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向前一步》 所属活动: 合肥霸都分舵第五次定级 所在级别: TF2-4 学习主题: 职业生涯中的短期目标和长期沟通与表达 学习目标: 在工作中设置清晰的短期目标,以及如何真诚有效沟通。

开场: 大家好,我是拆书家橙子姐,我平时爱好跑步,今天不仅是拆书定级,而且是我正式开始跑步3周年,所以早上先跑了15公里再过来。今天分享的主题是,如何在新工作中清晰地设置短期目标,以及在长期的工作生活中真诚有效沟通。今天6个小伙伴我们分成两组,阿波罗老师左边的3个小伙伴一组,右边的3个小伙伴一组。
F:今天拆解的片段来自一本经典的实用类书籍《向前一步》。这是一本女性励志书籍,它的作者是美国facebook的CEO谢丽尔•桑德伯格,她是美国也是全球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A:《向前一步》与市场上很多关于女性职场和身心成长的鸡汤书不同的是,通过引用的大量理论和实践案例,提出女性之所以没有勇气跻身领导层,不敢放开脚步追求自己的梦想,更多是内在的恐惧与不自信。同时鼓励所有女性要大胆“往桌前坐”,主动参与对话,说出自己的想法。
B1&B2:如果我们阅读这本书,并按书中的建议去思考和实践,尤其是今天分享的知识点,如何在新工作中设置清晰的短期目标,并在我们更长期的职业发展中有效的沟通表达,我们就更勇于接受职业挑战,更加有方法地去追求人生目标。我们现在花一些时间阅读片段,读完后请举手示意。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R:阅读原文拆解页】(2-3分钟)

(原文)选自《向前一步》第4章 职业生涯中的长远梦想及短期目标

我相信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长远的梦想,我也相信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18个月目标”。(之所以说“18个月”是因为两年听起来太长,一年听起来又太短,这表示并不一定要有完全确切的时间。)通常,我的“18个月目标”会从两方面加以考虑: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以“我的团队能为公司做什么”设定目标。那些关注结果和影响力的雇员是最值得重视的,比如洛里·戈勒,她很聪明地把注意力放在解决脸谱网的招聘难题而不是自己身上。这不仅能让女性从共同利益的角度思考问题,它也符合人们的期望并且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其次,我会试着在接下来的18个月里,为自己设定更多有关新技能的学习目标。这个过程通常是很痛苦的。我不断问自己和周围的人:怎样才能改善自我?我发现,如果我害怕做某件事,通常是因为我还不太擅长或者都不敢尝试。在谷歌工作了4年多之后,我实在不好意思承认自己从来没有谈成过一笔生意,所以我鼓起勇气跟我的老板、销售业务拓展部门的主管奥米德·柯德斯塔尼(Omid Kordestani)进行沟通。于是,奥米德决定让我来管理一个小型的交易团队。在首次谈判中,我在还没完全了解潜在合作伙伴的业务之前就提出我方的条件,差点把整个事情搞砸。还好,我的团队里有塞莱什·拉奥(Shailesh Rao),他及时介入谈判,并且教给我一个谈判技巧——让对方先提出条件,这常常是达成最有利条款的关键。

每个人都有改善的空间。大多数人在职场上都会具备某种风格,在某方面表现得较为突出——比如太强势,太消极,太健谈,或太腼腆。在第一次谈判中,我说得太多了。当我意识到这个缺点,我就希望能有人帮助我纠正它。我找到沟通技巧培训师莫琳·泰勒(Maureen Taylor),她给我布置了一项功课。她告诉我,在未来一周时间内,我都不能表达自己的看法,除非别人征求我的意见。这7天对我来说,是此生最漫长的一个星期。如果我每次在表达意见时都咬一下舌头,大概早就把舌头咬掉了。

试着矫枉过正,这对于找到平衡点很有帮助。为了在会议中讲话适度,我必须意识到自己说得太多,而那些腼腆的人则应意识到自己说得太少。我认识的一个女性在平常说话时语气过于轻柔,所以她迫使自己在开会时“喊出声来”,以便增大音量。克服自己某种天生的自然倾向是非常困难的,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努力。“谢丽尔,我真希望那次会上你能多说两句”——这种话几乎没有人对我说过。就奥米德说过一次,当时我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拆书家讲解引导】(5分钟)

What:小伙伴们阅读完第一个拆页之后,是不是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即使你没有跳过槽,那么我们在场的每个人也都经历过至少一份职业。在我们每去到一个新工作新岗位的时候,都会有一个目标,而对目标来说,最初我们应该考虑的就是短期目标。

