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跃迁》 所属活动: 8月31晚|虹口|拆书,一起聚能跃迁! 所在级别: TF2-2 学习主题: 知识IPO 学习目标: 学习者能够学会知识IPO给自己增加价值!

开场: 【学习目标】:能够运用知识IPO,让知识为你增加价值。
【F】:今天给大家介绍一本特别特别棒的个人成长主题的书籍《跃迁》。我先解释下书名。"跃迁"是一个科学现象,指的是电子从一个能量级吸收能量,突然跳到更高的能量级。类比到个人成长,指的是一种跨越式、突变式的成长。作者古典老师是国内最好的生涯发展顾问,是个人成长领域的顶尖高手,这是他最满意的一个作品。

【A】:这本书豆瓣评分8.4。和其他同类书籍相比我自己总结了两点优势:一是这本书的创作过程是具有突破性的,古典老师伙同一群知识精英通过一次群体跃迁后产出了这本书。二是这本书格局很高,一位超厉害的知识大V永澄老师评价说“这绝不是一本普通的方法论书籍,它将彻底改变行业的玩法”。
【B】:这本书对于我们这些学习者有什么好处呢。往大里讲,跃迁提升的是维度,大家有没有见到一些很牛逼的人,比如说帮主,他的维度比我高。这本书的主旨是帮助我们提升自己的维度,成为这种很牛逼的人;往小里讲,全书一共解决了七个核心问题,提供了八个高手工具箱,二十四个方法,覆盖了个人成长的方方面面,如果你在考虑自我提升的问题,这本书一定能帮到你。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跃迁》P174-175

 

最后,他们都有一整套知识IPO系统。

 

彼得·德鲁克这么评价自己的几份工作写作是我的职业,咨询是我的实验室。他自己还是商学院的讲师。商业大师高产的秘密变得越来越快晰。

 

I 输入问题(Input a question),以持续解决问题为目标;

P 解决问题(Problem solving),以整合多学科知识为手段;

O:输出产品(Output),通过咨询研发、授课整合和写作,让思想产品化。

 

我把这套系统叫作知识IPO。这是一套高效的把知识整合产品化的个人商业模式。

 

所有的知识生产者,都需要打造自己的知识IPO,我也是一个知识IPO操作人。

 

"老师我到底适合做什么,出国学什么?"(I)

在新东方常年讲课、做留学咨询的时候,时常被问到这个问题。我开始研究,发现"生涯规划"就是解决类似问题,我开始学习(P)

开始在自己的GRE课堂上加入生涯规划的内容(O)

 

"人如何找到自己成长的方向,成长为自己想要的样子?"(I)

授课给我带来更多咨询以及更大的平台,也接触到比出国人群更大的群体,这个问题逐渐浮现。我开始接触解决这个问题要涉及的心理学、测量、教练等领域,于是我去中科院读心理学研究生,拿到生涯规划师、ICF(国际教练联合会)教练认证(P)

学习成果输出就是销量达300万册的《拆掉思维里的墙》(O)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我觉得这个拆页充分体现了《跃迁》这本书和古典老师这个人的特点,我想讲的细一点,让大家能体会到。

 

这段文字大家读完之后感觉如何,是看懂了,还是没看懂,或者是似懂非懂。

 

我问大家一个问题,知识IPO这个方法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的,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古典老师在书里给出了一个解释:让知识变现价值。

 

我反而更疑惑了,知识到变现之间的距离也太大了,是这个才几行的方法就能搞定的?这个问题书里没有直接回答,古典老师在挖坑。

 

还好这个坑并不太深,我是这么考虑的,知识和变现价值是两个点,让我们把这两点用一根线连起来试试看。我是这么考虑的,从知识当然不能直接变现,会有三个步骤,是这样:

知识  -->  能力  -->  影响力  -->  变现

把每个步骤都打通是不是就变现了。

 

现状是怎么样的呢。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大家平时学一些东西,比如来参加拆书活动,在当时感到很有收获,但是隔了几天之后呢,这种感觉就逃之夭夭了。帮主还给这个现象起了个名字“白学病”。

 

“白学病”发生在第一步上,知识变成能力是困难。第一步就有问题,后面更是困难重重。问题的症结是在哪里,是老师不行,是我们不够努力?

