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行之有效的正面管教工具》 所属活动: 东莞筹备分舵第三十期线下拆书活动(2) 所在级别: TF2-3 学习主题: 鼓励和赞美 学习目标: 学会运用鼓励技巧帮助孩子性格及能力发展

开场: 大家好,我是拆书家黄金凤,当孩子做得好时,我们习惯性的赞美是;你真棒,但长此以往,孩子听了太多诸如此类空泛的赞美,并不确定自己哪里做得好哪里要改进,而且会依赖别人的评价,容易他信而不是自信,那么相对于赞美而言,鼓励关键是什么,有什么技巧,实践中要注意什么,接下来会在我们拆书过程中作分享,在拆书前先分成两个组,左边一组右边一组。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图书介绍】

F:我们今天分享的书名为《行之有效的正面管教工具》,作者甄颖,“正面管教”40年前源于美国,以奥地利心理学家的“个体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由简尼尔森和琳洛特等教育专家完善,是一个专注相互沟通的,体验式的家长教育体系。本书讲述的主要就是如何运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能力。

A:本书具体有以下四大优势:
1、工具式编排和案例式分享大幅降低家长接受正面管教的门槛;
2、12个正面管教工具好评如潮非常接地气,;
3、管教故事真实有效;
4、国际化视野角度点评诚恳有力,直指人心。
B:面对日常教育类书籍阅读中,学术类的和带案例讲解类的书,哪类你会更感兴趣?国外的案例和实践过的中国老百姓案例,哪个对你更有借鉴意义?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后者,而本书恰好戳中这些痛点,满足我们家长的喜好,正面管教工具一目了然,家长们不但从书中学到易学实用的方法和工具,还可从真实的具有言传身教效果的实际案例中模仿演练,解决孩子睡觉吃饭拖拉,不听指令、轻易放弃等日常问题,帮助家长找到引导孩子自信,自律,拥有强大内心力量的成长途径。


【学习目标】

请大家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会运用鼓励技巧帮助孩子性格及能力发展

 

R原文片段:《行之有效的正面管教工具》第208页

鼓励VS赞美,赞美像糖果,可以偶尔使用,但是太多,可能令孩子容易上瘾,容易趋向取悦他人,对“自我价值”的深刻认识和创造不健康。而鼓励,则帮助孩子对自己性格的长处和能力得到发展,培养自信,而不是他信。

关键态度:事件的“主角”是孩子不是家长。

技巧:尽量不给孩子贴标签,不拿孩子跟别人比较;对孩子的行为结果“照镜子”,客观描述孩子值得鼓励的行为和结果;关注并说出孩子的感受,而不是大人的感受;指出孩子的小进步(即使再糟糕的情况,也有值得称赞的地方);也可以在客观描述孩子值得赞赏的行为后,总结为一两个“标签”词。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亲身案例】为了鼓励孩子睡前刷牙的习惯,当孩子自己刷牙时候对孩子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孩子你真棒。这一招一开始对孩子来说非常受用,我一说你真棒,你刷得真好,孩子就会拿着牙刷自己开始刷起来,但是说得多了,孩子好像也没有一开始的时候表现积极,把牙刷给孩子时,有时会提出“妈妈你帮我刷嘛”这种请求,甚至有时会说累了我不刷然后躺在床上,怎么哄都不愿意刷,可见,这种泛泛的“你真棒”外在赞美方式未能真正持久驱动孩子的内在动力。

【原文拆解】原文提到,鼓励重点在于“励”赞美重点在于“美”,前者强调让事件的主角孩子主动积极做出改善的行为,调动孩子自己的内在驱动力,而后者极容易造成过度赞美,导致孩子变成“讨好者”,总是想获得他人的认可,调动的是孩子的外在驱动力,一旦外在驱动力没有了,孩子就没有动力了。我们的主要目的是让孩子自信自立,所以,面对孩子不良行为,要善于运用启发式语言引导孩子自我发现、自我改进、自我提高。对于孩子不会做的事情,要花一些时间通过训练让孩子学会。

【细化原文技巧】为了帮助孩子性格和能力获得更客观更持续的发展,我们可以这么尝试运用原文提到的关键技巧去鼓励:

1、 照镜:

a、做孩子的镜子,即客观描述孩子值得鼓励的行为和结果,对其行为或结果照镜子,描述你所看到的,你感受到的;例如说:孩子今天你主动去拿牙刷来刷牙,还创造左右刷牙方式……

b、引导孩子自己照镜子,即引导孩子关注自己好的地方,引导孩子学会自己对自己作评价、例如说:刚刚是不是这样子上下刷?你看一下镜子,上下的门牙都刷得非常干净呢……

c、告诉孩子犯错误也是学习的好时机。例如说:刚刚我们虽然用这根粗的绳子没法穿过这个珠子,但是我们也相当于发现了,这么粗的绳子是无法穿过的,那我们要不要尝试下用细一点的绳子呢……