Why:(预防异议)可能有的小伙伴会说,领导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呗,考虑这么多有什么用?(强调不这么做的坏处)我们很多人都听说过在《高效能人士七个习惯》这本书,这本书里的第二个习惯是,“以终为始”,它强调了设置目标的重要性。在加入一个新岗位时,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短期的目标,你就永远到不了那里;如果不清楚怎样设置清晰的短期目标,你就无法了解公司对你的要求,你就无法做出相应的改善行动,扬长避短或取长补短,就有可能产生挫败感或者失落和迷茫。只有在设置了清晰的短期目标后,我们才会有明确的努力方向、清晰的标准,以及去思考如何才能达到这个目标的行动方法,让自己一步步得到能力上的提升和价值上的实现。

(举例)记得我刚进公司一年后,领导为了提高我的一线业务经验,从人力资源部内部转岗借调到了供应链的质量管理部门。当时我对设定短期目标没有任何概念,没有主动采取过任何行动,导致每天就在做文员性质类的工作,非常没有成就感,对自己当时的状况非常迷茫,甚至产生了以辞职来逃避的念头。

How(细化行动步骤):所以,结合原文片段,关于如何在新工作中设置清晰的短期目标,我给大家以下几个行动建议:

1、 站在自己的角度出发,主动以你能为公司做什么,设定目标;

2、 对标职位要求,设定能力提升目标;

3、 邀请同事,在你某些亟待改善的缺点上提供建议和帮助;

4、 在你的问题点上,以超出标准120%的水平要求自己改正。

所以回到我自己刚才的案例中,我觉得自己不能做一个逃避者,当时没有学过这个片段,但我自己采取了这个行动:首先,跟当时业务部门的主管主动做了沟通,我设定了自己短期借调的目标,就是要配合主管帮助公司顺利通过当年度的可口可乐质量体系认证;其次,对于这个目标,我发现自己是在生产流程和质量管理知识上有欠缺,因此我设定了针对这个能力方面的行动目标和计划;同时,我邀请了一个同事,她是品控部的,对质量管理有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可以让我更好地请教和学习;最后,我要求自己不仅是对质量管理的文件熟悉了解,更要超标准要求自己,亲自进入生产线进行具体和实践的学习。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激活经验】(10-15分钟)

现在,请小伙伴们回想一下,在你之前的第一份工作,有没有碰到过这种情况,就像我刚刚转岗到质量管理部门一样,不知道自己的短期目标是什么,也没有做过相应的规划,每天早上一脚踏进办公室的门,打开电脑泡杯茶,打打文件,给老板签个字,然后跟同事聊聊天,要么就电脑前呆坐一天,是否有类似这样的情况呢?简称八个字:无惊无险、又到五点。大家思考和讨论一会,待会我们请一位小伙伴给大家分享一下。(邀请小伙伴分享)

哪一组小伙伴可以站起来给大家分享一下?(邀请小伙伴分享)

【学习者分享】

学习者:因为我也是刚入职,所以我对自己的职业目标做一个简单的

拆书家:你之前有做过相应的短期目标吗?

学习者:工作目标没有,可能有学习目标、跑步之类的。

拆书家:如果之前没有设定过这种短期的工作目标的话,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学习者:之前没做过就感觉对一件事情没有把控,没有节奏感,不知道每个阶段要做什么,很迷茫,这样会影响我做事的效率。可能会把这件事做完,但并没有达到我预期的目标。如果能分阶段做这个目标,比如三个月内我跑步要跑多少公里,比如我要跑20圈,那我第一个月可能只跑到10圈,不是一次性跑的,而是我三天增加一圈三天增加一圈,这样循序渐进的增加。

拆书家:那我们回到工作中,因为你也是大学生刚刚毕业来到新的工作岗位上,你从工作的角度,通过刚才建议的方法,有没有什么办法去设置短期目标,进行一些规划呢?

学习者:先说我当下遇到的问题。我刚进公司,未来的目标是能够顺利地拿到高级检验工的证书。我现在刚进去需要学习,公司的流程,和各个项目检验的方法。明年这个时候,我会先考中级,同时在我学习考证的时候,我会邀请身边的前辈老师,他们有经验,请他们在我做事的方法上给我一些指点,他们指导我一下哪些做错了需要纠正,这样我进步才会快,目标才会很快的达成。

拆书家点评:谢谢王星,刚才你介绍得非常好,首先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从你的岗位上,你能做些什么,你说到你会去考职称,考这些认证,对标公司的要求,设定能力提升的目标。同时也说道你会请一些资深的同事和领导去帮助你,做出这些改善。

