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自控力》 所属活动: 20170813百新缤谷店定级专场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改变自己的压力思维 学习目标: 改变压力思维的三个步骤

开场: 首先用三个标签介绍我自己:1、金融服务女青年。我是一名寿险顾问,但我更喜欢用服务工作者的身份定义自己。寿险顾问存在的意义,就是用保险这个金融工具帮助人们“完成心愿,拿走担忧”,帮助人们建立合理的保障,转移风险。2、新晋拆书家。我对拆书帮和拆书家的认识是逐步加深的,对于为什么要成为拆书家的想法也是逐步形成的。我对自己未来的愿景是:成为一名能帮助更多家庭的家庭教育指导师;成为一名专业的寿险顾问和讲
师。要达成这些愿景,首先我需要有强大的学习能力和较好点语言表达能力、当众演讲的能力。这些都是我现在所缺的,而成为拆书家成长之路,会帮助我培养和锻炼这些能力。3、我自己。生活中我有很多身份,妻子、母亲、女儿、姐姐、朋友……不管哪一个身份,
我首先得成为我自己,成为更好的那个自己。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读拆页之前的引导:该怎样看待压力呢?我们以前的观点,压力是可怕的,是各种心理问题的罪魁祸首。压力会导致焦虑、抑郁、强迫、拖延、酗酒、离婚……因为所有的痛苦,都伴随着压力。而本书的作者却要为压力平反,说真正有害的不是压力,而是“压力有害“的观点。作者的视角脱离开了压力的框架,谈思维模式,谈压力下的成长,谈投入、联结和人生意义。当我们从生活本身来探讨压力时,总能发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看下面的拆页片段,完成今天的学习目标 :改变压力思维的三步法。

(原书第43、44页)

第一次“公开标签”思维干预发生在一家财富500强公司。员工被邀请参与一个压力管理培训,229名大多数中年的员工注册加入。约一半的人被随机安排接受2小时的压力思维培训,而其他人被放在等待名单之上。

培训开始,员工们了解了有关压力利弊的研究,之后学习了思维模式的影响,包括克拉姆之前的实验结果。他们被清楚地告知,培训的目的是帮他们选择更为积极的压力思维。

为培养新思维,员工们被要求回顾自己与压力有关的体验,包括压力有助益的经历。他们还学习了三步法,以便感到压力时锻炼新思维。

第一步是当你感觉到时,承认压力的存在。也就是允许自己感知到压力,包括它是如何影响身体的。

第二步是欢迎压力,意识到它是对你在意事物的反应。你能联结到压力背后的积极动机吗?什么有危险了,为什么你会在乎?

第三步是运用压力给你的能量,而不是消耗它试图去管理压力。你现在可以做什么,才能反应你的目标和价值?实验人员鼓励员工记住这三步流程,每天在感到压力时至少练习一次。

3周之后,研究人员回放了参与者。接受培训的人在压力思维方面有所转化。培训前,员工们基本秉持着压力有害的思维,但现在更容易看到压力的好处。他们也更擅长应对压力,焦虑和抑郁状况更少,身体更为健康。工作上,他们感觉更专注,更有创造性,更为投入。思维转换最彻底的员工——从最消极到最积极体现出最大的改善。干预发生第6周做的最后跟踪表明,这些好处得到了保持。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拆书帮介绍:

拆书的“拆”不是拆散,而是转化和内化。“拆书”就是强调把图书的知识拆页转化为学习者的能力。拆书法分为应用于个人学习的便签读书法,和应用于组织学习的拆书帮现场学习法。今天我们的这场活动就是现场学习法。

拆书帮推崇以改变学习者行为为核心的亲历学习与叙述性学习 ,让学习者从被动听讲到主动加工案例,亲身体会到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一群学习者 ,在拆书家的引导下,给一本书的片段加工出自己的案例,从而把这本书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

即:学习者+图书片段+拆书家引导和示范=学习者拆出自己的案例


拆页引导 :

我们习惯性的相信,需要改变生活中的一切,才会幸福,或者健康,或者得到想体验的其他东西。思维科学表示,过程是相反的。改变思维是其他变化的催化剂。但首先,我们得让自己相信,这样的改变是可能的。

那么如何尝试自行改变压力思维模式呢?这里有三步法可以帮助你。首先就是,当你感觉有压力时,承认压力是存在的,允许自己感觉到压力。这个是三步法的基础,不要试图回避或者绕过它。感知压力,包括它是如何影响身体的。

其次,欢迎压力。压力是我们对在意的事物的反应,如果一件事让你感觉到压力很大,那么恭喜你,这件事情一定是你非常在意的。欢迎压力,试着去联结到压力背后的积极动机。什么让你感觉有压力,为什么你那么在乎它?