2、 共情:

a、共情以孩子为出发点,关注并说出孩子的感受,是孩子的感受而不是大人的感受,这里重点是观察孩子行为帮助他说出来,让他看到;例如说:妈妈知道到你很想再听妈妈讲多一个故事……

b、共情需准确及时,当孩子发生情绪改变时候,当孩子出现不当趋势时,需尽早共情,并用准确词语表述,让孩子相信你是跟他站在一起的,例如说:妈妈小的时候也是不怎么喜欢刷牙……

c、共情可尝试拥抱等方式,大一些的孩子可采用摸摸头拍拍肩等肢体语言,或者纸条信息传递等,这种方式我经常使用,作为爱的语言表达方式,孩子现在看到我难过的时候也会抱抱我说没事的……

3、 指向:

a、指向是正向的,即指出孩子的小进步引导新的动作或行为,即使孩子有做得不当的行为,也是可以通过指向式鼓励来解决的,每当我对着2岁多的儿子说:“你刚刚帮妈妈叠衣服,真是妈妈的好帮手”时,我们家孩子就非常得意,还屁颠屁颠叠把衣服抱到柜子里面。

b、指向旨在激发内在驱动力,指向时候注意引导孩子学会自力更生,觉得自己有价值,无需他人的评价认可 ,例如说:我知道你有很多新的主意及办法,你觉得遇到这个问题还有什么办法呢?

c、指向过程中可用启发式的语言帮助孩子改进,用充满乐趣的游戏方式来进行训练,或者用惯例表让孩子学会正确指向行为练习。例如:我们来玩一个保护米饭的游戏吧,如果谁吃饭的时候把米饭一颗不剩地从碗里送到嘴里,谁将获得一个故事卡,好吗?

4、 标签:

a、给行为填标签,仪式化,即将值得赞赏的行为,总结为一两个“标签”词并鼓励继续该该习惯或能力。例如说:尽管你现在有点困了,但你今天仍然拿起牙刷刷牙,这叫“坚持”。

b、不给孩子贴标签,不拿孩子跟别人比较,我们总是看不到孩子身上90%的优点,而只看到了10%的不足,我们家长应尽量避免说: “你真是个顽固的家伙”这类负面负面标签的话。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促动参与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场景】我们刚刚学习了可以鼓励四步法来替代赞美或者指责纠正孩子,现在一起来做一个演练。演练背景是这样子的:孩子从客厅跑到你的房间,手里拿着一张纸,上面是各种彩笔的涂鸦,放在你的面前问你:“画得好看吗?”

现在,两人一组作角色扮演练习,一个人扮演孩子,另一个人扮演家长,请扮演家长的角色运用鼓励四步法来作引导,演练万后再作角色互换。

演练时间3分钟,现在开始,3分钟后,我会选一组来作角色扮演及对话,大家一起观察及听听家长是如何运用鼓励四步法工具,以及孩子是什么反应的。

学习者案例记录:

学员晓勤:扮演女儿,学员佐旭:扮演父亲

女儿:爸爸,爸爸,你看看我画的画。

爸爸:嗯。我看到你画了一大片绿绿的草地、还有蓝天。用色比之前画的丰富多了,画的东西也比之前多了呢。哦,这边还有一栋好漂亮的房子呢。

女儿:爸爸,你觉得这栋房子好看吗?

爸爸:好看啊,这房子还有点眼熟呢。

女儿:爸爸,难道你忘了吗?前不久,你带我和妈妈去过的啊,我们去那里玩啊。

爸爸:哦,原来,你是画上次我们去旅游,在郊区住的那所房子啊,怪不得我看着这么熟悉呢。

女儿:是的。

爸爸:宝贝,你还有写生的能力,有小画家的潜质哦,真不错。

 

【点评】非常感谢两位精彩演绎,刚刚爸爸角色扮演者巧妙地运用了鼓励提到的方法,例如说运用到了照镜的方法,表达我看到的如绿绿地草地、蓝天等;运用了指向的方法例如画得更丰富了、有写生的能力等;运用了标签的方法例如有小画家的潜质等,刚作为孩子的扮演者也表达了她受到了鼓舞,这些方法都驱动了孩子的内在驱动力,促使孩子画得更丰富、更有趣、更多写生,并朝着小画家前进,这些都是鼓励强调的方法及效果。


【小结】通过刚刚拆解及练习,相信大家对鼓励及赞美的区别有一定了解,并通过练习对鼓励四步法照镜、共情、指向、标签加深了印象,希望在接下来与孩子相处中能应用鼓励方法,调动孩子自己的内在驱动力,帮助孩子性格和能力获得更客观更持续的发展。本次分享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3_.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