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我的工作是一名IT行业经理,曾经的最爱是写程序。不过因为拆书帮,现在我移情别恋了,读书拆书成为了我的最爱。同时发我发现这两个爱好是可以共通的,就是都可以很烧脑,继续给大家带来《跃迁》。
【学习目标】:在陌生人关系中,能够掌握方法,摆脱非输即赢,达到双赢的局面。
【F】:今天给大家拆的是《跃迁》。跃迁这个词最近在我身边特别热,意思是跨越式、突变式的成长。作者古典老师是生涯发展方面的明星,是个人成长领域的顶尖高手,成长的关键是思维上的提升,这是本介绍成长思维的书。
【A】:这本书和其他成长类书籍相比,内容很难,但却出奇的好读,我觉得是一本披着畅销书外壳的硬科学书。很难,是因为硬科学一般都是有一定理解强度,但古典老师是讲故事的高手,文字流畅,案例丰富,既好看,又有用,这是本书独有的魅力。
【B】:先来几个问题,高手的关注点是什么,为什么努力学习但没有收获,如何能平衡自我和他人的关系,大家平时有没有这样的疑问。全书一共覆盖了七个核心问题,提供了八个高手工具箱,二十四个方法,上面这些问题都有提及,如果你在考虑自我提升的问题,这本书一定能帮到你。
《跃迁》P297-298
TFT策略
1980年,密歇根大学美国政治科学教授阿克塞尔罗德设立了一个大赛,他邀请一群博弈论学者每人设计一个程序,来玩一场200轮的"多重囚徒困境"游戏,看最后什么策略会胜出。
最后获得最高分的是一个最简单的程序。这个程序由苏联裔计算机科学家阿纳托尔·拉波彼特编写,名叫"Tit for Tat" (意为”以牙还牙",以下简称TFT)。
这个结果引来了各界极大的兴趣,于是更大规模的第二轮游戏开始,这一次,6个国家的62个团队参赛,很多是计算机爱好者,还有进化论博士、计算机科学家。游戏的规则也有所升级,不再是200轮,而是以200为公约数的随机数字,防止大家在最后一轮作弊。毕竟,人生也一样,谁知道这是不是最后一回见呢?
神奇的是,最后胜利的依然足最简单的TFT,而且依然赢了一大截。
TFT到底使用了什么策略?
它的策略简单到你无法相信,就两条:
第一步,合作;
第二步,重复对手的行动一一你合作我合作,你背叛我背叛。
什么是非输即赢,让我们先从一个例子开始:
我想不管是不是为人父母,一定有一个让大家听过,但深恶痛绝的理论叫“起跑线理论”
在家长面前常常有两个按钮,有一绿一红两个按钮,绿色按钮是孩子喜欢的自己想做的,红色是那些填鸭的,让孩子跑的更快,但会引发过度竞争东西。
我们其实都知道让孩子自由快乐的成长很重要,但你会怎么选,很遗憾我选了红按钮,因为我怕别的孩子早跑,怕可能会输
为什么仅仅是因为一种可能性,我们就要选择红色按钮呢,到底有什么好怕的,人和人之间的信任就这么脆弱么。非常遗憾,红色按钮是种理性选择,
但这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这是一种非输即赢条件下的困境。
要破解这个困境
先分析下,困境发生的条件是什么,有两个:
1、关系很陌生
2、更重要的,我们不能输
我们是不能输,但是不代表对方一定要输,现实中,还有另一个可能是双方都赢。这是走出困境的钥匙。
这看起来很美,但陌生人之间哪有这么容易双赢,这又不是一厢情愿嘛。
让我们再换个视角,社会中长期关系才是常态,如果我们用时间来克服陌生关系呢,当双方的关系是长期的,是不是可能实现双赢?
