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各位小伙伴们,大家晚上好!
你们都是读书爱好者,所以你们肯定也关心怎样把读到的知识变成自己的能力。我和大家一样,也喜欢读书。
刚开始读书效果还不错,但后来,效果就越来越不明显了。
我就非常纳闷:这究竟是为什么呢?经过各种分析和思考之后,我终于找到答案了:那就是我没有输出,只有输入,书读完就真的完了。
所以我从15开年做了两个改变:一是少读书多写作。二是组织线下拆书活动,也就是我们正在做的事。
我期待能和大家一起拆书,一起练极,到年底成长为三级拆书家。
我是拆书帮烟台筹备分舵召集人,冯冠军。
有些人会在上午写作,而我会选一天中的任何时间写作。对我来说,写作已经变成一种生活习惯了。你知道我现在遇到什么情况了吗?我正在看电视,突然产生了一种想要写作的强烈冲动(一件很棒也很怪的事)。但我在和别人一起看电视的时候,就不会有这种冲动,因为场景不同。
你会发现,这对改正坏习惯,也有一些积极的影响,坏习惯一旦缺乏约束就会随意发展,占据你生活的各个角落。你可能有98个抽烟的依据,53个开视频的依据,还有194个在网上闲逛的依据。让你的好习惯像这样疯狂发展,也是有可能的,就像植物为了营养竞争一样,你的好习惯能把坏习惯挤出你的生活。看,现在对我来说,写作在与看电视竞争,有具体依据的习惯实现的可能性,会小一些,因为他们被一个依据固定,别误解我的意思,它们能变得非常强大,但如果它们不能和坏习惯共用一个依据,就无法起到瓦解坏习惯的作用。
(《微习惯》P95)
或许你已经注意到,一个人往往养成坏习惯容易但养成好习惯却很难。为什么呢?相信这个片断给了你答案。
答案就是,因为人往往用一百个依据去养成坏习惯,而却只用一个依据来养成好习惯。
比如,玩手机的依据就非常多,可以说随时随地,但记英语单词呢,可能每天只有一次机会。
所以,为了养成好习惯,我们也要为它寻找多个依据。
举个例子。假设你要养成每天记英语单词的习惯,那么养成这个习惯的依据就没有必要只有一个:早晨6:30起床学习半小时。
上下班的路上,排队、等人、开会甚至上个洗手间等都完全可以用来做为你记单词的依据。
而且用于好习惯的依据多了的话,还有助于减少坏习惯。你把排队、等人的时间用来记单词了,自然也就没法玩手机了。
所以为了养成习惯,要增加它的依据。这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A1
喝酒我一直想戒掉,因为喝酒本身就会占用大量读书写作等做正事的时间。
酒后言行很难得体,这让自己很难堪,我给大家举个去年五月份我喝酒失态的例子
去年五月份,单位组织到栖霞英灵山烈士陵园参观,中午在十八盘吃饭。结果喝多了,把我们单位的一位领导赶到走了,赶到另一个房间,这样自己可能喝的更自在些。
喝完还一直对同事说抗日神剧的台词,像同志们撤,我掩护什么的。
这让自己很尴尬,同时也会给领导和同事的影响,对自己工作产生负面的影响。
为了戒酒,自己想了很多办法,但却始终没有戒掉。
通过这个片断我也知道我为什么很难戒掉喝酒了,那就是自己喝酒的依据非常多,可以说是随时随地。
上午、中午、晚上都能喝;心情好时喝,心情不好时也喝;独处时喝,和朋友相处时也喝;坐着喝,躺着也能喝;有菜时喝,没菜时也喝……
喝酒的依据这么多,自然很难戒掉。
A2
自己要养成每周写一篇文章的习惯,就可以用增加写作依据的方法来养成。
原来的写作依据只有一个,在家里早起写作一小时。
其实,还可以增加很多写作依据。
时间:除了早晨,上午,下午,晚上都可以写。
地点:除了家里,排队、等人、开会、办公室等都可以写。
方式:除了在家里用pad写之外,外出可以直接用手机写。半小时以内,就主要写在锤子便签里,写读书卡片,更长时间可以直接用wps写文章。
写作依据多了,不但可以增加写作时间,还压缩了玩手机的时间,甚至顺便减少了喝酒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