 

【简单总结并过渡】(1分钟)

好的,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在新工作/新岗位中设置短期目标的4个方法,我们就记住这四点:1.你能做什么;2.设定能力提升目标;3.请他人提出建议;4.超标准要求自己。如果能做到这些,你在新工作岗位中一定会更快更好地达成自己的工作目标。

长期工作过程中的沟通必不可少,下面的片段会给大家带来一种如何在长期的职业发展中沟通和表达自己观点的方法,掌握之后一定可以为你的职场发展不断加油。让我们现在来阅读第二个片段。阅读完之后举手示意。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R:阅读原文拆解页】(3分钟)

选自《向前一步》第6章 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情绪

在职场上要做到坦诚尤其困难。一切组织都存在某种等级形式,这也就意味着对个人表现的评价来自于他人的感受,于是让人说出真话就更难了。任何一个组织不管多么努力尝试做到结构扁平化,都要面临这个挑战。在脸谱网,我们在组织建构时尽量做到不分上下级,每个人都在宽敞的开放式空间里办公——这里没有办公室、小隔间,不分片划区。我们每周五都举行全体员工的交流会,每个人都可以畅所欲言,发表建议。如果员工们不同意某些决策,可以在脸谱网的公司群里发帖表决。即便如此,我也不会傻傻地认为,大家能够毫无顾忌地去批评我、马克·扎克伯格或是身边的其他同事。

心理学家在研究权力动力学时发现,处于权力低层的人在分享意见时会更犹豫,在表达想法时会闪烁其词。这也有助于解释为什么许多女性格外害怕在职场上坦陈直言:她们害怕被认为没有团队精神,害怕看上去过于消极或啰唆,害怕自己的批评意见听起来像是陈词滥调,害怕自己的发言会招来攻击(就如同我们告诫自己别往桌前坐一样)。

交流的最佳效果来自谈吐得体且态度真诚,其关键点在于你不需要直愣愣地冒出大实话,而是适当修饰后的诚实表达。在不伤及别人的前提下又能实话实说,这对一些人来说轻松自如,而对另一些人来说则是一门需要学习的技巧。我在这方面也尚待提高,还好我得到了很多帮助。

我从科夫曼教授那里学到,有效沟通的起点在于明白“我有我见(我的道理),他有他见(他的道理)”。绝对的真理几乎是不存在的,所以那些坚信自己的话就是真理的人实际上就是不让别人讲话。当我们承认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具有局限性,就能以一种温和的方式分享他人的意见。第一人称“我”通常会让意见的表达更积极。比较以下两句话:(1)“你从不认真考虑我的建议。”(2)“写给你的四封邮件你都没回复,我很失望。这让我觉得我的建议对你来说不太重要,真是这样吗?”前一句会立刻让对方辩解性地回应:“不是这样的!”否定后一句就要困难得多。由此看来,前一句引发的是异议,而后一句引发的是讨论。我希望自己在所有的交流中都能坚持使用后一种说话方式。虽然我做得不是很好,但我会不断努力。

简洁的语言也有助于真实想法的表达。办公语言在措辞上常有的细微之处和附加说明,不仅会模糊要点,还会让人不知所云。例如,像《上班一条虫》(Office Space)之类的喜剧看上去那么真实就是有原因的。人们害怕得罪别人,尤其是老板,所以会避重就轻。他们不会说“我不同意这项扩张战略”,而会说:“我认为开展这种新业务有许多很好的理由,也相信管理团队已经进行了周密的投资回报分析。不过,我不太确定我们是否考虑到目前采取这种策略会产生什么影响?”附加了这么多说明,就很难搞清楚说话的人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倾听,与说话一样重要。在我和弟弟妹妹还小的时候,每当我们发生争执,母亲就会让我们(其实更像是强迫)去模仿对方,就是在回应对方前先重复一遍对方说的话。比如,有一天我和妹妹为棒棒糖发生了争执。“谢丽尔吃掉了最后一根棒棒糖!”米歇尔大叫。我马上反驳了一句,立论非常充分:“她昨天已经吃过棒棒糖了,而我没有!”母亲让我们俩面对面坐下,并且不许我争辩,直到我理解了妹妹的委屈。“米歇尔,我知道你不高兴我吃了最后一根棒棒糖,因为你也非常想吃。”尽管说这话的时候我心里很不情愿,但重复对方的观点可以把分歧明晰化,这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我们都希望别人能认真听自己说话,当我们表现出自己正在专心倾听的态度,就会慢慢变成更好的倾听者。现在我和孩子们相处时,也是这样做的。我很乐意听到我的儿子对他妹妹解释:“我很抱歉看到你因为输了大富翁游戏而不高兴,但我比你大,所以我应该赢。”对一个7岁大的男孩来说,他表现得不错(尽管科夫曼教授会提醒我儿子把“但”字以及后面半句拿掉。想象一下有人对你说:“我真的很喜欢你,但……”)。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拆书家讲解引导】(5分钟)

