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分组
大家好我是李淑敏我今天带拆TF3-3,我们先来分一下组,每四人或五人一组,分三组。
学习目标:
片段一:在跟随我完成本次的RIA现场学习之后,学习者能够在工作生活中运用理解层次的身份层次与对方沟通交流,成功解决发生在身份以下层次的问题。
片段二:在跟随我完成本次的RIA现场学习之后,学习者能够用理解六层次成功规划自己想要的人生。
图书介绍(1-2分钟)
1、事件场景 :
小伙伴们在工作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场景:与伴侣、孩子、同事或朋友有点小误会、小冲突,想去解释沟通一下,可说着说着双方却争吵起来,小误会小冲突升级了!又或者你日复一日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工作生活,可你总觉得这不是你想要的人生,你希望有个改变提升,却又觉得陷在目前的状态中不可自拔,不知从哪里开始,该如何去做。
2、提问:
小伙伴们遇到这两种情况的时候当时感受如何?前一种情况是不是会感受到委屈、愤怒、甚至抓狂,可就是不知如何解决?后一种情况会不会让你感到无力、迷茫又自责,感觉自己很low?你做过努力去解决吗?有效果吗?
3、影响:
不知如何交流沟通不光解决不了问题,有时还会激发新的矛盾,让矛盾升级,严重影响人际关系。对人生茫然没有规划会让我们的生活原地踏步甚至有被淘汰的危险。
4、解决:
《简快身心积极疗法》这本书中的理解六层次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生命中的两大难题。这本书集结了李中莹先生十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成果,是一个以解决问题为主的高效工具箱。里面的技巧,随时可以用于生活之中。
第一个RIA(10-15分钟)
一、【R】阅读原书拆页
理解层次(Logical Levels)早期被称为神经理解层次(Neurological Levels)最初是由美国学者格雷 格戈里.贝特森(Gregory Bateson)发展出来,再有L P大师罗伯特.迪尔茨整理,在1991年推出。理解层次可以用来解释社会上出现的很多事情,所以是一套有助于成功的思想模式。理解层次被运用在辅导工作中能帮助辅导者明白受导者的困难所在,因而能更容易帮助他找出解决方向。它是很实用的一套思维模式。
所有事情在我们思考空间里都有六个层次,从下往上是:
1)环境(Environment)包括了所有身体以外的人、事、物、时、地的元素这些元素能为我们所运用,所以是我们的资源,但我们不能控制它们,只可以选择适合的加以运用。
2)行为(Behavior)是在环境中我们的实际操作过程。简单地说,行为就是“做的过程,所采用的方式”(What)问题。
3)能力(Capability)是在一个情况里你所拥有的不同选择。能力就是“怎样做”(How)的问题,它体现了人做事的灵活性。情绪也属于能力的层次。
4)信念、价值(Believes and Values)代表了做事的意义。简单地说就是“为什做”(Why)的问题。信念和价值观是支持身份的支柱,是促使身分的意义得以实现的基本推动力和行为准则。这也是为什么不同人选择不同的做法的原因。他往往深藏于每一个人的潜意识当中,只有能够自我觉察的人才能在意识层面了解到它。
5)身份(Identity)就像一颗钻石,角色是他不同的剖面。不同的角色面对不同的系统,而他整个的质地取决于他在最大系统中对生命意义的发挥——使命。
简单地说,就是“我是谁”“我将如何实现我生命的最终意义?”“我要有一个怎样的人生?”(Who)的问题。
6)系统(System)的问题,即“我与世界的关系和影响”——我对世界的贡献。这是心灵层次的问题,到达的富含生命的意义的层次,是心声与使命的层次。(罗伯特迪尔茨对这一层次的表述是“精神”(Spirituality),而我认为“系统”更能显示它的真义。)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到,对于任何事情我们都能以六个层次去理解。高层次的意义完全控制低层次的行动。这就像一个生命的金字塔:塔尖是系统,系统的使命决定了我们的身份。当然,完成这个使命的身份有许多种。我们选择的一个身份又决定的我们应该拥有怎样的信念与价值观,成千上万的信念和价值支持着我们的身份,而这些信念或价值观决定了我们要怎样去做(我们的做法会有很多种),就是灵活与选择的能力。当我们决定了我们的行为方向时,我们便会利用不同的环境资源去实现我们的能力,而最终这一切都是为了实现我们的最高使命。
二、【I】拆书家讲解引导
(互动)拆书家:理解层次是思维模式,可以用来解释社会上出现的很多事情,让我们清楚地看到问题所在并有效处理。所有的事情,在我们的思考空间里都有六个层次,从下往上是:
学习者:环境,行为、能力、信念价值观、身份、系统。
拆书家: 对。 环境,行为、能力这三个层次属于低层次;信念价值观、身份、系统这三个层次属于高层次。高层次和低层次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学习者:高层次的意义完全控制低层次的行动。
拆书家:是的,这六个层次是相互影响的,较高的层次会决定较低的层次。一般来说低层次的问题,在更高的层次里更容易找到解决方法;反过来一个高层次的问题,用一个低层次的解决方法难以有效。今天我们专门针对如何用身份层次解决发生在这个层次以下的问题。
举个例子:小王是一个电脑公司的营业员,有一次错把一台价格为两万元的电脑以一万元卖给了李先生。现在,小王的经理刘经理需要与李先生沟通,把那一万元钱要回来。那该怎么去说呢?
