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学习目标】通过学习掌握高效获取信息的三大步骤。
大家好,我是苏培阳,网名苏老夫子,用三个标签来定义我自己。
1、智慧的传道者。 我名字叫培阳,和培养很像,所以小时候认为自己是国家重点培养对象。长大后发现自己很喜欢教育培训这个行业,所以就希望自己能够不断地修炼自己,把更多地智慧传递给别人。目前从事的也是企业教育培训工作。
2、坚定的践行者。 我希望分享的是自己经历的,实践的,曾改变自己过的,所以努力让自己每天有所输出,曾经连续更文一百多天,目前公众账号300多篇。
3、思维。 我比较喜欢学习和研究思维,比如《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本质上就是一种思维的转变,对于结构化思维也比较熟悉,目前正在学习和践行系统思维,欢迎大家有机会多多交流。
图书介绍(1分钟)
《结构思考力》是李忠秋老师的开山之作,这本书的核心和《金字塔原理》的核心是一样的,这本书实用性很强,也是很多世界500强的企业必修课。
同时《结构思考力》这本书的内容比《金字塔原理》会更加精炼和结构化,案例也更加本土化,会让我们阅读和学习更容易。
在平时的工作生活当中,大家有没有遇到类似的场景,
熬夜写了一个PPT,
今天我要分享的是其中的一个部分,高效获取信息的三大步骤。我们花三分钟的时间来阅读,请大家阅读完后可以示意我一下,谢谢
现在大家每天睡觉前必做的一件事是什么?上床?是玩手机。据美国一家机构研究得出,我们每天碎片化的阅读量大概就是一本小说,我们每天平均用手机的时间是3.5小时以上。但是请问,你还记得昨天你阅读的微信文章讲了什么吗?你还记得上一个小时你看过的文字写了什么吗?很多人都忘记了。
即便每周《纽约时报》的信息量是16世纪一辈子的信息量,但我们也不见得比莎士比亚聪明。一个很大的原因就在于我们获取的信息不够高效,而书中分享了三个步骤:
一,识别事实和观点。 这是为了帮助我们理清信息脉络,然后逐步形成知识点。
二、找出对应关系并画出结构图。 这是为了帮助我们建立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让我们理解更深,记忆更牢。
三、用一句话概括。 有时候领导或客户留给我们的时间很短,我们就需要用简练的语言说清楚。可能有人会说,我的事情很多,怎么可能一句话概括,但请记住,越重要的事情越要能清晰简练表达,如果给你30秒你不能把事说清楚,给你三小时一样说不清。
大家一起来看一下案例《书法》从原始文本,分清事实和观点和形成结构。
拆书家提问设计:
各位小伙伴,在我们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有没有看到一些文章,一些书让你很受启发,很激动,仿佛意外获得了葵花宝典一样,但你又是如何做,让它们内化为你的知识的呢?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2分钟。讨论结束后,请小组内派一个代表来分享一下。
学习者案例记录:
杨颖琦:在平时阅读到好的文章和好书的时候,会把内容收藏起来,或者拍照起来。对于收藏的内容会进行归类,对于名字也会按规则进行命名,这样更方面查找。对于一篇文章的处理,会提炼出这篇文章的关键点,然后放在前面,方便后面来阅读。
铭敏:自己会把内容记录收集起来,把同一主题放在一起,然后根据主题输出文章。
晓梅:在方格笔记本上,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事实,和想法的记录,第二部分对第一部分进行分类,概括和总结。第三部分用一句话来概括。
拆书家提问设计:
对于高价值的知识,与其走马观花百遍,不如认真研读一遍。刚刚大家也发现,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在获取信息的效率上,相对比较弱,那有没有谁能够分享一下,以后你在阅读微信文章,看书,或者阅读得到APP等内容的时候,你会如何运用我们今天所学的拆书内容怎么做呢?
学习者案例记录:
洪老师:首先提炼一下文章的关键词。然后把这个文章的关键词嵌入到原有的知识体系里。这样就可以更丰富我一堂课的内容,案例更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