方法:
这个问题很复杂,但幸好科学家们通过大量的研究给出了答案,只要我们使用一个策略,不但双赢是可能的,而且效果惊人的好,不但效果惊人的好,而且操作惊人的简单。
看到这里,我不由得感叹造物主的伟大,这个策略就是TFT(一报还一报)策略。
【细化行动步骤】
原文中对TFT策略描述的比较学术,我转换成了三个比较可操作的步骤,这三个步骤是可以根据当时的局面,任选一个开始,循环使用
1、本性善良,开始时选择合作,要释放长期合作的意愿,不会主动背叛
2、对不合作行为予以回击,当对方出现不合作行为,一定要实施报复
3、以合作回应合作,如果对方调整自己重新回到合作轨道上来,善意积极进行回应
举例
我举个例子说明下:
我家比较偏远,就近的就一家水果店,因为水果是刚需嘛,所以要经常去买,我是一个水果盲,不太会挑,但希望能一直买到好水果,怎么做呢
第一步,我一般会讲,"老板今天给挑个好点的,好的话我们下次还会来",建立长期的预期,当然我要信守承诺
如果我拿到的是一个坏水果,我不会忍气吞声,会去找老板去理论,这里可以用点话术,要求获得些赔偿,让老板有所损失。
如果老板赔礼道歉,并且又给了我好水果,那我就可以重复第一步,重新给老板个长期的预期,并且继续合作下去
这是正常的情况,如果已经陷入了困境,可以使用2、3、1的顺序来解决。
实际使用TFT的过程中,有三个点是需要注意的。
第一,所谓陌生人关系,并不仅指两个人完全不认识,实验中当然是完全不认识的状态,现实中只要互相缺乏信任基础就可以。
第二,对不合作行为予以回击,并不是简单的镜像反应,别人打你就打回去,并不需要去激发矛盾
比如:孩子间打架是常见的事,如果别人家孩子打了你家的孩子,你会教孩子如何回应,我听到最棒的一个是,做一个练习,非常有气势的向对方吼叫“不可以”。
此外,最为常见的对抗场景,背后是小聪明和嫉妒。
第三,合作回应合作,也是需要勇气的。
回到起跑线理论上去,如果我们已经在困境中了,如果有其他家长行动了起来,呼吁大家不要过度竞争,按照TFT策略,我们应该积极响应,去行动,这需要勇气。
小结
如果有小伙伴对实验的过程感兴趣,我在笔记里进行了完整的复盘,作为扩展阅读。
最后,在回顾下,我们的目标是,即使在陌生人关系中,也能摆脱非输即赢的困境,用双赢收获信任。
从非输即赢到双赢,当中有一个巨大的鸿沟,通过学习,我们能够运用TFT策略跨越过去。
接下来,我设定了一个场景,我来说明一下:
小明经常去他家楼下的拉面店吃拉面,他特别喜欢这家店的口味。但是有一天吃拉面的时候,发现明显有偷工减料,面条的劲道不够,肉也比原来少
如果你就是当事人小明,你会如何使用刚才学习到的TFT策略的步骤,和老板沟通,目标是达成双赢?
给大家2分钟时间思考一下,想好后请大家在组内进行讨论,并把具体的解决方案写出来,给大家5分钟时间。之后我会请1-2组小伙伴分享下。
【学员演练 花满蹊(小明)涓涓(老板)】
小明:老板,你这个面有问题 ! 我老来吃,今天都没有什么劲道,而且肉也这么少,我最爱吃肉了
老板:今天我们是想尝试下新产品,没问题的
小明:老板你忽悠不了我 ! 我没有要新产品,我就是想要吃原来的口味
老板:好的,没问题,我来给你换原来的口味
小明:你以后继续做的这么好,我会继续来,还会邀请我的朋友来
老板:非常感谢,欢迎下次再来
【反馈】
场景设定中已经出现了不合作的情况,所以我们可以采用2、3、1的顺序来应用方法。
这个局面如果处理不好,双方合作可能就此结束
首先,小明选择向老板指出问题,予以回击,老板继续耍小聪明,小明就继续对抗
其次,当老板选择了合作,小明进行积极善意的回应
最后,小明给出了『继续来』『邀请朋友来』这样的长期预期
双方达到成了长期合作的双赢。
结语:请大家注意一点,TFT策略,这不是观念,这是科学,被科学验证的结论。请大家勇敢去使用,勇敢的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