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二级拆书家(刘佳)今天我要开启3级攻关任务,为大家带来的书籍是《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它的作者是:成甲,被誉为是“中国最会学习的人”有一句老话叫:人应该“活到老、学到老”,这种勤奋的学习精神感觉像是一种“美德”,人人都该遵从,但有时盲目的勤奋其实并非是一件好事,当你进入职场,你会发现周围的一些同事,工作、家庭、社交、爱好...一样不拉,经营的顺风顺水,可你舍弃家庭、天天加班、埋头苦干,熬夜赶ppt,卖命奋斗,老板还嫌弃你时间管理做不好,效率低下。 难道真的是我们的天赋不够,智商太差?这个世界太大,我们智慧的确有限,但如果掌握更有效率的学习方法,就可以在极为有限的时间里,让你的价值得到释放。尤其我们处在一个互联网+的大数据时代“在未来二三十年,将有超过50%的工作机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大部分单一重复性和薪水较高的工作将容易被取代。马云的超市的无人超市,就是一个实例。所以今天,我将带领各位:1、跳出低水平的勤奋,如何让自己发现那些更有用的知识?(心态)2、如何在现有的经验里,加速升级我的技能。(方法)
片段一:
片段二:
生活每天都在生产未经加工的经验素材。我们的判断来源于经验,而有效的经验来源于对判断的反思。反思,让我们把生活的素材重新解读,成为洞见。
在《穷查理宝典》仲,查理·芒格展示了他是如何对生活经历进行解读的:
从前有个人卖的鱼肉叫卡奈森鱼肉,而另一个知名公司也叫卡奈森(这有点类似百度和百度烤鱼的关系)。卡奈森公司为了维护自己的品牌形象,就想要收购这个鱼肉品牌。每次卡奈森公司的人跑过去跟那个家伙说给他20晚美元,他说他要40万;4年之后说要给他100万,他说他要200万……就这样一套讨价还价。卡奈森公司一直没有把那个商标买下来。
最后,卡奈森公司的人无奈地跟那个卖鱼肉的人说:“我们打算派我们的质量检查员到你的鱼肉厂,以确保你生产的鱼肉都是完美的,所有的费用我们自己出。”
那个人非常高兴,很快就点头同意了,他的鱼肉厂得到了卡奈森公司免费提供的质量管理服务。
这是查理·芒格了解到的一段生活经历。类似的事情,我们在生活中也常常会遇到。真正重要的是我们如何解读这件事情,而这决定了人和人的差别:同样一件事情,不痛的解读深度,就形成不痛的认知差别。
就这个故事,你可以停下来想象,从中收获了什么?
……
《片段一》
【I 讲解】
文中提到了一个词叫做“习惯性防卫”,习惯性防卫是人的本能,是指为使自己或他人免于说真话而受窘或感到威胁而形成的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性,而往往在人际交往当中,这种习惯性防卫迫使我们常常把问题归于别人、归于外部环境,它让我们丧失了发现自己弱点和短板的机会,让我们变得盲目,无法自我提升。
那么,首先在心态层面,我们应该调整到绿灯的状态。
因为在90年代-2000年以前,我们拼的是知识数量,所以你会发现,对于年轻人来首,高考决定命运,谁能够掌握更多的知识,谁就有用了未来的话语权,所以你会看到很多现在的商业巨鳄,当年也是在高考的苦海里挣扎过的,
在2000以后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拼的是获取知识的速度,因为这是互联网的时代,雷军说“站在风口上的猪也会飞”,但首先你要找到风口,而风口又是有限的,所以速度决定了一切。
