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学会提问》 所属活动: 拆书帮上饶三清山分舵第51次线下练级活动 所在级别: TF2-4 学习主题: 构建批判性思维 学习目标: 批判性思维如何构建

开场: 小伙伴们下午好,我是今天的拆书家Mina。今天我带拆的级别是TF2-4。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做个小游戏:在我们开始拆页之前,我需要一位小伙伴来配合我完成一个小游戏。在一个盒子里放一支口红,请一位小伙伴上来摸一下,然后让他告诉其他的小伙伴们:这是一支笔。问:觉得是笔的小伙们请举手,觉得不是笔的小伙伴们举手。然后问:为什么相信这是一支笔?为什么不相信这是一支笔?再拿出口红告诉小伙伴们:这是一支口红。其实在我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要如何能学会用批判性思维去看待和评价问题,拓展思维和眼界呢?请看今天我带来的这本书。


简单的介绍一下今天要拆的书

【F特征】《学会提问》的作者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尼尔·布朗和心理学教授斯图尔特·基利,这本书列举了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中的大量实例,告诉人们如何批判性地提出、思考、判断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A优势】这本书出版至今已经畅销30多年,被誉为“批判性思维领域的‘圣经’,所谓圣经即是权威之作。但它同时也是批判性思维入门最好的书籍,所以简单通用。不仅在美国超过300所高校采用,而且在国内也得到了受到李开复、李笑来、俞敏洪等大咖们的大力推荐。

【B利益】这本书就像思维领域的找茬游戏书。读了它可以升级我们大脑的防火墙,读了它能客观的评价图书杂志以及网站上读到的文章或论述,不盲从,不盲信,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

我们今天两个拆页的主题是:学习者能够学会使用一个批判性提问的技巧,即学会提问理由,并仔细寻找支撑结论的理由,从而去伪存真。


学习目标1:学习者能够跟随我完成本次的RIA拆解后,能通过学会使用一个批判性思维的提问技巧,即用-寻(找结论)—询(问原因)两步骤,进行简单的批判性思维,开启我们大脑的第一道防火墙。

【R】片段一:

一个人有没有头脑,主要的标志就要看他能否提供充足的证据来支撑他的看法,尤其当这些看法存在争议没有定论时更是这样。举例来说,如果有人声称中国不久将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的头号霸主,这样的声言理应遭到以下挑战:“请问你何出此言??这个人的理由可能充分也可能不充分,但只有你提出以上问题并找出他的理由之后你才知道分晓。如果他的答案是:“因为我就是这样认为的”那么你一定对这样的论证极不满意,因为这个人的理由不过是结论的翻版而已。但是,如果答案是关于两国预计的军事支出和教育支出的证据,你在客观评价这一结论的时候就要认真考虑这些证据。请记住:只有当你找到支撑结论的理由时你才能判定一个结论的价值.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请大家先用1分钟时间快速阅读第一个片段。(最后30秒时)阅读完的小伙伴举手示意一下。 

【why】在这个人人传播,事事热点的时代,每种信息都试图影响我们,让我们接受其中的观点。对于这些观点,由于思维的惰性,我们很少去怀疑它们的正确性,往往照单全收,盲目的相信网络,媒体,父母,教师和权威,从而迷茫,迷失甚至上当受骗。 比如刚才认为是笔的小伙伴们就不假思索的相信了别人的结论。

【举例】我爸爸有糖尿病,前六个月他在电视广告中看到一种特效降糖药,对广告中宣传的三个月见效的特效药深信不疑。一口气买了三个月的药并且坚持服用。然而三个月过去了,老爸的血糖非但没有下降,反而升高了,六个月前如火如荼的广告现在已悄无声息,人去楼空。

小伙伴们,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需要的是升级我们大脑的防火墙,将那些虚假,具有欺骗性的信息拒之门外。如何升级呢?请使用拆页中整理出来的寻(找结论)-询(问理由)两步骤进行简单的批判性思维。

【what】批判性思维是什么?其实就是要言之有据。没有理由的结论没有说服力,就像是空中楼阁,摇摇欲坠。我们在相信任何一个结论,或者做出自己的判断时,我们要使用寻(找结论)-询(问理由)两步骤:

【细化行动步骤】

第一步:寻找对方的观点是什么?他的结论是什么?