最后一步,就是运用压力给你的能量(积极动机),想一想你现在可以做些什么,去反应你的目标和价值。正确运用压力给你的能量,改变你的思维模式,而不是用它去管理压力。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

回顾自己与压力有关的一次体验,包括压力有助益的经历。

5年多之前 ,我从学习、工作了8年的城市辞职,来到上海 。刚来上海的前两个月,我感觉压力挺大的。首先,环境陌生,人也陌生,所有的一切仿佛都归零了,我得重新开始。其次,工作一时间没有着落。没有朋友加上没有工作,让我觉得压力很大。工作我一直在找,在准备来上海之前就开始投简历。我想找一个跟之前工作经历相关的、最好是外企的质量工程师的工作,但这类工作对英语水平是有要求的,我当时英语水平很低,不仅如此还是哑巴英语,不会交流。在数十次简历石沉大海之后,我试着改变自己投简历的方向,避开英语短板。虽然面试通过了,可这并没有缓解我的压力,反而让我更焦虑了。在经历数个不眠之夜之后,我开始重新思考规划。

第一步,承认压力的存在。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确实让我压力挺大的,降低要求没有让我缓解压力,反而让我更焦虑,怀疑自己的选择。压力的存在让我焦虑,睡不好觉。

第二步,欢迎压力,意思到它是对你在意事物的反应。我有压力,是因为我在意自己将来的职业发展,不想将就,不能就此降低自己对未来发展的要求;我有压力,是因为我越是想忽视自己缺点,越是在意这一点,因此也不能逃避。

第三步,运用压力给我的能量。在这种压力下,我越来越看清了自己当时的能力与需求之间的关系:我想找的理想工作对英语有要求,而我的英语水平又很低,为什么不从现在就开始弥补呢?于是我开始一边调研英语培训机构,一边继续找工作。接下来在来上海三个星期以后我开始进入培训机构学习,第二个月月底找到了心仪工作。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认识了几个要好的同学,在上海也有了新朋友,工作也渐渐步入正轨。直到现在我都很感谢那段经历。

A2:

最近是否有什么事让你觉得特别有压力?利用“三步法”分析一下。

今年我又换工作了,对,是在A1中的那份工作之后,并且这一次是跨行业的变动,对我来说是个挑战。新工作压力挺大的。

第一步,承认压力的存在。我确实觉得压力挺大的,32岁的我现在面对压力已经不会像5年前那样彻夜难眠睡不着觉,但压力确实给我带来了焦虑。工作第二个月就开始遇到一些瓶颈,实际工作的开展比预期要困难和复杂;团队的业绩一直很好,身边的同事都特别优秀,我不想落下。

第二步,欢迎压力。我有压力,是因为我的言谈、我的形象不再单单代表我自己,也代表企业和行业,我要严于律己,更专业;我有压力,当我签下保单的时候,我意识到的不仅仅是朋友的信任,更强大的感受到这是一种责任,我必须长期、稳定的在这个行业中发展下去,不辜负这份信任;要能够长期稳定的在这个行业发展下去,我不仅需要扎实专业的知识,还需要有耐力,把工作当作事业来做;我有压力,团队的伙伴都很优秀,我不想落后。

第三步,运用压力给我的能量,我现在可以做什么才能反应我的目标和价值?首先,明白业绩压力也是动力,销售没有捷径可以走:每天两访;每天送出一份计划书;每周一次增员活动;9月30日通算时完成6单,拿到HA身份和津贴。其次,迅速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每周至少一次读书会活动;每月两次自由拆书;每月完成一个定级;每月参加一次社区志愿者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