但现在,知识大爆炸,我们学习知识的途径愈来愈多、掌握的知识也愈来愈多,慢慢就会形成“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优越感”但真正的智慧一定是沉淀到底层的,如果你从一开始就抱有优越的红灯状态,拒绝你走近它这个通道,你又怎么可能成长呢?所以,学习到那些可以让我们事半功倍的知识,是要拥有一个开放的绿灯心态,尤其是发生在你自己身上,别人愿意给予你点拨、给予你建议的事,别让这种习惯性的防卫错失成长的大好机会。绿灯的状态不等于盲目接收,而是以谦卑的姿态,去辨别那些让我们成长的所有可能。
第二,如何才能有在现有的经验里升级我的技能呢?要区别“我”与“我的观点和行为”这两个部分,其实简单的理解就是: 对事、不对人,通常我们在教导别人时,通常要求知行合一,真诚、表里如一,但面对别人的质疑、建议时,我们一定要区分“我”与“我的观点和行为”这两个部分,不要时情绪的不悦上升到人格的评判,而要接纳自己智慧的局限,让我的观点/行为在别人的意见里进化的更好。举个最近生活中的案例就是:我们公司的财务离职,账目归到总部统管,在报销的过程中,总部出纳由于对我们的业务流程不了解,三番五次的追问我消费的细节,我的情绪立刻感觉到被侵犯,有种被冤枉、不被信任的感觉,但其实一方面是我要理解她对于我们业务流程的不熟悉、以及财务工作的严谨性,另外一方面,我又学习到了更加规范的报销流程,以及面对一些容易引起误会的细节时,我下次应该怎样去处理。这才是智慧的行为。
《片段二》
【I 讲解】
我们读书来学习就是读别人的生活经历和感悟。而最好的学习教材,其实是我们自己的生活经理和感悟,如果我们能把自己的生活变成一本教科书,自己就可以是自己最好的老师。可是,对于自己的生活,我们常常是有经验,没反思。如果我们只有经验,没有反思,我们的经验可能让自己在错误的假设下越走越远…
(简短互动)
各位伙伴,如果有以上问题的,或者觉得做的不够好的,或者也在做,而产出却不能够给你的成长带来更大价值的帮助的,请举手!
那接下来我给大家10秒钟的时间,我们思考一下,什么原因让我们常常陷于有经验,没反思的现状呢?(请用三个关键词或三句话来进行发言)
【参与者反馈】
王老师:1、惰性,总是待在舒适区;2、 没有执行力,有计划没行动; 3、 目标不明确,
雪松: 1、没有计划性 2、没有目标
3、缺乏好习惯,因为平时工作太碎片化,被琐碎的事情包围。
生活就是一本书,我们每天经历的事情,都是一个个埋藏着启发的案例,关键是我们必须有能力解读它。那么如何来做呢,首先我们要把生活中重要的部分选择出来,然后才能从中发现更有价值的启发,这个观点,也是我们拆页的主题:把生活案例化。
首先,我们需要选择重要的经历,作为案例。
这是我们的素材,一是素材的质量对成果的影响也是很大的,而是我们精力有限,我们需要聚焦更有价值的事件中。例如:这个案例它是有难度的、它是稀缺的、它是问题出现频频的、它的影响程度是很大的…… 等等,需要你具备觉察很感受力。
第二.对案例进行深度解读。
文中举到的例子是在查理芒格的书中,对卡奈森公司和同名的鱼肉厂发生品牌纠纷、议价不成到合作共赢的始末,总结出:如果你给某个公司和某个人一个它能保护的声誉,便成为了一种激励机制,成为了它的动力。如何,来进行深度解读呢?
我们可以来思考一下:
1、这个案例的表面问题是什么?品牌纠纷。
2、实际问题是什么?是卡奈森公司想要维护自己的品牌声誉,它非常担心这个跟它名字趋同的店家出现产品问题,从而让它的声誉受损。
3、解决方案是什么?卡奈森公司通过帮助鱼肉厂规范质量管理服务,从而让鱼肉厂接纳公司,成为自己人,愿意努力去维护共同的声誉,从而带来更多的收益。一方面牺牲小利益(质量管理员差旅费)去帮助鱼肉厂成长,获得合作共赢的开端,从而省去大笔的收购费用。一方面给予鱼肉厂正式的商标,激励合作伙伴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去努力。
4、思考一下:我能够把这个行为应用在日后的哪些方面?
