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在拆书之前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陈闽。我这个人过去是比较闷的,不是特别喜欢当众讲话。站在公众场合说话的时候就会腿打哆嗦。不过来到拆书帮尤其是开始通过这么长时间的拆书训练,我现在已经能在大众面前侃侃而谈了。所以也希望想训练自己口才能力的朋友来拆书帮,你会在学会拆书的同时练就口才。闲话不多说了,今天我来干什么呢?我来教大家讲故事。(学习目的)大家听了我的分享以后,就学会巧妙地用故事来展示你自己,同时你也学会了讲一个打动人的故事。
《说故事的力量》(美)安妮特西蒙斯 著
第一片段:如何获得别人的信任
人们需要的不是更多的信息。 信息很容易得到。 人们需要的是信任一对你, 对你的目标, 对你的成功, 和对你讲的故事的充分信任。信任具有移山填海的力量。事实无法产生信任。
信任需要故事的支撑一一个有意义的故事, 这个故事能唤起人们对你的信任,点燃内心的希望,希望你的建议确实能带给他们你所承诸的东西。 真正的影响力不只是促使人们做你希望他们去做的事, 而是一种更加深远的影响,那是听完你的故事后,人们会凭着对你的信任主动接续你的工作 。
信任可以跨越任何障碍,实现任何目标。金钱、势力、权力、政治特权、暴力,所有这些,或早或迟,都被会信任所征服。故事打开了通往信任的门。富有寓意的故事,能激发你的听众一同事、领导、下属、家人,甚至是不认识的人。得出和你一样的结论,相信你说的话, 然后做你希望他们去做的事。
和你说的结论比起来, 人们更看重他们自己得出的结论。他们只相信他们认为是真实的故事。一旦人们把你的故事变成自己的故事, 你就获得了信任的强大力量。 在未来,这影响力不需要你再费心去强化。有时候,它会自己扩散,壮大起来。就是说,听过你故事的人会回忆故事, 再给别人讲你说过的故事。
用学习者场景法介绍图书,2分钟。包括:事件场景-提问-影响-解决
事件场景:当你来到一个新的工作环境时,免不了做个自我介绍。可是当你说:我是一个开朗而有爱心的人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听众们的眼神是麻木的。他们似乎并不相信这一点。他们的眼神中似乎在问:你说的是真的吗?我能信任你吗?
提问:你们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无法获得别人信任的事情呢?我们都知道获得别人信任是比较难的一件事情。
影响:但是如果我们无法在第一时间得到信任感,我们随后要做的事情就会遇到重重障碍。
解决:快速获得信任这个难题有解吗?当然有啊。这就要看看这本说故事的力量。这本书就是用一个个的故事告诉你,不要只是告诉别人你是谁,要用一个打动人的故事向别人展示你是谁。故事会渗入别人的内心,让他们了解你,然后他们还会转述你的故事,让更多人了解你。
I环节,体现出与学习者互动,并能精确掌控。1。给出清晰的how。2.通过对比概念和匹配例子引出知识点逻辑、步骤和边界。8分钟
(体现出互动)我首先要请教大家一个问题。初次见面,获得别人的信任容易不容易?
