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正面管教》 所属活动: 拆书帮西安古城分舵第62次拆书活动 所在级别: TF2-3 学习主题: 怎样学会启发式提问? 学习目标: 学会用启发式方法提问

开场: 大家好,我的名字叫王文婷。大家可以叫我婷婷,也可以叫我女王。F 特征今天我拆的这本书是《正面管教》,作者是美国的 简·尼尔森(Jane Nelsen),她是一位教育学博士,美国“正面管教协会”的创始人。这是一本讲述如何既不娇纵也不惩罚地管教孩子的实用育儿书。
A 优势《正面管教》被翻译成16种语言,总销量超过600万册。已经成为了管教孩子的“黄金准则”。本书通俗易懂,书中给出的管教工具可操作性都非常强。
B 利益:你是否希望自己的孩子有良好的品格?是否希望家庭和睦、气氛融洽?是否希望和朋友、同事相处更和谐?那么这本书就可以帮助到你。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启发式问题

 

    帮助孩子们探讨他们的选择会带来什么后果,与把后果强加给孩子有极大的不同。探讨要求孩子参与进来,自己思考,自己把事情想清楚,并且确定对他们重要的是什么以及他们想要什么。其最终结果是专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而不是后果。把后果强加给孩子,往往会导致孩子的反叛和戒备心理,而不是探索式的思考。要帮助孩子探讨问题,关键是要停止告诉孩子们答案,并且开始问启发式问题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启发式提问是一个关注解决问题方法的正面管教工具。

why:启发式问题能够帮助对方就当下的问题进行思考,进而明确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并且将专注力放在解决问题上。它能营造出一个轻松、被尊重的沟通氛围。

不这么做的坏处:如果我们用命令式的沟通方式直接把事情产生的后果强加于人,这样会剥夺孩子思考的机会,久而久之他们会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也会让成人觉得不受尊重沟通效果大打折扣。比如:孩子帮忙收拾餐桌打碎了碗碟,老公在房间里抽烟,闺蜜吐槽男朋友花心。用命令式沟通方式我们会这么说:妈妈跟你说下次少拿点;老公你别在房间里抽烟,出去抽去;你男友这么花心,你留着过年啊?分了得了!孩子犯错你直接把后果强加给了孩子,他没有机会思考他为什么会犯错,思考下次如何避免犯同样的错;老公嫌你唠叨,趁你不在家依然我行我素;闺蜜觉得你并不是真心帮助她

How那到底要如何进行启发式提问呢?我将片段中的方法细化了一下:

首先,在提问之前,我们一定要保证双方情绪稳定。

第二步,不要告诉他们答案,也不要预设答案。

第三步,提问。启发式提问经常使用whathowwhere进行提问,这样让人感觉到平等、被尊重。why提问总有一种指被指责的感觉,当他们觉得你对他们的观点真正感兴趣时why提问才能起到作用。

举例:上个月我六岁的侄女来我家玩,吃完饭帮忙收拾餐桌,结果打碎了几个小碗。我赶紧上前询问是否受伤。

我安慰道:你没有受伤就好,打碎几个碗没关系的。谢谢你帮忙收拾碗筷。小姨知道你经常帮妈妈干活的,非常能干。那你觉得这次打碎小碗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侄女:一次拿太多了,没拿稳。

我:那下次不想打碎小碗的话,你可以怎么做啊?

侄女:我少拿一点,多跑几次。

我用启发式提问的方法先安抚了孩子,忍住告诉她该如何去做并通过启发式问题让孩子自己找到问题原因和解决方法。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现场演练 

我们刚刚学习了如何使用启发式提问现在我们来做一个现场演练。请大家认真听这个演练场景:你上高中的女儿或者侄女甜甜有一天告诉你,她打算在一次聚会时一醉方休。想想你如何使用启发式提问来和她沟通并帮助她来思考。

请大家角色扮演,在小组内讨论演练。时间是10分钟。

 

请一组小伙伴来给大家现场表演一下吧。


王蓉(妈妈)任丽娜(女儿)

任:妈,我想要一醉方休。

王:你想要一醉方休?是什么原因想一醉方休呢?

任:我们学习压力太大,天天做作业到凌晨。我和同学商量好了,用一醉方休来缓解学习的压力。

王:我也能体谅,学习是一件特别辛苦的事情。那一醉方休是什么意思呢?

任:就是醉了啥也不知道了啥也不用想了不用写作业了。

王:什么也不管不知道的情况下会不会遇到什么危险?

任:也是啊,我们都醉了谁送我们回家呢?我爸能不能十点钟去接我?

王:你需要和你爸提前沟通。如果你爸不同意去接你呢?

任:这样的话,要不我就在家打游戏得了。

王:打游戏很好,我也可以陪你玩。


总结:可以看得出来母女双方都是在一个很平和的状态中沟通的。妈妈用了大量的启发式问题,启发孩子思考。最后孩子得出了一个新结论,我不去那样做了,我要留在家里。这个结果是孩子心甘情愿接受的,因为是她自己提出来了。

      好了以上是我本次拆书的分享。希望今天的小伙伴都能学会用启发式提问帮助到你身边的人。感谢大家的配合,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