What:看完这个片段,大家有什么感触呢?是不是在回想自己以往的人际沟通时的场景呢?真诚有效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是沟通的第一个步骤。

Why:(预防异议)可能有的小伙伴会觉得,在职场中坦诚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啊,得罪了领导和同事,以后还怎么在职场上混?(强调不这么做的坏处)我们每天做的大部分事务都与人际沟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时甚至起着决定性作用。那么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观点,是沟通的第一步。如果无法真诚有效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就无法做到有效沟通,即便你的工作能力再强,也无法获得职业发展,甚至无法在职场中生存下去。因为有效沟通是建立在相互了解和尊重、相互信任、彼此能坦率讨论的基础上,如果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就会失去让别人了解我们的机会,无法与他人协作,更无法取得他人的信任。所以,只有做到首先真诚有效的自我表达,才能建立起相互信任和长久的人际沟通关系,才有可能在职场上取得成功。

(举例)大概在在八九年前,我刚刚晋升成部门经理的那段期间,正好遇到了公司年底绩效评估。在我与一位同事小F进行绩效面谈的时候,我是这么表达的:小F,你刚调到我们部门不到一年的时间,做的好的地方很多就不说了,主要说下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我觉得你在面对客户(也就业务部门)的需求的时候,态度上还不够主动积极;第二,在考虑问题的时候不够周全,更多的时候还是站在自己的立场看问题,这就会让业务部门觉得我们本位主义,我们应该是站在对方的角度,服务业务部门,支持他们解决问题,达到业务目标。在这个绩效面谈的沟通进行完之后,跨了新年,又过了几个月,偶然跟同事聊天的时候听说,小F在去年底跟我面谈之后,偷偷哭了一场,几乎要立刻提出辞职了,还是在其他同事的劝说安慰之下才继续留了下来。这件事对我冲击很大,让我觉察到,我需要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沟通上做出改善。

(适用范围)其实如何做到真诚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不仅在职场中,在我们生活当中也是普遍适用的。那么到底如何去做呢?

How(细化行动步骤):结合原文片段,我给大家以下几个行动建议:

1、 用客观的事实进行描述,而非主观评价。就是说我们要描述正在发生的事情并说出观察的结果,不能将客观事实和主观评价混为一谈,否则人们就会倾向于听到批评,从而产生逆反心理,躲避或者抗拒沟通。例如原文中的“写给你的四封邮件你都没回复”是一种客观的描述,而“你从不认真考虑我的建议”,就是一种个人主观的评价;我自己的例子中,说小F“你对客户的态度不够主动积极”,也是一种主观评价。这种评价和标签会让我们内心产生对抗,提出辩解和抗议。所以,客观事实的描述,是真正有效表达自己想法的第一前提,换成我的例子,我应该用一段小F面对客户需求的事实来描述,例如:我看到生产部王主任发给你的邮件,你三天都没回,置之不理。类似用这种客观事实来描述。

 

2、 表达感受,揭示需求,请求反馈。我们从小到大一直在被灌输各种权威主张的“正确思想”,所以很少有人会问我们的真实感受,我们也很少表达自己的感受。如果我们使用具体的语言表达感受,可以让我们打开自己的心灵,更坦诚地与对方沟通,让对方知道我们的情绪,和与之对应的需求。原文中的例子就是,在描述你没有回复我给你的四封邮件之后,第二句中我表达了自己很失望的情绪,这样对方就会发现,与之对应的需求是:我希望你能回复我的邮件。第三句的“这让我觉得我的建议对你来说不太重要,真是这样吗?”,这是向对方请求反馈的表达,这可以让对方体会我们的感受和需要,并表达对他的尊重。

 

3、 尽量使用简洁的语言。尤其在我们表示不同意见时,出于各种原因,可能是不希望伤害或得罪对方,经常会附加很多不必要的文字来沟通,这种过份的婉转和拐弯抹角,不仅无法达到我们的目的,而且会让对方抓不住重点,严重时更加会破坏团队中的工作氛围,阻碍团队成员间的正常交流,并最终导致工作上的失败。我们应该用简洁的语言首先表达自己总的观点,而不是通过一堆修饰和形容的词汇或堆砌的辞藻去做过多的解释,之后如果需要进一步阐述,再进行条理的分析。

