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晚上好,感谢大家今天一起来现场学习。我叫徐雪艳,用我们拆书帮的三个标签法介绍我自己,标签一,互联网产品经理,来厦门有十二年了,一直在一家公司做产品经理;标签二,国际注册会计师,这是我的过去,是我用来缅怀过去的标签; 标签三,改变,这是我的未来,我想要让自己站在更大的舞台上去正向影响别人,所以我来这里学习。
今天我要完成的是TF2-2。 为方便一会儿的讨论,我们先分一下组。
今天的学习片断来自《细节》这本书。
F特征:《细节》是关于如何提升影响力的一本书,讲的是如何用经济高效又符合伦理的方法来影响和说服他人。
A 优势: 本书作者之一罗伯特.西奥迪尼,也是《影响力》一书的作者。这本书在2016年1月第一次出版,与时俱进,讲述50多条崭新的说服策略,其中绝大多数都来自过去这几年间社会心理学,行为经济学,说服科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
B 利益: 如果你读过《影响力》一书,你一定知道“互惠原理”是怎样影响人们的日常行为。如果你想知道如何更好地利用”互惠原理“,使自己更成功;如果你乐于助人却发现助人太多,牺牲了自己的时间,降低了自己的生产力,想要找到解决办法;如果你想知道怎样可以更好地在帮助别人的时候,除了相信和期望自己终有一天也会得到别人的帮助,有什么技巧可以更好地催化互助的出现,那跟我一起读一下今天的片断吧。今天的主题来自于《细节》一书的“如何为互助留出余地”。
摘自《细节》P177-178,请大家阅读原文,两分钟时间,读完的小伙伴请举手示意我。
我们该从中汲取什么经经验教训?如果在工作中做一个豪爽大方的给予者能够为我们赢得较高的社会地位,却同时也削弱了我们做分内工作的生产能力,我们应该怎么做才好?弗林的另一项研究给出了确定的答案。这项研究发现了一个不起眼的指标,却能够同时增强助人者的社会地位和生产力。这个指标不是帮忙的次数,而是“互助”的次数。先是为对方提供有益的帮助,然后得到对方回报过来的有益帮助,这会把给予的良好效益放大到最大程度--不但他们自己受益,有份参与的每个人都能受益,因为给予者的地位提高了,生产力也提高了。请记住,这个结果与互惠原理是高度一致的,互惠原理对所有成功的群体来说都至关重要,因为它促进 互助互利的行为。
这些成果给了我们明确的启示。首先,我们应该大方主动地在工作中帮助他人。要注意,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你要第一个行动。第一个出手相助会激活互惠原理,并因此增加未来的互助次数--对于职场中的共同成功,这个因素至关重要。
第二,要把你提供的帮助或有价值的信息做个定位,把日后对方可以全力回报你的可能性凸显出来。这就需要我们把平素的反应,也就是听到对方感谢我们时,我们所说的话,做个微小却重要的调整。这个调整能为你的未来合作和影响行为带来惊人的巨变。以下就是我们推荐的三种应答方式,用它们来回应对方对你的感谢:
1、“能帮上你的忙我很高兴,因为我知道,当一个人需要帮忙的时候 ,别人的一双援手是多么有价值。”
2、“不客气。同事之间理当如此。”
3、 “没关系。因为我知道,如果需要帮助的是我,你也会这么做的。”
总结一下,想要从职场中的给予行为中得到最大的益处,关键的做法就是“为互助留出余地”,这需要两个很小却至关重要的步骤:率先提供帮助、信息或服务;一定要在回应对方时,明确地为你提供的帮助定位--这是一个自然的、平等的互惠行为,这样你就为日后的互助留出了机会。
【学习主题】
如何在帮助他人时巧妙地激活互惠原理,增加互助的可能
【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更好地认识帮助别人的好处,并且在收到别人的感谢时更好地回应,给自己的乐于助人做出定位,为互助留出余地,让自己更成功。
(What)这个片断介绍的内容是非常鼓舞人心的,它讲的知识点是对互惠原理的一个增强。它告诉我们,善于利用互惠原理,对成功至关重要。职场中我们应该大方主动地帮助别人,并且在回应对方时把你提供的帮助做个定位,这有利于激活互惠原理,增加未来互助的可能和次数。
(Why)组织心理学研究表明,帮助别人可以收获很多好处,比如社会地位上升,收获好人品,好人缘。但是,一味的付出,会影响助人者的生产力。同样的组织心理学研究表明,从个人生产力的8个指标看,最乐于助人的那些员工的生产力明显比不上其他同事。所以,为了让助人形成良性循环,应该巧妙地激活互惠原理,助人也得到别人的帮助。
