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一、 自我介绍(1分钟)
大家好,我是赖慧琴,今天很高兴和伙伴们一起拆书练级。我用三个标签来介绍自己:第一个标签我爱运动,我的平板支撑记录是3分47秒,是不是非常厉害哦?不过我爱运动可不是为了减肥,而是为了能吃更多更多的美食;第二个标签我爱做美食,擅长做海鲜大餐,朋友们在家请客的时候最爱请我去她们家当海鲜大厨;第三个标签我爱读书,我一直觉得读书最大的乐趣是和伙伴们交流分享。我希望在拆书帮这个温馨的团队里,经常有机会和小伙伴们边吃美食边交流分享,不断学习,不断成长!
二、拆书帮介绍(2分钟)
什么是拆书和拆书帮呢?
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适用于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强调把图书的知识转化为学习者的能力。分为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
个人学习的应用就是RIA便签读书法。即R→Reading阅读原文片段,I→Interpretation用自己的语言重述原文知识,A→Appropriation引导促动, A1描述自己相关的经验,A2以后我怎么应用,这就是RIA便签读书法。让人通过读一本书就能达到同主题培训的效果,把知
好,接下来进入正式拆书环节,我今天拆的原文片段选自美国作家史蒂芬柯维《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这本书是一本非常经典的自我管理
书,我们今天拆的是p41 如何使用本书
现在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阅读原文片段
R (阅读原书拆页)
选自《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 p41 如何使用本书
在正式讨论高效能人士习惯之前,我想建议读者先建立2个新现念,这将使你阅读本书时收获更多。
首先,我建议各位不要对本书浅尝辄止,大略读过便束之高阁。
当然,你不妨从头到尾浏览一遍,以了解全书梗概。不过我希望你在自我成长的过程中,能时时与本书相伴。内容编排方面,本书分成了几个循序渐进的章节,并在每个习惯的末尾部分都附上付诸行动,方便读者在实践时随时查阅,这样可以帮助你知行合一地对某一习惯进行系统学习。
当你有了更深的理解,能够更好地运用书中原则时,还是可以不时翻阅,在实践中 不断拓展知识,技巧和想法。
其次,我建议你改以老师的角色来阅读,除了吸收还要能复述。在阅读的过程中,应做好准:在48小时以内,与人分享或讨论阅读心得。
举个例子,如果你知道将在48小时内,向别人讲解本书提到的产出/产能平衡原则(P/PC Balance Principle ),你的阅读效果会不会有所不同?读的时候要想象将你此刻记忆最深刻的内容,讲给你的配偶、孩子、事业伙伴或者新老朋友听,注意此刻你的精神和情绪上产生的变化。
我保证,采用这种阅读接下来的章节,可以以增强记忆、加深体会、扩大视野,而且使你有更强烈的动机去运用书中的原则。
同时,开诚布公地与人分享读书心得,你会惊讶地发现,人们以往读你的消极看法和贴在你身上的标签都会消失不见。听你分享心得的人会看到你的变化和成长,他们更加乐意帮助和支持你工作,也许还能一起帮你培养七个习惯。
好,有看完的小伙伴请举手示意下,二分钟时间已到,
I(用自己的语言重述知识
在这个片段中,柯维博士向读者提出了阅读学习《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这本书的2个建议。第一个建议是在做中学,第二个建议是以教促学。
在做中学,建议读者在阅读本书,自我成长实践的过程中要知行合一,把七个习惯付诸于行动,在实践中理解运用。柯维老师建议的在做中学可以帮助读者跨越从心有所动到有所行动的鸿沟, 和我们拆书帮的A2规划应用有异曲同工之妙。
以教促学,建议读者以老师的角色来阅读,想象自己接下来有个沙龙讲座,思考如何把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内容心得体会与朋友分享交流。
当我们认真阅读书籍后,用自己的语言向别人讲述自己读过的内容,这个过程会加深我们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并逐步内化。这样以教促学的阅读方式可以增强记忆、加深体会、扩大视野,促进习惯的培养。同时可以收获友谊,结识一群有相同爱好的同伴!
A1(过去的相关经验)
在加入拆书帮以前,我看过不少情绪管理和关于沟通的书,参加了正面管教讲师班的学习,也参加了种子师资的学习,比较喜欢跟志同道合的朋友茶余饭后交流分享,小伙伴们在遇到困扰的时候也喜欢找我沟通交流,可是我没有以教促学,从来没有对别人做过系统的分享,看过的书里的内容在我头脑里也是支离破碎的。我虽然早就学过不少沟通技巧,但是我在生活中与孩子沟通,与朋友沟通的时候却是经常事后诸葛亮,不会熟练地运用。这次暑假从7月6日起我在抚州临川做心理护理师培训助教一个星期,我发现我收获很大!
举个例子,有一天,学员根据利斌导师的要求两两分组,练习沟通技巧之先跟后带,我作为助教在旁聆听。当扮演学生的学员说,“我不想跟别人玩,因为大家都不跟我玩“,而扮演心护师的学员回应,“为什么大家都不跟你玩呢?你要找找你自己的原因啊?你要反省你自己,你肯定有错误……“扮演学生的学员沉默不语,练习戛然而止。学员们请教我,当时我作为助教对扮演心护师的学员说,“你作为老师不理解她的想法,我也会跟你一样想的,但是好像这样的沟通没有效果呢?那怎么办呢?我们来看看先跟后带沟通时的要求,是不是要先回应对方的感受和情绪呢?“我又对扮演学生的学员说”没有人跟你玩,那是挺让人伤心难过的,你有些难过对吗? ……“我发现,那天在课堂上,当我用我学到的技巧去教别人的时候,我自己收获更大,对先跟后带这个沟通技巧理解得更透彻,体会也更深。紧接着在生活中我也更加有意识地运用这个沟通技巧跟孩子沟通,也会反思自己刚刚哪句话说得不对,哪句话应该怎么怎么说才对,这就是柯维博士建议的在做中学,知行合一,在实践中学习,以教促学。
六、分享 A2 便签
A2(将来如何应用)
我准备,为了更好地理解运用我所学过的知识,
1九月份开始到12月份,每个月开展1场家长讲座。家长讲座可以是《问题是成长的机会》,《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如何培养孩子情绪自控能力》《有效启发孩子的学习》。
2从九月开始,邀请熊媛姐,合作开10期 儿童拆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