其实文中提取的激励机制的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应用随处可见,比如:我们公司每个月会评选最高业绩奖,全体员工会在次月月初自己的朋友圈中对前一月获得此奖项的员工进行宣传,让这个荣誉变得更佳有价值,对此员工的激励效用也就最大,因为尝到甜头之后,是会渴望蝉联的,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
同时,对于我自己而言,对3-3的拆书晋级乐在其中,其实也正是因为我有了2级拆书家的这样一个声誉、这样一个阶段性的激励,所以更佳促使我向3级努力。所以这个激励机制,不论是管理自我,还是激发员工,设计公司制度,再到与合作伙伴共赢,都是有应用价值的,所以这也是我们把生活案例化一个很重要的内容。
当然,把生活案例化它的应用是有边界的,因为我们的案例最好能总结出具有普世的价值,这样的应用面会更广。
片段一
【A2】
两个人为一组,为自己找寻一个过往工作和生活历程中,别人给你提出建议或批评的挑战情境。回顾一下我当时的感受是什么,在应用一下如果用 ”我与我的观点和行为“区分来看待,升级自己的技能,可以得到什么样的启发?
【案例实录】发言者:小爽
原本想对公司运营的健康体验营项目做整改,觉得内容过于专业,不接地气,感觉不能受到客户群体的认同。结果上司坚持要按照原来的计划执行。觉得非常的不认同上司的观点,很有情绪。觉得她是对我不认可,我确实是为公司好,为什么不能被理解和认可。反倒来说我。
后来,当我平静下来觉得上司可能在总经理的位置上,有整体的战略布局和眼光,她考虑的问题会更大一些,我只是狭窄到一个事情里,她并非是不认可我,而是我的现有建议与整体项目的意义所冲突,当我从这个矛盾激化的过程中彻底了解了上司的用意,重新和上司一起对我的想法做出了优化,这更有利于这个项目的长期发展。
结语:我们相信什么,我们如何看待自己与这个世界的关系,深深影响着我们的学习效能。
片段二
【A1请大家自测】
亲爱的伙伴们,接下来要进行第二个拆页,其实内容也是出自本书,但是是不同的章节,刚刚我们是学会如何在“别人给予我的建议”中成长,加速我们的学习效能,那么第二个拆页,则是解决“如何让我们具备自行快速驱动成长的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能。
那为了让大家了解在目前阶段,你是否具备掌握这种能力的潜质。以下5个题目,请按照1-5分的标准给自己打分,(标准:1-5按照程度,1代表完全不符合,5代表完全符合)请仔细阅读下面表格中的每句话,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为自己打分。
我认为学习的本质是为了改变自己。 | 5 | 4 | 3 | 2 | 1 |
我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很强,擅长独立思考。 | 5 | 4 | 3 | 2 | 1 |
我能够从多种渠道学习知识和技能,有举一反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5 | 4 | 3 | 2 | 1 |
我在工作和生活中有总结及反思的习惯。 | 5 | 4 | 3 | 2 | 1 |
我认为在“过往的人生经历”中学习成长非常重要 | 5 | 4 | 3 | 2 | 1 |
【I 解析自测题】
我刚才有提到,我们第二个拆页的部分,主要是为了解决自学能力,第一个问题,提到学习的本质是为了改变,如果学习过后依旧盲目从众,不仅学习是无效的,你学习的初心和信念也是虚无的,不能为了学而学,那只是白白的浪费时间,这道题的分数其实也验证了“学习”这件事情对于你的实际价值有多少。那么第二个问题,则反映出你是否有具备增长自学能力的基本潜质,如果有薄弱点是你需要加强锻炼的部分,第三个问题、第四个问题,是帮你检验对于学习这件事情,你是否建立了好的习惯,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其实都是在向我们反馈,你不仅有输入的过程,而且一定要有输出的过程,如果能让你的输出更有价值的,总结和反思是秘籍。最后一个问题,与我们今天的拆页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你也是一个高度认同过往的人生经历必有其正面价值的人,你将从今天的拆页中收获到更为实用的技能,如果你认为并没有那么重要,那么今天也邀请你带着拆页一中提到的“绿灯思维”,开启新篇章,你一定会有惊喜。那么接下来的时间邀请大家用5分钟的时间来阅读拆页,拆页的案例中有邀请大家进行思考的部分,各位也不妨来猜猜。
【A3 促动参与】
以上是我根据拆页,所总结出的行动建议,但对于没有how的拆页,我更期待在与各位的交流和碰撞中,总结出更完整、更有深度、又有料的行动方案
【参与者提问】王老师
我有个问题,你提到的把生活案例化这4个步骤,其实也是通过反思总结经验,怎么样能确保自己在反思的过程中,思考的结果是有效的呢,能够看到问题的本质,确保自己就可以总结出好的经验和方法呢?
