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各位小伙伴们,大家晚上好!
你们都是读书爱好者,所以你们肯定也关心怎样把读到的知识变成自己的能力。我和大家一样,也喜欢读书。
刚开始读书效果还不错,但后来,效果就越来越不明显了。
我就非常纳闷:这究竟是为什么呢?那就是我没有输出,只有输入,书读完就真的完了。
所以我从15年开始组织线下拆书活动,也就是我们正在做的事。
我期待能和大家一起拆书,一起练极,到年底成长为三级拆书家。
我是烟台筹备分舵召集人,冯冠军。
“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 拆书和其他读书方法的最大不同是什么呢?那就是,这种方法不是以一本书的知识体系为中心,而是以读者自己要解决的问题为中心。 也就是说,拆书提醒我们读书的真正价值不在于是否读完,而在于你运用书中的知识实际解决了你的问题。
拆书帮是什么?拆书帮是拆书爱好者的一个公益性社群自组织,由各地拆书帮分舵组成。它的使命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不仅仅是把书读完,而是把书中的知识用在自己的生活中,并助其成长为拆书家。
有些人会在上午写作,而我会选一天中的任何时间写作。对我来说,写作已经变成一种生活习惯了。你知道我现在遇到什么情况了吗?我正在看电视,突然产生了一种想要写作的强烈冲动(一件很棒也很怪的事)。但我在和别人一起看电视的时候,就不会有这种冲动,因为场景不同。
你会发现,这对改正坏习惯,也有一些积极的影响,坏习惯一旦缺乏约束就会随意发展,占据你生活的各个角落。你可能有98个抽烟的依据,53个开视频的依据,还有194个在网上闲逛的依据。让你的好习惯像这样疯狂发展,也是有可能的,就像植物为了营养竞争一样,你的好习惯能把坏习惯挤出你的生活。看,现在对我来说,写作在与看电视竞争,有具体依据的习惯实现的可能性,会小一些,因为他们被一个依据固定,别误解我的意思,它们能变得非常强大,但如果它们不能和坏习惯共用一个依据,就无法起到瓦解坏习惯的作用。
(《微习惯》P95)
或许你已经注意到,一个人往往养成坏习惯容易但养成好习惯却很难。为什么呢?相信这个片断给了你答案。
答案就是,因为人往往用一百个依据去做坏习惯的事,却只用一个依据来养成好习惯。
所以,为了养成好习惯,我们也要为它寻找多个依据。
假设你要养成每天记英语单词的习惯,那么养成这个习惯的依据就没有必要只有一个:早晨6:00起床学习半小时。
上下班的路上,排队、等人、开会甚至上个洗手间等都完全可以用来做为你记单词的依据。
而且好习惯的依据多的话,还有助于戒除坏习惯。你把排队、等人的时间用来记单词了,自然也就没法刷朋友圈了。
所以为了养成习惯,你要为它寻找多个依据。
A1
自己的坏习惯很多,喝酒就是一直想戒除的坏习惯之一。因为喝酒给自己造成很多麻烦和痛苦,比如和家人吵架、在单位喝醉酒出洋相,让自己比较尴尬。
同时,喝酒让脑子不清醒,也就减少了自己读书与写作等做正事的时间。
为了戒酒,自己想了很多办法,但却始终没有戒掉。
什么原因呢?现在终于知道问题出哪了。
自己喝酒的依据非常多。
心情好时喝,心情不好时也喝;独处时喝,和朋友相处时也喝;坐着喝,躺着也能喝;有菜时喝,没菜时也喝……当你有一百个喝酒的依据,戒酒之难也就可想而知了。
A2
自己要养成每周完成一篇写作的习惯,为此,要寻找多个写作依据。
晨起写作1小时是依据之一。
排队、等人、开会、心情好时、心情差时、有灵感时、没灵感时等也是写作的依据。
或者一句话,凡是能玩手机的依据就是我写作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