(举例对比强化讲解概念)(互动) 有的说,可以找个李先生的熟人,甚至单位领导去帮忙说说。大家说,这是不是用身份层次解决问题呢?不是,这是动用了李先生的环境层次。有人说,如李先生补回这10000元,公司将送出精美纪念品和送软件。这是使用身份层次吗?也不是,这是使用了行为层次。有的说,骗李先生说那台电脑有毛病,把电脑拿回来,因为谁都不愿意买一台坏了的电脑。这是不是身份层次呢?不是,这是动用了信念价值观层次。
那什么是身份层次呢?身份即我是谁?是什么样的人?我以什么身份地位去做这件事情?用身份层次解决问题,可以分以下几个步骤:(给出具体步骤)
一、确定要解决的问题
二、确定问题所在的层次是身份以下层次
三、给予对方一个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的身份定位
(举例) 继续以上的例子:刘经理要解决的问题是要让李先生补上这一万元,而这个问题在第二层行为层次。确定了这两点以后,开始在身份层次上做文章。刘经理告诉李先生:“因为营业员小王的失误,错把两万元钱的笔记本电脑,一万元钱卖给您了。根据我们公司的制度,小王本人需要补上这一万元钱。小王已经把她在过去一年当中所积蓄的一万元钱还给了公司,而且她本人也不希望我们把这一万元钱追回来。因为她说这是她工作的失误,她不想给您带来太多的麻烦。作为他的经理,我为有这位优秀的员工而感到非常自豪。我想李先生是一位受过教育高素质的人,也会像我一样,不忍心看到小王把一年的工资积蓄全来补贴就这么一次的这种失误。”李先生听了这些话后,很痛快的补上了这一万元钱。
所以,用身份层次解决该层次以下的问题非常有用。但是,批评或教导一个人时,不要用身份层次,可以尽量把话语维持在行为和能力的层次,这样对方会比较容易明白也更容易接受。例如,孩子数学考试没考好,你可以在行为层次上批评他:“考前这一个星期,你准备得不好”,或者在能力层次批评他“你在数学方面领悟较慢,更要多花时间在数学上”,孩子比较容易接受。但你若是在身份层次批评他说:“你太笨了,不适合学数学”,孩子不容易接受,对孩子打击较大。(适用边界)
拆书家提问设计:
刚才我们学习了什么是理解六层次以及用身份层次解决问题的的三个步骤。我们可以把它用在亲子教育、亲密关系、朋友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等等的交流沟通中。 现在请每组编一个小故事,几百字即可,设计出人物,情节变化(包括: 起因,经过, 结果) 和当时双方的对话、动作等,要体现出如何运用身份层次的这三个步骤成功地与人沟通,从而解决问题。请大家把摘要写在一张纸上。时间5分钟,五分钟后我请小组派代表讲讲你们的故事。
学习者案例记录:
有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欢欢带着儿子参加拆书帮线下活动。儿子之前和两位小伙伴约好一起参加拆书活动。可是到了拆书现场后,儿子得知两位小伙伴临时来不了了。儿子非常生气,闹着对妈妈说:“我要回家,我要回家!”欢欢非常的纠结,马上自己就要参加拆书练级,没时间带儿子回家,可是该怎么与儿子沟通呢?如何说才能让儿子愿意留下来(要解决的问题,属于行为层次)呢?
