事情中,我和儿子的“课题”分别是什么:对于儿子来说,通过自我探索,寻找适合自己的方向,做出选择,是他的“课题”,也正是通过这样的自我探索,他才能成长,我不能剥夺他成长的机会。对于我来说,要面对的是,调整我的期待没有被满足带来的失落情绪。

2、尊重选择:无论他的选择是什么,都要支持他去努力实现,不去干涉,他的“课题”应该由自己做决定,尊重他的决定的权利。

3、清晰表达:今天晚上,给儿子打电话沟通,告诉他,在这件事上,我尊重他的选择,人生道路应该由自己决定,家长不能越俎代庖。同时,也告诉他,选择是权利,但更是责任和行动。选择了,就意味着要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为自己的选择去努力,积极行动,实现目标。

小结

我今天的分享共分三部分首先,我介绍了成为三级拆书家的路径,并说明了这次分享是我进军三级拆书家的第二个阶段的中第一次练习;其次,介绍了拆书帮、拆书家、拆书法;最后,演示了用于便签读书法的步骤―――当个人看一本致用类图书,读到心有所动的段落时,通过用自己的语言重述原文片段,跟过往的经验相关联,并规划以后怎么应用,来解决自己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

    以上就是今天TF11练习的全部内容,希望您能有所收获。谢谢大家!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A 学习者拆为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