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成成,一名工作多年的社会工作者,也是一个刚入门的新手拆书家,今天拆解的级别是1-2,拆解的书是这本,《把每一天当做梦想的练习》,作者王鹏程是一名培训师,并且是中英文双语授课的培训师。这本书可以说是一部职场成功人士的奋斗史,书中不仅有故事,有知识,更有技术和方法。不论是即将踏上社会的学生还是工作多年的职场人士都能从这本书当中学到非常实用的并且是可以掌握的知识和技巧。现在就请大家阅读一下手中的原文片段,这个片段是关于思维模式决定正确行为的,读完的小伙伴抬头示意我一下。
当我们面对事件或者选择的时候,审视一下自己的思维模式(别忘了我们有四大天赋之一的自我意识,可以抽离出来反观自己的想法),问自己两个问题:
1.我这样想和随后要采取的行为,符合普世的、放之四海皆准的原则吗?比如正直、诚信、善良、公平。
2.我这样想和随后要采取的行动,有助于实现我要的结果吗?这个结果可以包括工作绩效、良性的人际关系和生命整体的平衡。
如果两个答案都是肯定的,Just do it,你肯定是对的。
那在正式拆解之前,我先给大家解释一下什么是思维模式。
思维模式是指我们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和我们生活中遇到的事物,内容主要涉及价值观、信念和态度。思维模式是我们行为背后深藏的原因。
通俗一点来说,就是有什么样的思维就决定了有什么样的行动,如果把思维模式比喻成一颗种子的话,那行为就是果实,种下什么样的种子就会结出什么样的果实。而每个人的思维模式,受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会影响和自身经历等多种因素的协同作用,会有很大不同。
比如买楼,有人觉得8楼好,8就是发嘛。而有人说宁可买7楼也不买8楼,七上八下啊。
所以说思维模式不同,直接导致我们行为的不同。
再比如说我们在大街上看到乞讨的人,有人会觉得是骗子,不要说给他施舍,看到他就会觉得讨厌,而有人则不这样认为,他会觉得要么是真的就是可怜人,要么哪怕是骗子,也是不得已才做了这个职业,从而会或多或少的给一些钱。
还有社会上炒的比较火的“扶老人”事件,是吧,有的人会选择扶,有的人怕被骗会选择不扶。
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的很多类似的问题,都是可这样做,也可那样做,或者我们自己会认为不管是这样还是那样都是合理的,没有一个标准答案。
那当我们犹豫,不知道如何选择如何做的时候,我们不防问自己下面这两个问题,从而做出正确的行为和决定: 第一个问题就是:我的想法和做法是否符合放之四海皆准的原则?比如正义,比如善良,比如公平。第二个问题就是.我行动之后的结果是我想要的吗?如果这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的,那么我们的想法和行为就都不会错。举一个我自己的小例子,就是上周二,也就是我正在准备这次拆书的那天,因为正符合这个片段,我印象比较深刻,晚饭过后,我和先生下楼锻炼,顺便扔垃圾,刚出家门,就看到隔壁邻居家门口放着一大袋垃圾,很明显也是准备拿到楼下扔的。我看了一眼,边走边说:要不要帮他家扔了。其实一边说着就已经走了一半楼梯了,先生就说:不早说,都下来了,算了。于是就真的算了。通过学习了这个片段呢,我们再来分析一下,看看是帮他们扔对还是不帮他们家扔更正确。还记得那个思维模式吧,两个问题,1.原则是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2.结果是不是我想要的?
好,针对第一个问题,我要帮他们家扔肯定是本着“助人为乐”的原则,对吧?“助人为乐”是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原则?
很显然是。
那结果是不是我想要的呢?
我家和他家是邻居也是先生原来的同事,更是朋友,我肯定是期待和他家的关系越处越好。而我帮他家扔垃圾的结果只能是让他家和我们相处的更加融洽,对吧,不可能说我帮他扔垃圾他反而生气了,是吧?
好,那原则是正确的,结果也正是我想要的,所以这件事这样处理是绝对正确的。
那下次再遇到这种情况不用犹豫了,直接就帮他家扔了。
好了,以上就是我运用这个思维模式分析问题而做出相应行为的一个过程。
最后,关于这个思维模式有些适用范围:
一般不适用于我们常识性的事件,我们一看就知道对错的事就没必要去套用这个模式。只适用于在日常看来相对的两种做法都比较合理而无法判断哪一个做法更准确的时候。
A1:
下面呢,给大家分一下组,这样面对面的4个人一组。请大家在小组内各自分享一个过往经验,自己在生活中遇到过的这种貌似这样做也合理,那样做也正确的事情,自己又是如何处理的。注意只需要分享出经历的某件事和当时是什么做的就可以啦。给大家四分钟时间。
下面,哪一个小组的伙伴可以给大家分享一下呢?
分享记录:
宝仲分享开车时候如果有行人在前面挡路,有些人会鸣笛,有些人会跟在行人后面等行人过去再走,他感觉鸣笛有可能会有把行人吓一跳,所以自己选择打双闪提示。
A2:
谢谢刚才小伙伴的分享,请大家再想一想,接下来一段时间,会发生什么让你犹豫不决的事情?会发生哪些看起来可以做,也可以不做,貌似都不算错的事情?或者是日常来看可以这样做或者那样做都觉得合理的事情?并且运用今天学到的思维模式分析,你决定如何做?比如看到两个小黄车,一个锁着,一个没锁的,自己要选哪个骑呢?现在请把具体事情,具体时间,分析步骤和最后的决定写在便签上。
学习者案例记录:
杨硕分享周一下班后经常纠结是和朋友一起去聚餐还是来拆书帮参加活动,两者都符合原文片段中的第一个问题,都不违反原则,但来拆书帮参加活动的结果是提升自己,这个才是自己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