她想了想,对儿子说:“儿子,今天是妈妈2-4练级,那么在这个场里,妈妈就是小主人,你跟妈妈是一样的对不对,你就是小小主人(给予身份定位)。如果这个时候妈妈带你离开的话,这里就没有主人啦!那该怎么办呢?海晨平时是一个讲道理的孩子(给予身份定位),能够理解妈妈焦急的心情,愿意留下来陪妈妈,对不对?”儿子听了妈妈的话后,不再闹着回家了,很听话的陪着妈妈一块练级。
结语:刚才我们学习了理解六层次以及如何运用身份层次来交流沟通来解决身边的问题,使得工作生活能够顺利。下面我们进一步学习如何用理解六层次来规划我们的人生,使得我们的未来工作生活能够更上一个台阶。
第二个RIA(35-40分钟)
一、【A1】请大家自测(1分钟)
请大家仔细阅读下面的5个测试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为自己打分(1分表示完全不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6分表示非常符合)
1、我认为成功快乐的人生是可以策划和实现的。 | 1 | 2 | 3 | 4 | 5 | 6 |
2、我经常问自己:“我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我希望拥有怎样的人生?” | 1 | 2 | 3 | 4 | 5 | 6 |
3、我经常问自己:“我所拥有的信念价值观是否有助于我实现当下的目标?” | 1 | 2 | 3 | 4 | 5 | 6 |
4、当对现状不满意时,我会首先去提升改变自己。 | 1 | 2 | 3 | 4 | 5 | 6 |
5、为了实现目标,我会制定详细的时间表和行动计划。 | 1 | 2 | 3 | 4 | 5 | 6 |
6、为了实现目标,我会求助我身边的资源(人、事、物、时、地)。 | 1 | 2 | 3 | 4 | 5 | 6 |
二 、【I】解释自测题(1分钟)
测试的目的主要是给大家一个观察自己的过程,请大家把刚才的四项得分相加,然后每个人把自己的总分说出来。
分数高低没有好坏对错,只是反映你当前的一个状态.30分以上说明你是一个善于规划自己的未来的人;16-29分表示在规划未来方面你还需要加油;15分以下的伙伴,今天的拆页学习非常适合你。
三、【R】阅读原书拆页
一个人的人生规划如果只是从下而上,即只着眼于对“环境”“行为”和“能力”层次目标的追求,即使排除万难、全力以赴地去做,也会感到很辛苦。但是,当我们从身分层次往下看时,或许会发觉曾辛辛苦苦坚持去做的往往不是绝对的、必须的。例如,“我想让家人过得开心”不一定非要“买房子,换大汽车”,进而更不一定要“赚更多钱”;而“尽责任”所包括的更远远超过“买房子”。所以,当我们在理解层次的最低三个层次挣扎的时候,很难有真正的突破,而走到上一层来检讨一下“希望以后有怎样不同的人生”,可能才会带来更有效地突破。
四、【I】拆书家讲
(互动) 拆书家:从这个拆页中我们了解到,有的人的人生规划从下而上进行,着眼于对下三层“环境”“行为”和“能力”层次目标的追求,这样的人生规划会带来怎样的结果?