好的,我看到她在提问的时候,大家也在频频点头,我们接下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好吗?
我在重述一遍你的问题:为了使自己生活案例化的能力更强,我们在总结的过程中应该如何来思考?
【进行讨论总结分享:思考步骤方法】
1、 这件事情的目标和期望是什么?
2、 实际情况如何,比预期好还是不好。
3、 为什么?
① 做得好的原因是什么?做的不好的原因是什么?(当时我的假设是什么?)
② 如果现在重新做,将会如何执行?新的假设有什么不一样?
③ 跨领域经验的类比与借鉴:思考自己遇到的问题可能与其他领域的哪些问题 相类似,她们用了什么解决思路和方法?她们的假设是什么?
④ 这个假设的原理是什么?对我认识问题的方式有什么借鉴?
4、总结经验
① 有效的假设,是在什么样的前提下有效?我未来一定要记得避免不考虑条件
地乱用这次有效的经验。
② 哪些假设这次验证是错误的?哪些行为是未来要坚决避免的。
③ 哪些假设是这次想到或者借鉴的,解析来要尝试应用的。
【A2催化应用】
接下来我们做一个情境演练,进入到的是一档访谈节目,通过主持人的采访,让受访嘉宾重现如何讲生活案例化处理,而这样生动形象的演绎,相信也一定会加固我们的学习效果。主持人的采访及提问过程,要尽可能的涵盖我们刚刚所提炼出来“反思步骤”,作为采访的提纲!
【案例实录 】
场景访谈节目《XX有约——说出你的故事》
主持人:雪 松 被参访者:王老师 背景:王老师作为金牌销售员接受参访
主持人:王老师,你作为金牌销售人员,在你过往的经历中哪一件销售经历是你印象比较深刻的呢?
王老师:有一家客户是做鞋的,成交过程让我比较难忘。
主持人:发生了什么?让你对这段过程难忘呢?
王老师:这个老板非常刁钻,他对于我们的同行业非常了解,所以他非常挑剔,最开始的时候是很排斥我,也很拒绝,通过我不懈的努力达成了合作。
主持人:那你最开始对这段销售的目标和期望是什么呢?
王老师:当时特别希望能给他们公司匹配一个全年的培训方案。
主持人:前期阶段,效果怎么样?比预期好还是不好呢?
王老师:预期不好,我本来是想通过两次拜访,把我们家的主要情况和课程推荐给他,但是他并没有完全接受,而且还质疑出很多问题来。
主持人:那你觉得出现这种情况和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王老师:第一是对客户不了解;第二对我们的产品销售话术不精,不能够根据客户当时的需求进行随机的引导。
主持人:如果现在有一台时光机,可以让你穿梭回跟客户第一次见面的场景,你会如何执行呢?
王老师:我会更专业,全面了解客户需求,不止从老板层面,还要从管理层和员工层去全面了解;然后再去跟老板对接就会有话题性,也能够更加的匹配。
主持人:那你总结的这个经验,你觉得将来运用在什么情境下是有效的呢?
王老师:在处理很多事情的时候,你必须要全面的了解对方的需求,而不能通过简单的了解之后,去盲目的执行,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满足对方的想法。
主持人:那你这个经验运用在哪些客户身上,是不太适用的呢?
王老师:对于关系已经比较密切的客户、熟悉的客户,我就没有必要再反复确认和沟通,这会让客户觉得啰嗦和麻烦,应该提升效率,加快进度,直接把最适合的课程匹配给她。
【特定任务:事后复盘】
选择一个过往经历中,你认为有价值的事情,按照我们今天的智慧成果进行案例化总结,之后以文字形式分享到我们的微信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