第二步:用询问的方法问一问为什么对方持有这样的观点。这时你可以问这样一句话--请问你何出此言?

刚才在我们的游戏中认为是笔的小伙伴们,你们要怎么运用这两步骤从而拒绝盲从盲信呢?

第一寻找结论,这个结论显而易见“这是一支笔”。但是这样就相信是不是很不踏实?觉得不靠谱?

下面进行第二步:询问理由---何出此言?问一问为什么你说这是一支笔?当小伙伴们在进行寻询两步骤的时候,其实就是在使用批判性思维对纷繁的信息进行过滤,从而去伪纯真。

我的老爸在被糖尿病特效药洗脑,心动买药以前要如何使用批判性思维的寻询两步骤呢?第一步:寻找出广告要告诉他的结论-这是一种特效药;第二步:询问理由:为什么说这是一种特效药?广告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呢?仅仅因为是专家告诉我们的吗?是所谓的群众演员说的临床效果吗?治愈率高达90%的特效药,数据是从哪里来?10%没有效果的会不会是我呢?六个月无效退款如何保证呢?老爸这么一寻二询两步骤下来,这个特效药还能打动他吗?所谓的特效药经过寻询两步骤已经被剥下了迷人的外衣。对于这样的广告老爸肯定是要说NO的!

【不那么做的坏处】

所以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不问理由,盲目的相信别人告诉我们的结论,就会成为信息的被动接受者,成为一个人云亦云的傻瓜。尤其如果在涉及金钱交易,人身安全之类的场合盲从盲信的危害极大,可能会导致人财两空的恶果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显像提问】接下来请小伙伴们回忆下,在过去的一周里你们工作生活中是否有不问原因就盲从盲信的例子?比如你的亲戚给你推荐一个吃饭的好去处,你不问推荐理由,当即邀请了一群吃货去分享,吃过之后发现不过如此,吃货们也对你推荐眼光大打折扣。再比如你读到朋友圈里大家争相转发的一篇文章,你不假思索也转发。第二天有人告诉你这是假的。

【指令】现在给小伙伴们2分钟时间,你们只要想到那个场景就好了。

 

现在给小伙伴们2分钟时间,你们只要想到那个场景就好了。

 小伙伴们来分享他的经历。 

熊老师说起买衣服的经历。上周她一个人去逛街买衣服,途经一家小店,随意的浏览,但是店员的推销很强啊,说他们的衣服是工厂店的订制货,非常有特色,可不是随便可以买到的,熊老师就心动了立刻买下了他们的裤子。结果走出这家店发现所谓的工厂订制裤子随便在哪个小店都能买到。

一名小伙伴说起她看的一篇报道,题目是医生救人反而被告。小伙伴非常有正义感,为医生愤愤不平,随即转载了这篇文章为医生喊冤。结果发现随后更详细的文章诉说了医生救人时一些令人不齿的做法。

 A1+【给出清晰指令】

刚才有几位小伙伴们说出了自己不假思索,不问理由盲从盲信的场景,现在请大家一起想想,如果当时我们能运用今天所学寻询两步骤,我们该怎么做?小伙伴们可以用自己以往失败的例子来用以加工,用寻找结论-询问理由来拒绝盲从盲信。然后小伙伴们在小组内分享一下,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最后再请1个小伙伴来分享。

熊老师说她要用第一寻找结论:这是一件非常有特色的工厂货,不是随便可以买到的。第二询问理由:为什么说这是一件非常有特色的工厂货?它真的那么特别吗?其他的店里都买不到吗?还可以货比三家呀!