学习者:会感到很辛苦,而且很难有真正的突破。
拆书家:对,会感到很辛苦,而且很难有真正的突破。
(举例)问问我们身边一些身处困境或者不满现状但是苦于没有突破的人,他们给你的答复往往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机遇不好”、“受环境所限条件不够”等等。这些人都被环境层次的一些框框所困,不肯也不敢把他们打破。在环境层次的这些框框里要有满意的改变是不可能的。事实是为了使这些环境层次的框框不变,他们会有以下方式去处理其它层次(其实就是让环境层次去支配其他层次):
在行为层次他会想:“我只好每天重复那些行为,虽然再无乐趣可言”(在环境框框规定的界限做活动)
在能力层次他会想:“我不得不去学习更多的技巧来应付环境的需要”(没有跳出来只能更适应那些框框而已)
在信念价值观层次他会想:“再学也没有用,世界就是如此艰难”(信念层次)“改变要冒太大的险,万一失败怎么办?”(价值)
在身份层次他会想:“我没有这种命,我的运气不好,我不是那种人。”
由此可见,由环境一路向上去规划人生会让人有很大的无力感,这类人往往认为只有世界变了其他人变了,他们才有更好的日子过。
(举例)(互动) 再给大家举一个例子:萍萍是一位三十多岁的女性,政府机关公务员,厌倦了每天上班、回家,过着两点一线的一成不变的生活,她试着用理解六层次去规划自己的未来的人生。
萍萍决定,三年后,要成为一个健康的,传播正能量的人,做一个瑜伽教练。这是在什么层次做规划?(身份)。
学习者 :身份层次。
她告诉自己:“任何事情,只要想做,什么时候都不会晚。”“付出努力就会有收获。”这是在什么层次做规划?(信念、价值观)
学习者:信念价值观层次。
她决定要更专业系统的去学习瑜伽的理论和体式,将业余时间都用于以提升自己的身体能力和授课能力。这是在什么层次做规划?(能力)。
学习者:能力层次
接下来,她决定制定详细的计划:首先,第一年系统学习瑜伽体式和理论,先打好基础。然后,在第二年有针对性的去大城市如上海等向一些口碑好的瑜伽大师学习提升自己。最后,第三年,到当地的瑜伽馆实习,直到可以完全胜任瑜伽教学。这是在什么层次做规划?(行为)
学习者:行为层次
环顾周围,萍萍看到目前平时锻炼的瑜伽馆的陈老师可以帮助她,可以去上私教课。在第二年,可以请陈老师介绍大城市的瑜伽大师给她。她也交了一些热爱练习瑜伽的朋友,互相鼓励监督。这是在什么层次做规划?(环境)
学习者:环境层次 。
萍萍依照自己的规划行动,三年后如愿以偿。
拆书家提问设计:
(微行动学习)
1、拆书家:从刚才的两个例子,我们来讨论一下成功运用理解六层次规划人生其本质是什么呢?从环境层次开始,由现有环境往上去规划人生可不可行?不可行的。两个例子,一个成功,一个失败,是为什么,区别在哪里?大家现在分组讨论一下。时间三分钟。
现在请小组派代表来分享一下你们的讨论结果。
第一组学习者:我们的讨论结果是由内向外。
第二组学习者:一个积极主动,一个被动。
第三组学习者:如果我们在规划自己的人生的时候,在身份次规划时,如果没有想得很清楚的话,当外界从一个信念的层次和一个能力的层次给我一个质疑的时候,我可能就乱了。所以我觉得还是得从上往下,否则会在这反反复复的跳。
拆书家:就是说一定要从身份或系统,当在这个层次定住了之后,下面才稳固。
好的,综合刚才几位小伙伴的分享,有的说要从上而下,上面定住了下面才稳固;有的说从内而外,其实这个“内”不就是上三层的层次吗,“外”不就是下三层吗?综合刚才两个例子,成功的运用理解六层次规划人生的本质就在于一个方向性。我们应该找对方向,才能成功的规划。而有两组小伙伴都总结出了由上而下的去规划才是正确的方向。
2、拆书家:接下来请大家分组讨论,如何从上而下的去规划人生,可以有哪些具体实施步骤?大家可以结合刚才萍萍的例子进行讨论,三分钟后分享。
现在请小组派代表来分享一下你们的讨论结果。
第一组学习者:我们这一组讨论出三个步骤:第一步问自己临死时想成为怎样的人,找到初心,身份定位;第二步用理解六层次中的信念价值、能力、行为、环境层次一步一步来规划;第三步当然是行动了。
第二组学习者:我决定当一个画家,拜师学艺到一定程度之后,看看自己的开支够不够(环境)。然后到各地去看画展,去学习他们好的地方(能力)。把有意义的画去整理下来(行动)。找同伴去讨论(环境)。最后具体去练习让自己成为一个画家(行动)。
拆书家:从刚才心棉对自己的人生规划,她首先有身份定位,然后基本上在各个层次进行了规划。
小伙伴们,刚才大家都讨论出了自己的步骤。从刚才萍萍的例子里面,萍萍她是决定三年后成为一个瑜伽教练,所以刚才小伙伴们都忽略了,第一步我们应该确定一个时限。第二步确定身份。第三步是一层一层往下规划。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从身份层次开始就可以了。当然也可以从系统层次开始。系统是什么?是“我与世界、我与他人的关系”。一些伟大人物一般都会从这个层次开始,例如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就是从系统层次。
现在大家基本上步骤都出来了,归纳一下可以有以下步骤:
第一步:确定时限。
第二步:确定身份。
第三步:一层一层往下规划。
3、拆书家:那么,在每一层进行规划时,我们该问自己哪些问题来帮助我们进行更好的规划呢?例如:在身份层次,我们可以问自己:三年后,我将是一个怎样的人,拥有怎样的人生?下面请大家讨论一下在信念价值观、能力,行为和环境这四个层次该问自己哪些问题以帮助自己更好更细致的地策划人生。时间大约5分钟。
现在我们来说说在每个层次该问自己哪些问题?