(通过概念匹配例子引出逻辑边界)片段里面告诉我们要讲故事。那么我请问大家,我说我是一个非常善良友爱的人,我的朋友们都喜欢我。这算不算用故事的方法介绍自己呢?当然不算,这只是你在向别人传达一个信息。这个时代信息太多了,信息无法让人对你产生信任。
那么,如果我给你讲了一个我捐款几千万并且成为联合国亲善大使的故事。那么这算不算一个打动人的好故事呢?你肯定会告诉我,这肯定不算,因为这个故事太虚假了,虚假到你认为完全是自吹自擂。好的故事,一定是让人感到非常真实的故事。记住真实才能打动人。
(逻辑边界)你的故事应该贴近听众的生活,让他们听起来非常亲切和容易接受。如果是过于拔高或者脱离生活的故事就会让听众索然无味。
(给出精确的步骤)从这里看出来,要想得到别人的认可需要做到这两点。
首先,干巴巴地传达信息是没有用的,用故事的形式来传达。。要记住,信息就像水如果没有故事这个渠道的话,是很难流进听众的内心去的。
其次,要准备一个让人感到非常真实的故事。听众只有相信这个故事是真实的以后,才会接纳这个故事。那么你要表达的信息才能通过这个故事传播出去。
为了展现故事的魅力,我先讲一段信息,然后在讲一个故事。请大家对比一下这两种方法的效果。首先我说一下纯粹的信息,我是一个有爱的人,我觉得父母对你的任何批评指责都包含着深深的爱。这句话听起来是不是干巴巴的,甚至许多人都会举出例子来反驳。接下来我讲一个故事,你们就会有感触了。
“父母对你的任何批评指责都包含着深深的爱”这段话是我在一个讲座上听一位女士讲的。她讲完这段话以后就讲述了自己的故事。她从小就不受母亲待见,母亲总是批评她这不好那不好,因此她总觉得母亲是不爱她的,母女俩的关系也是不冷不热的。后来她接触了传统文化,像和母亲搞好关系。她的老师就教她找母亲的好处。可是她怎么找也找不出一点好处。有一天,她妈妈还是照常数落她。她看着她妈妈的三角眼听着她刺耳的批评,心里想我一定要找到我妈妈的好处。听着听着她的眼泪突然充满了眼眶,她一下子意识到了,她妈妈这么批评她数落她,都是为了让她好,如果换一个外人,谁又愿意费那么多口舌来说这些话呢?也许她妈妈的思想陈旧方式欠妥,但是出发点完全是为了她好啊。她一下子就把她妈妈抱住了,她说妈妈我爱你。她的妈妈顿时全身松了下来,抱着她一句话也不说了。从此她终于找到了妈妈的好处。
听了这个故事,大家感觉如何?是不是在感动之余一下子就接受了父母对你的任何批评指责都包含着深深的爱这个信息。同时也会觉得既然我这个人能接受这样的观点那肯定也是一个有爱的人。这就是故事的魅力啊。
3-3第一个片段在手册上没要求写A1,A2是可选项。我觉得我的这个A2放在第二个片段里面更合适,所以就放在第二片段里面写了。第一个片段没有写。
讲故事能力测试 | ||||||
我喜欢给别人讲自己经历过的的故事 | 1 | 2 | 3 | 4 | 5 | 6 |
我和人聊天的时候喜欢讲主观感觉而不是客观数据 | 1 | 2 | 3 | 4 | 5 | 6 |
我讲故事喜欢指手画脚 | 1 | 2 | 3 | 4 | 5 | 6 |
我讲故事的时候喜欢讲细节 | 1 | 2 | 3 | 4 | 5 | 6 |
我讲故事的时候喜欢带上感情色彩 | 1 | 2 | 3 | 4 | 5 | 6 |
请仔细阅读上面表格的每句话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按照1-6分的标准给自己打分,1代表完全不符合,6代表完全符合。 |
I环节,解释自测题 2分钟
大家已经做完测试了,有人得分大于25分的吗?请举手。太恭喜了,你是很会讲故事的人。20分到25分之间的呢?讲故事能力不错。20分以下,那你就来对了,因为这堂课正好适合你来提升讲故事的水平。
A1环节,请大家自测 3分钟
刚才我们已经讨论过了,我们知道讲故事能更容易地活动信任。那么我们现在做一个测试题,看看你会不会讲故事。大家看一下我发的测试题,题目有5个选项,每个选项后面有1-6分,如果觉得完全符合就选6,完全不符合就选1。最后把所有得分加起来得到一个总分。
第二片段 如何讲关于你的故事