 

古典老师的看法是,这些都不是关键,拆页上有点出答案,最关键的问题是我们需要更好的系统。

 

系统是什么,是方法之上的方法,关注的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面。比如我们人体的消化系统,再比如大家熟悉的拆书法都是一套系统。

 

书中给出的更好的系统就是知识IPO。为什么IPO这套系统会更好呢,让我们看看书中的论据,有一明一暗两个。

明的出处是大名鼎鼎的彼得·德鲁克,这套系统让他一生受用;

暗的出处,就是古典老师自己了,文中举了五个他自己的例子,就是他一步步提升的历程。

 

下面我们来打开这套系统看下,一共分为IPO三步:

 

第一步是 I 输入问题,必须有一个真实、高价值、并且有可能被解决的问题。而且,特别是最后那点“可能被解决”,刚开始时问题越小越好,千万不要憋大招。

 

第二步是 P 解决问题,这是整合各种资源,进行有选择的知识学习,选择的标准就是“能够解决问题”。如何整合,我们可以阅读、可以交流、可以拜师,也可以干中学。

 

第三步是 O 输出产品,有两点作用:

1) 输出可以拉动输入,输出时必须要对输入进行整理的,整理的过程本身能对自己创造价值。

2) 把能力转为影响力,把解决问题的结果传播出去,让更多人知道你有解决这类问题的能力,这个动作能帮你找到下一轮更大的问题。这也是一种正向的价值提升循环。

 

为了加深理解,我举个自己的例子。

就在上个月,我当时碰到了一个非常真实问题。

I:老婆生日到了,如何给老婆个惊喜,拉近下家庭关系。

P:我翻了好几本书,终于从一个本书中找到了一个绝妙的方法,写情书,在生日那天,我写了一封情书,老婆收到以后真的挺开心的。

O:根据这段经历,我在拆书帮精深营进行了一次《理工男如何改善亲密关系》的分享,我自己加深了对关系力的理解,勾搭了好几个新的小伙伴,同时还收到了一点点打赏。

 

【预防异议】

理解到这里就够了么,我想再提几个问题。

1)什么是产品,该怎么输出?

只要是自己的沉淀表达就是产品。如果写不出一本书,就写一篇文章,如果写不出文章,就写一张便签,如果写不出一张便签,就总结一句话。如果书面不行,口头表达也可以,我们可以量力而行,关键是去做。

2)这套系统的适用范围是什么?适合什么样的问题?

作为系统,是具有很强适用性的,我觉得这个问题的关键不是能怎么用,而是我们想要怎么用。我们可以用持续性来判断,只要是能给自己持续带来提升的问题,都能运用。在获取问题时,有两类问题可以排除,一类是有确定答案的问题,不具备成长性,第二类是由于隐私等其他方面原因,不方便进行分享的问题。

3)用了知识IPO就能变现么?

这个问题我无法直接回答。这是高难度、高复杂的事情,我们需要从确定性思维转变为概率性思维。去使用知识IPO确实不是一定能成功,但能提高做成的概率。

这个问题正好呼应了这本书的主题,到底如何才能跃迁,记住一句话:做高概率正确的事。

 

回到学习目标,运用知识IPO,可以让知识更高概率为我们增值,我们的收获可能是能力、可能是影响力,还可能是更多。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分步催化】Step1:请大家想一想,早上一到办公室,或者晚上一回到家,脑中闪过一个迟迟都还没动手的问题,但,这个问题是什么?请注意:这个问题对你很有价值,而且是可以解决的。

 

比如:我现在每天上班会闪现的是,最近一个大项目刚结束,该怎么去邀功,给Boss做一次印象深刻的汇报。

 

请大家花1分钟思考下,想好后,请在组内分享,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

 

请一位小伙伴来做下分享。


分享者peggy:


作为一个将来要创业的人,我的问题是需要去准备,去系统的去学习创业相关的知识。为什么是早上,因为我的工作是为了支持我去达到这个目标,都没有认真去想,感觉每天的时间没有花在点子上。我觉得这个问题可以解决,因为没有持续的想要解决,所以一直没有动手。

 

【分步催化】Step2:在未来的一两周,针对刚才提出的问题,如何运用知识IPO去推进问题的解决,并且进行输出?请写出具体的时间、地点、人和你的行动计划

 

 

请在小组内分享你的应用,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


分享者peggy:


我相信知识能变成产品,这个不但能帮到我,还能帮到很多人,年轻人想要创业的很多见。我要做的是不是放在头脑里,而是至少把这些问题放在那边。首先,把它的架构列出来。比如写创业计划书,把使命愿景呈现出来,在每一个学科去定下来。其次,再系统性的在一个学科中,看书看视频,如赵帮主讲的,要把收集来的知识加上前因后果,形成体系。

我的输出是把自己的学习写来下,在喜马拉雅上形成音频或者视频。

行动计划是今天晚上把创业者要的每个板块上定下来,每个板块去咨询相应的人,去百度谷歌把书和材料去列出来,每个定好时间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