好的,小伙伴们。根据刚才大家的讨论结果,我们来总结一下。规划人生有三个步骤,第一步:确定时限;第二步:确定身份;第三步:一层一层往下规划。
在身份层次,我们可以问自己:我想成为怎样的人?我想拥有怎样的人生?
在信念价值观层次,我们可以问自己:做这件事的意义?有什么价值?对我来说为什么这么重要?
在能力层次,我们可以问自己:要想达到这个目标我必须具备怎样的能力?需要具备哪些知识和专业素养?我缺少哪些能力?是否可以向已经具备这些能力的人学习?
在行为层次,我们可以问自己:如何做才能得到我想要的能力?做什么?具体步骤、方案或详细的规划是什么?在设限的时间内每日的日程是什么?
在环境层次,我们可以问自己:有哪些资源可以为我所用?有哪些人可以帮我?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开始?
六、【A2】催化应用
拆书家布置任务:
用是最好的学。在接下来的两周里,请大家思考一下,你现在的人生是你想要的吗?你有没有想过提升你的人生质量?请设定一个期限,然后用我们刚才讨论出来的理解六层次的三个步骤去规划一下人生。或者看看你身边的亲人或同事朋友有没有在人生规划方面困惑迷茫的,试着用理解六层次帮助ta完成一次人生规划。完成之后可以发到群里或私信给我。
学习者课后反馈
学习者陈老师,遇到同事小林,之前因为高级职称没有评上,整个人非常颓废,觉得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他对现在除了上课就是回家管娃的生活非常的不满,想想自己当年也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写得一手好书法,吹拉弹唱也都可以,却不知为何把生活过成了这般模样。陈老师运用理解六层次帮助小林做了一次人生规划。
陈老师:其实,你现在想改变也不晚。
小林:我可以吗?
陈老师:当然。你有没有想过你到底想成为怎样的人,拥有怎样的人生?(确定身份)
小林:我一直想成为在书法方面有造诣的人。
陈老师:现在我们可以规划一下,如果从现在开始,你打算用多长时间让自己成为这样的人?(确定时限)
小林:可能需要5年吧。
陈老师:好,就以5年为期限。你觉得你得放弃哪些阻碍你的信念?(信念价值观)
小林:我总觉得我年纪也有这么大了,每天又要工作又要带娃的,没时间没精力。
陈老师:你得放弃这样的信念。告诉自己:想做的事,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只要想做,就会有时间。然后问自己,成为一个书法方面有造诣的人对你来说有什么意义?
小林:这是我儿时的梦想,我一直都想做的事情。实现了会让我有成就感,也可以给我儿子做个好榜样。
陈老师:要成为一个这样的人你需要具备怎样的能力?(能力)
小林:当然是要提升我的书写能力啦!已经好久没练了。
陈老师:说说你要具体怎么去练习,要有具体的计划哦!(行为)
小林:1、我准备报一个师院很有名的王教授的书法班,每周日上课。2、利用孩子每天睡后时间练至少一个小时的书法。3、练到一定级别后利用微信等平台分享自己的作品。4、立刻加入书法协会,定期参加活动。
陈老师:非常好。你周围有哪些资源可以帮你?(环境)
小林:师院王教授,书法协会以及书法爱好者、微信qq这些平台,我妻子(我需要她的支持)。
陈老师:非常好!你打算怎么时候开始?
小林:立刻,现在就去书法班找王教授报名。
结语(1分钟)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是理解六层次以及如何运用理解六层次的身份层次去与他人沟通交流来成功地解决问题,以及如何运用理解六层次成功规划我们今后的人生。希望这个实用的工具能够帮助到大家在工作生活中顺心如意,人生节节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