 看来小伙伴们已经学会了在这个热点的时代,运用我们刚才拆页的方法,积极主动思考,通过寻询两步骤来拒绝盲从盲信。既然理由是批判性思维中核心的部分,我们要如何找到那些支持结论的理由达到去伪存真呢?接下来,请小伙伴们看拆页二。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学习目标2:学习者能够通过本次的RIA训练后可以通过找结论-问理由-做判断三步骤进行批判性思维,从而去伪存真。 


【R】片段二: 让理由和结论一目了然

有很多推理文章篇幅冗长、结构松散。有时候一整套理由只用来支撑一个结论,而这个结论又用于支撑另一个结论的主要理由。理由可能会由其他理由支撑。在比较复杂的论证中,当你试图客观评论自己阅读的东西时,常常很难将论证的结构在脑海里清晰地展现出来。为了克服这一难题,请尝试建立你自己的组织方式将理由和结论分开,使其自成一套逻辑系统。我们已经提到过许多技巧,使你可以用来建立一幅清晰可辨的推理结构示意图。如果你有更好的技巧,请务必要加以利用。重要的是,当你打算评价它的时候,一定要让理由和结论变得目了然。

以下文为例:
公共游泳池有可能成为威胁健康的公害。很多公共游泳池并不能严格遵守卫生法,因此为水生细菌的感染提供了空间。研究表明60%的公共泳池都不能保证水里的氯含量达到正常水平优任由游泳者感染疾病。很多游泳者在使用公共泳池以后就开始患病
找到这篇文章中的理由并有效组织它们的一些线索 

 1)圈出指示词。

 2)用不同颜色的笔标出理由和结论或者在理由下面画线,用彩笔给结论做标记。

 3)在页边给理由和结论编上序号。 

 4)读完长篇大论后,在文章结尾处按顺序列出所有理由。 

一旦你找到理由以后,在进一步深入阅读或聆听时你需要一遍又一遍地重温这些理由。结论站不站得住脚主要取决于理由的扎实与否。薄弱的理由必然导致薄弱的推论。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刚才我们讲了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要通过寻询两步骤来帮助我们积极思考,拆页二以文章为例告诉如何找出可能存在的种种理由并掂量它们的分量,看这些理由是否能支持我们知道的结论。结论-理由-判断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论证。这个框架就像是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让我们能够斩妖除魔,去伪存真。要如何练就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呢? 

用以下三步就能练就一双火眼金睛: 

找结论-问理由-做判断 

首先找出文章中的结论,我们用拆页中给出的例子。片段中的结论是“游泳池是一个健康的隐患”。 

接着追问理由,我们将原文片段中的步骤简化成1圈2画3列 

1圈 也就是圈出指示词,其实这些都是大家非常熟悉词语,比如:由于/因为这个原因/鉴于/由以下材料支撑/研究显示/第一第二第三。这些提示词,能帮助我们快速找到那些显而易见的原因。
片段中的案例的指示词是“研究表明” 

2画 把理由和结论用不同的方法画出,比如结论用波浪线,理由用直线画出并编上序号。
3列 在文章末尾处按顺序列出所有理由。

列出所有的理由
(1)60%公共游泳池的水不能维持正常的含氯水平
(2)很多人使用公共游泳池以后生病了 

问了理由后我们要开始进行判断,判断理由是否能支撑结论。

我们可以问自己以下两个问题: 

1) 理由是真实的吗?是否与客观事实相吻合?如果一个理由存在谬误,那么它会被排除在外,不予考虑。 

2) 理由应当是相关的,充足的吗?理由应该与结论相关,而且理由应该足以支持结论。如果理由与结论无关,则不需要考虑该理由;虽然理由是相关的,但是如果理由并不足以推出结论,则需要缩小结论的适用范围。
我们用自己的话来复述一遍前因后果:为什么作者宣称公共游泳池存在健康隐患?

结论有两个理由来证明:一个调查结论和一个很多人使用游泳池之后开始生病的断言。理由一真实吗?是的,真实所以我们打√。理由二与结论相关吗?相关但是好像理由不充分,有些人生病的原因可能与游泳池无关,游泳后生病可能是个巧合。
小伙伴们,对我们已知的结论,不管结论正确与否,不管谁告诉我们的,我们都需要问问为什么?理由是哪些,这些理由能否支持这个结论或者观点?  