在你想说服和影响别人的时候, 人们通常会问的第一个问题是,“这个人是谁?”故事能让人们看到,你想让他们看到的那个你。发表演说的人, 如果以一个幽默的笑话为开场自, 那他就轻而易举地回答了人们的问题一“这个人乏味吗?”在你让我开怀大笑的那一 刻,我对自己说,至少这人说话不枯燥乏味,至少我可以放松地听听。但是,如果你上来就说。“我这人是很有趣的”,那我肯定就准备开溜了 。 如果你向我展示一你是谁, 而不是告诉我一你是谁, 那我会更容易相信你。故事就让你展示你是谁。
演说的人每次面对人群做演讲的时候, 都将面临挑战 。我最近有幸听了«领导情商» 的作者罗伯特·库柏为900名观众发表的演说。一开始,观众觉得他无非是写了本书,跟其他咨询师没什么区别......所以,个个双手抱肩,挑剔的眼神,暗示着他们怀疑一他所谓的“情商”不过是“一堆凭感觉,看心情的东西”,或者,他不过是想赶时髦,侃侃时下流行的话题。但是,罗伯特-库柏开头10分钟就解答了所有的疑问。这10分钟里, 他展示了他的真挚,从深层次里,让在座的900名观众认识到,他是谁,他的信仰,还有很多为什么。
我们了解到 “他是谁”,是因为他讲了一个他祖父的故事。罗伯特的祖父, 是在他1 6岁的时候去世的。祖父在世时, 曾经历过四次心脏病发作,没能挺过第五次发作。在发病期间,他还一直关注罗伯特的成长。祖孙两个经常单独在一起,聊很长时间。通过罗伯特回忆时的遣词用字,我们仿佛亲身体会到他对祖父深沉的爱。他说, “如果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人的眼神来衡量他的智商的话,那么,祖父可以说是个天才。”他目睹了祖父身体的每况愈下,每次心脏病发作过后, 祖父都会把他叫到床边,追不及待地告诉孙子,他在死亡线上挣扎时的体会。当罗伯特要开始讲他祖父对他说过的话的时候,我们每个都目不转睛,聚精会神地等待着。“我一直在想,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我找到的答案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一一”此刻,观众席上的每个人都等待着,想要分享这个老人的真知灼见。罗伯特的话让我们又一次,也就是第四次笑起来,笑他祖父一次又一次地修改关于生命意义的答案,笑年少的罗伯特担心,祖父会考他是否记得前一 次心脏病发作时,他说的“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 。
我们都满面笑容地聆听着,罗伯特告诉了我们,他祖父最后一次的修改。“我的祖父对我说, ‘呈现给世界你身上最好的东西,那么世界上最好的东西就会返回到你身上。'然后,祖父说, '我问我自己一要是我每天都推翻昨天所定义的我身上最好的东西怎么办? 应该会有很多很多回报给我一 一你父亲一一还有你。 可是现在不会了, 因为我没给。对于我来说,太晚了,可是你还不晚。”听到这里,我和其他观众一样,屏息聆听着这位老人临终前的人生遗憾。 “对于我来说,太晩了。”我们最终都会离开这个世界,座中的各位都不由得想到, 我们自己的生命尽头, 会有哪些临终的憾事。 罗伯特并没有在故事结尾加上什么豪言壮语, 可是故事本身的真实性和他本人的真挚情感却赋予了故事无穷的分量。除了那些吹毛求疵、无可救药的人, 所有都人会对罗伯特打消疑虑,对他深深地信赖。比起其他形式的交流,亲身的经历更能让人清楚地看到,我们到底“是谁”。最终,人们听了你带有人情温度的主观证据之后,相信你,相信你的判断。相反,冷冰冰的客观数据无论如何,都无法激发人们如此深厚的信任。
I环节,2分钟
看完这个片段以后我想大家一定深深地被片段中罗伯特的故事打动了吧。说实话我第一次看到这一段的时候就仿佛来到了他祖父的身边聆听老人的讲述。这样的故事我敢说能打动所有的人。我们已经知道了故事需要真实性。但是如何把故事讲好,还需要我们自己的研究。
A3环节,指令清晰,学习者在拆书家主持的微行动学习环节,讨论出了类似问题的解决方案。15分钟
如果在以前,我会在这里侃侃而谈,告诉大家如何才能讲述出动人的故事,让人们一下子就被你吸引。但是现在我希望大家学会一个自我学习的方法。
(总结出核心问题)首先我们分小组讨论一下,这个打动人的故事的核心因素是什么?所谓核心因素就是需要我们把其他因素排除开,只要做到这一个因素就能让故事打动人。现在请大家分组讨论一下,我给大家两分钟时间。请各组把自己讨论出的核心因素告诉我。
