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非暴力沟通》 所属活动: 蜀汉分舵 2017年第46次线下活动 所在级别: TF2-1 学习主题: 积极主动三步骤 学习目标: 如何摆脱生活中那些不得不做的事所带来的负面情绪

开场: 大家好,我叫Ashley,目前在一家美国公司做质量工程师。我的三个标签是:四喜妈妈 阿秀 心理学。

我来到拆书帮是希望通过对RIA便签读书法的逐渐深入掌握,能有效的将知识内化,并学会如何将知识生动有趣的分享给同样爱学习的伙伴。希望我今天分享的内容能够对大家有所助益。

今天我要分享的段子来自书籍《非暴力沟通》。

【Feature】《非暴力沟通》这本书的作者是马歇尔博士,他是一名心理学家,该书主要介绍了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它的核心就是对这4个要素的觉察,从而挖掘到隐藏在我们背后的真实需求,以求建立和谐的生命体验。

【Advantage】它有别于其他语言类书籍,这本书重点不在语言的表达技巧,而是侧重于挖掘语言背后双方所蕴含的情感与期望。

【Benefits】可能有的小伙伴会说,我是一个遵纪守法的好人,应该不会和暴力扯上关系,但是仔细想想,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受到或者给别人带来语言的暴力,甚至比肉体的伤害更令人痛苦。这本能够让你学会用不带伤害的方式化解人际间的冲突,突破负面情绪的思维方式,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这就是对这本书的一个简单介绍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这就是对这本书的一个简单介绍,感兴趣的伙伴也可以找来读一下。介绍完图书,我再给大家介绍一下今天的段子,它是关于如何去体会那些我们不得不做的事背后的需要,【学习目标】希望通过对今天这个段子的学习,大家能够运用积极主动三步骤,找到那些不得不做的事情背后的真正需要。

好了,现在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仔细阅读原文段落,请在读完之后向我举手示意。


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
第一步
       在日常生活中,你觉得哪些事情没意思,却又认为自己不得不做?请将它们列在一张纸上。
      
       当我第一次审视自己的清单时,仅仅是它的长度就让我明白为什么我活得不开心。我终于意识到,有许多事情,我之所以日复一日地去做,是因为我相信那是不得不做的事情。

       我清单上的第一项是“写临床报告”。我讨厌写那些报告,然而,每天我至少要折磨自己一个小时。第二项则是“开车送小孩上学”。

第二步
       列好清单后,向自己坦白:你做这些事情是因为你选择了做它们,而不是因为你不得不做。在你所列的每个项目前,加上“我选择做”。

       当时,我对这一步骤有些抗拒。我反复强调:“写临床报告不是我的选择!我不得不做!我是一个临床心理医生。我不得不写这些报告。”

第三步
       一旦承认某一行为是你的选择,就填写以下的声明来了解你为什么要那么做:“我选择做______是因为我想要______。”

起初,我怎么也想不清楚我到底为什么要写临床报告。几个月前,我已经确信,对我的病人来说,临床报告用处并不大,花那么多时间是不值得的。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一直费尽苦心准备这些报告呢?最后,我终于明白了,我选择写临床报告,是因为我想从中得到收入。于是从35年前的那一刻起,我就再也没有写过一份临床报告。想到自己少写了无数的临床报告,我的快乐真是无法形容!当认识到钱是我的主要动机时,我马上就想到我可以用别的方式来获得收入;而事实上,我宁可在垃圾箱中觅食,也不愿再写一份临床报告。
      
      我清单上的第二项是开车送孩子上学。当我琢磨自己为何要这么做时,我发现,我很欣赏我的孩子从他们现在的学校得到的教育。虽然他们可以步行到附近的学校上学,但他们在学校提供的教育更符合我的价值观。想到这一点,在开车送孩子上学时,我的感受就不一样了。在这以前,我会说“倒霉!今天又不得不开车送孩子上学。”而在这之后,我理解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那是为了孩子们能够得到我所看重的教育。当然,有的时候,再路上我需要提醒自己两三次开车送孩子上学的意义。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我看到大家都读完了,那我们现在一起来学习这个段落。文中马歇尔博士提到他曾经因为固守老旧的工作流程,而不得不写临床报告,还有就是不得不送孩子上学而感到备受折磨。大家想一想,你们有没有跟作者类似的经历,不得不写工作的一些报告,女孩们为了减肥不得不跑步,家长们不得不给孩子讲睡前故事?这些不得不做的事,看起来虽小,可零零碎碎加在一起是不是也让你感到折磨,焦虑或者刻意回避呢?

【不这么做的坏处】试想一下,如果我们不改变对待这些不得不做的事的心理状态,我们的生活是不是会被焦虑所充斥呢?亦或者我们对这些不得不做的事的刻意回避,会让我们把事情一拖再拖,甚至就再没有然后了...

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好好学习马歇尔博士文中提到的方法,这里,我把他起了一个名字叫做积极主动三步骤。
第一,列清单。列出那些你认为不得不做的事。拿我自己举例,我列出:早起,跑步,遛狗,洗衣服等等。
第二,接受清单。就是将在这些事项前面加上“我选择”,其实是通过这种方式给我们内心一个暗示说这些事情是我们主动愿意做的。比方说,我选择早起,我选择跑步等等。
第三,找动机。刚刚我们说了既然这些清单上的事情,是我选择做的,那么我们就要去寻找我们选择做的真正动机是什么。我当时是这么做的:我选择早起,是因为什么呢?显然不是因为我是进步青年,因为早不早起这事儿不是判断我是不是进步青年的标准,何况进步青年只是一个标签,根本谈不上是内心的需求。经过思考,我发现,我选择早起,是因为:我想在家里吃一顿丰盛的早餐;想在家里打扮一下,靓丽的出门;想陪我的四喜在楼下锻炼一会。这几个原因都是让我真正主动早起的原因,想着这个我的心情就清朗起来,也不再觉得早起是一件不得不干的糟心事了。

大家看,用积极主动三步骤分析下来是不是生活中的不得不做能够让你没那么焦虑了呢?

【使用边界】需要提醒大家的事,触碰法律底线的事不适用这个方法哈。比如你是一个会计,老板让你做假账,你感到不得不,你想用积极主动三步骤来让自己感受好一些,这就不适用哈。

(总结一下三个步骤)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好了,学了积极主动三步骤,请大家想一想,你们在生活中,可能是为了得到老板的认可或者其他原因,你有一些不得做的事情,假设现在您马上要下班了,这时老板找到你,让你做一些你不得不做工作,请大家想想工作中有没类似的情形下一些不得不做的事,按照刚才的分组进行分享,只分享不得不做的事就可以了,时间是2分钟。


梁柯:我不得不连续几天给我小孩讲同一个故事。


好,谢谢梁柯的分享。


好了,刚才大家已经简单分享了一下不得不做的事项,请大家接下来讨论当我们学习了积极主动三步骤后如何来面对这些不得不做的事。请大家开始在组内分享,时间是5分钟。


叶睿:1. 列清单。我不得不打扫卫生。

           2. 接受清单。我选择打扫卫生。

           3.找动机。我选择打扫卫生是因为打扫卫生是一个机械性的工作可以让我有时间来想想工作的事情,计划第二天的工作。一举两得。


好的,谢谢叶睿的分享,相信通过叶睿的分享,大家都已经知道如何使用这三个步骤了。(此处重复三个步骤)。这就是我今天给大家带来的TF2-1,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