【预防异议】

  1. 有人会说哇,看个文章都那么费劲,这种结论-理由-判断的框架虽然听起来似乎很难,很抽象,但其实它的操作很简单,每个人都可以轻易上手,只要多问为什么,多找理由,我们就能习惯使用这种思维方法。当然如果只是纯娱乐的阅读,只是为了放松,也可以不用这个框架。

  2. 批判性思维也远不是结论-理由-判断,今天我们提到的只是其中的一种,有兴趣的小伙伴们可还可以从推理,价值观假设等其他方面锻炼思维。

  3. 拆页二是以文章为例,告诉我们如何寻找理由,并且积极思考理由是否和结论匹配。但是文章中的找结论-问理由-做判断的方法完全可以应用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演讲,日常交流,宣传推销等等场景中去。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小伙伴们,刚刚我们学习了运用找结论-问理由-做判断的方法进行批判性思维,从而去伪存真。那么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实践演练。运用片段二的方法:找结论-问理由-做判断。我们先写出论题,然后写出结论和理由,把理由排好顺序,以方便自己进行判断,在做出判断以前,我们要问自己:理由是真实的吗?理由是相关的吗? 

【给出具体的场景】 

小伙伴们,请注意听场景,现在是8月30号的上午十一点半,今天孩子新学期报道,你是孩子的妈妈或爸爸,在学校门口等孩子放学,这时一个身穿足球运动服课程顾问递给你这样一张广告纸(发广告纸)。你站在学校门口阅读有足球的这页。
请小伙伴们通过找结论-问理由-做判断的步骤在小组内进行演练,时间大约是5分钟, 5分钟后,我们每组邀请一位小伙伴按照这三个步骤进行演练。(提醒小伙伴们可以按步骤进行)IMG_3608(20171016-233658).jpg 

学习者分享

找结论:行动起来加入足球俱乐部(这是第一步)

问理由:60%以上的学生居住环境不具备体育运动的条件,学生打发时间的方式是上网聊天打游戏,出去运动的不足30%,很多疾病发病率年龄提前就是因为缺少运动

做判断:虽然居住环境有些不具备体育运动的条件,但是可以选择适合的运动比如跳绳,

学生爱做的事情也不是上述的那些还有很多其他事情可以做。学生出去运动的不足30%的数据依据是什么?疾病年龄的提前就是缺少运动造成的吗?(所以,你做出的判断是不会加入足球俱乐部对吗?

 

【回应】

1)小伙伴们,按照我们的步骤操作是不是很简单呀?

2) 你觉得很简单是吗,因为你已经在不知觉的运用到我们的拆页的方法了 

3)你刚才说的是你找出的理由/结论是吗?

A2分步催化:

感谢刚刚小伙伴的分享,她们很好的运用了找结论-问理由-做判断这三步,这是太棒啦。谢谢! 

【分步催化 指向未来的显像提问法】 

请大家设想下,在未来一周的工作生活中,我们有可以运用到找结论-问理由-做判断的情境吗?比如:销售员给你推销他们的产品,商场让你心动不已的买赠活动?教育孩子等等方面,有相应的场景吗?请小伙伴们思考并想出具体情境后,请加工出一个具体的例子,说明今后你要如何使用找结论-问理由-做判断的步骤进行批判性思维,从而去伪存真。请在小组内分享你的应用(大约5分钟)。 

学习者分享:
小伙伴分享了有朋友要求她转发朋友圈做广告卖产品的事情,她的决定是不帮朋友转发朋友圈,理由是该朋友的产品质量不能得到保证,产品尽管有小样诱惑,但是据她所知,这个朋友代购并不是一手代购,质量并不能得到保证,而且朋友圈里的转发就表明了她支持认可的态度,因而她选择谨慎的转发。

好理由是批判性思维中最关键的词语。每当别人说出一个结论,或者自己有一个结论时,我们就需要对方或者自己给出支持这个结论的理由。通过这样的批判性思维能帮助我们去伪存真,擦亮眼睛看世界!我今天的拆书就到这里,谢谢小伙伴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