(How)那怎么做才能更好地激活互惠原理呢?这个片断告诉我们,关键是要为互助留出余地。两个至关重要的步骤: 一,率先提供帮助 二,在回应对方的感谢时,明确地为你提供的帮助做出定位, 也就是为自己的行为作出界定,将它拔高为助人的境界并清晰地表达出来让对方明白。片断中给出了三个如何回应的建议。我举个我们拆书帮的例子,拆书帮是一个公益性青年自组织,每一位长老都在奉献,每一位成员也是互助的关系。这充分体现了“率先提供帮助”的精神。这种对别人不吝赐教的精神如果在一次次的互相回应中给出定位,会帮助这种公益精神的传播。我们每一个人乐于率先对别人伸出援手,别人感谢我们的时候,可以这么回应以作出定位:能帮助你我很高兴,这是拆书帮的互助精神,我相信你也会对别人施与援手的。
(边界)互惠原理很多人都明白,但是这个为互助留出余地的技巧却可能很多人没有注意到。我认为只要是提供帮助的行为都用得上,适用性非常广,不仅仅是职场上的。当然了,可能婚姻关系,亲人关系中是不求回报的,可以不用。
(异议预防)你可能会说,这样是不是会显得虚伪,不是说做好事不留名吗?我认为做好事是应该适当留名的,如果是为了正能量的传播,为什么不留名呢?你也可能会说,我就算做了定位,也不一定能从对方得到回报。这确实有可能,一个是回报的时间问题,可能是遥远的将来。也有可能你的能力远超对方,你就权当是做对方的贵人,不求他给你回报,但是这样的定位同样能点醒对方,或许,他可以去回馈给需要他帮助的人,也是一个正向的传递。
【A2】 催化应用 (分步催化1)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请大家跟着我设想一下,你在什么情境下比较可能对别人伸出援手。工作中为同事提供帮助?业余的学习组织里帮助小伙伴学习?育儿方面为新手爸妈们提供建议?朋友间两肋插刀?或者其它情境。请大家思考一下,想出自己的一个情境。 学习者案例记录:
情境1:学习者,鹏华
鹏华:在我的工作中,有时候会看到一些同事感到迷茫或者无助的时候,我会主动问他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助
拆书家:好的,所以是工作中为同事提供帮助的情景?
鹏华:对
情境2:学习者,小白
小白:我也是一样的工作中为同事提供帮助的情景。在我们银行工作中,因为工作岗位的原因,换班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有时候我同事跟我说家里有点事情想跟我换班,我第一时间会说,可以啊,我来上。同事要把这一天还给我的时候,我如果不急着休假,会问他,你这周事情处理完了吗,如果没有,那不用急着还,下次再还。
【A2】 催化应用 (分步催化2)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我们今天的知识点讲到,为互助留出余地,首先要率先提供帮助,然后,要在回应对方的时候为自己的行为作出定位。在你这个情境下,你可以怎样更好地为互助留出余地呢? 学习者案例记录:
案例1: 学习者,鹏华
鹏华:在我的工作情景中,第一步,率先提供帮助,在我看到同事比较困惑,有无助大吃一惊的时候,我可以主动上去问他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难了,有没有什么我可以帮助他的。 第二步,为帮助行为作出定位,同事对我的帮助表示感谢的时候,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会说,我能帮上你的忙我很高兴,因为我知道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这个时候别人伸出援手就是一场及时雨,我相信你也会帮助别人的。
拆书家:哇,我觉得太棒了。所以你的第一步率先提供帮助的方式是,你会主动去观察别人是否需要帮助,而不是等到他来请求你帮忙。这本书后面还有一章讲到,率先提供帮助很重要,它还告诉我们一个秘诀,出其不意的率先帮助效果会更加好。
案例2:学习者,小白
小白:按照这两个步骤,第一步是率先提供帮助,根据我刚才那个情景,如果发现我同事要跟领导请假的时候,我可以主动问他,你周几要请假是吧,我那天刚好休息,我可以先替你上,这是第一步。第二步,当他说谢谢并且要把假还给我的时候,我可以说,你先看一下你事情处理完没有,如果没有你就先处理,假以后还给我就可以了,是第二步,通过这两个步骤把这件事情结束。
拆书家:所以你是认为同事之间有人不方便的时候互相帮助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小白:对,理所应当的事情
拆书家:对,那你回应的时候是不是可以这样作出定位:我知道每个人都有不方便的时候,同事之间互相帮助是理所应该的,我相信我需要帮助的时候你肯定也会帮助我的。这样就会对未来互助埋下可能。
好,那今天我们的学习就先告一段落,感谢大家积极参与,可以看出来我们都有一颗助人的心,希望大家以后可以在工作生活中助人的时候能用上今天的知识,让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更加成功,顺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