好,从刚才大家告诉我的内容来看,大多数人都把“故事的真实性”作为打动人的故事的核心因素了。
(针对核心问题展开讨论)那么我们下一步要坐得事情就是讨论一下如何做到“故事的真实性”,请大家再次分组讨论,并且把做到“故事的真实性”需要做到哪些写在纸上,一会儿我请两组朋友上来告诉我们做到哪些才是实现“故事的真实性”。
(学习者总结如何做到“故事的真实性”:)
触发情感
逼真的细节
要有场景
表达主观感受
真实的故事
要有互动
真挚的情感
亲身经历
要用动词来表现
尽量多讲事实
有冲突
一点点引入
注意声音
用肢体语言
要有联想
要注意眼神
(回顾总结)大家看,我们总结出了16条做到“故事的真实性”的方法。基本分为三大类,首先是细节类,这里面包括各自细节。其次是情感类,要讲真挚情感和主观感受。最后是互动类,讲的是要通过眼神和肢体动作和听众互动。大家刚才读到的这个片段之所以能显得真实也是因为具有了这三类因素。首先作者讲述的是他亲身经历的与祖父之间的故事,讲了许多祖父和他交谈的细节。其次作者描述了他担心祖父会考他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这就是情感。最后我们也可以猜测到作者在讲故事的时候与观众的互动。正是这些因素造就了一个真实动人的故事。我们讲故事的时候也要时时关注到这三类要素。
A2环节,技能点环节指令清晰,涵盖了三级催化应用的技巧:1.学习者根据指令,设计出一个包含人物角色、有起因经过结果、有对话的故事。15分钟
(根据指令,设计出一个包含人物角色、有起因经过结果、有对话的故事。)还记得刚才我讲的那个关于父母的指责就是爱的小故事吗?这个故事让大家接受了我想传达的信息,同时也展示了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那么我要请大家自己来编写这样一个小故事。这个故事不能是干巴巴的信息堆砌,要有人物、对话、行动,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等因素。同时我们要把刚才总结出的讲故事的要素融在故事里面,更重要的是这个故事要听起来真实,起码有一部分是你经历过的事情,这样才能感动人。要用故事表明你的一个观点或者展示你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4分钟。一会儿呢我会请一位朋友上来讲述这个故事。记住,这个故事要有人物、对话、动作、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学习者讲述:
斯巴达是一个越野挑战赛,我参加的是12公里28个障碍。会跳泥坑徒手爬障碍。如果没有过就要惩罚做波比跳(接着做动作)。如果28个障碍一个也没过的话就要惩罚做840个。一般人连续做20个就算很厉害了。印象最深的是一群人过隧道。隧道不宽,听见前面人喊:大家手拉手。我们进去就发现里面全是泥浆。泥浆就像麻酱。我们走的时候要脚尖点地才能不让鞋子掉下来。那时候我们要慢慢走才能不趴在泥浆里面,这是我印象最深的。
A2环节,学习者可以根据指令,写出自己未来的一个具体要做的应用(比如:某个特定任务、和人分享、事后复盘或找人陪练))1分钟
(写出自己未来的一个具体要做的应用)刚才这两位朋友的故事非常精彩,完全可以应用到生活中去。其实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会自己讲自己的故事。那么我就在这里布置一个作业吧。请大家回去在一周内对自己的朋友讲一个能感动人同时也能展现自己的故事。看看你的故事能不能打动你的朋友。
强有力的总结
(强有力的总结)今天给大家分享了两个片段,我们了解到要想得到别人的信任,最好用讲故事的方式向别人展示自己。而这个故事需要真实、有细节、对自己影响重大,能强烈地引起别人的共鸣。
请大家记住我的一句话,一个打动人的故事胜过一千句苍白的自我描述。希望大家都能成为讲故事的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