 

4、 复述和总结对方的话,做到真实聆听。真实的聆听首先需要全神贯注集中注意力在对方身上,聚焦在他们所说的话上面。这种复述和总结的方式,能建立双方之间的亲和感:因为对方会感受到你来自内心的尊重和关心。尊重他的时间,感觉你很想听到、很关心他说的信息;同时,复述和总结对方的关键点,会表明你理解他们的想法,理解他们的感受和情绪。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案例场景演练】(20分钟)

接下来我们现在马上做一个演练。请大家认真听一下要演练的场景:你是小A,周一的时候跟同事小B说过,请她帮助分析和提供一份非常重要的数据,数据会作为你汇报的补充材料,用于这周五也就是明天的管理层会议的汇报。因为是今天已经周四了,看看表已经快到五点下班时间了,可你还没收到小B的邮件,你实在忍不住跑去问小B,可对方竟然答复说材料还没做。。。

当然,具体原因,大家可以讨论和发挥,现在请每两人一组,扮演同事之间进行对话。通过练习如何真诚有效表达自己的想法,一起来完成这段对话。之后我们会请一组现场对话,看看他们是怎么表达的。现在开始。

请记得我刚才说的4个步骤:1.描述客观事实而不是评价;2.表达感受和需求,请求反馈;3.用简洁的语言;4.复述和总结对方的话,真实聆听。

【学习者分享】

学习者1(A):shooshoo你好,我想请问下,我们之前沟通过的,我明天会议需要准备的材料,之前跟你打过招呼的,你这边完成了吗?

学习者2(B):啊不好意思哎,我到现在还没有做。。。

学习者1:还没做啊,哦,我这边一直比较忙,时间也比较紧,没做的话可能是工作太忙让你你疏忽了。但是你也知道这个材料对于接下来我们这段时间的工作目标、计划对我们小组对公司接下来的发展方向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想问下你今晚如果有时间,我这边其实已经做了一部分,你能不能加个班,我们一起完成这个计划方案,这个材料再补充一下,找到一个方案。

学习者2:刚才你说的确实是这样,这段时间我是很忙,有些东西就兼顾不到了。你刚才提到的我也同意,虽然现实情况摆在这里,但是我看今天下班以后还是能留出一些时间,把这个报告赶出来。你觉得这样可以吗?

学习者1:可以,非常感谢。

 

拆书家:谢谢两位小伙伴。还有没有小组想分享一下呢?好,有情这一组小伙伴再来演示一下。

 

学习者1:周一的时候跟你说要提供的材料可搞好了?明天我周五要用的。

学习者2:没有。

学习者1:你现在目前还没做吗?

学习者2:只做了一点点,因为太忙了。

学习者1:这个东西这个材料很重要,而且我周一的时候就已经跟你强调过了,过了三天你还没做好,我感觉,这让我觉得很不舒服。是不是你觉得我给你的这个任务是一个负担,或者说,你觉得不重要?是这样吗?

学习者2:其实也不是,我之前也是想把这个事情做好,确确实实是因为除了你说的这个事情,我还有很多其他的事情要做,你没来之前,其实我已经打算就是今天加个班,然后尽量在明天开会之前交给你,你刚才说明天要用,这个东西很重要,因为我也不希望你开会的时候因为我这个事情出现纰漏。

学习者1:你说的对,确实大家都比较忙,大家也要互相配合,所以明天早上我也会早点过来,如果你提前做好了,希望你能提前发我电子邮件。

拆书家点评:谢谢两组小伙伴。我们刚才都看到了,大家都是在描述客观事实,这是很重要的十万火急的事情;如果换做以前我们可能会说“你怎么这个记性,早就跟你说好了”,但是我们小伙伴都已经克制了自己的情绪,来描述客观事实而不是使用评价,“我工作很忙,可能你也很忙”。第二步也是表达了自己的需求,这个东西对我来说很着急,看看什么样的方法我们能一起把这个东西完成。第三点我们都做到了重述对方的话,我们明天早点过来看看能不能一起把它完成。所以现在大家都已经很清晰地领略到这个步骤,应该怎么去做了。

 

【A2:分步催化】(20分钟)

刚才我们演练了一个职场中与同事沟通的场景,其实我们也说过这个适用范围并不仅限于职场,同时也适用于生活中的沟通。现在设想一个生活中的场景:假设你们家的车已经开了六七年,现在要换新车了。你自己作为男生,想换一辆空间大一点的旅行车,你的爱人嫌你看上的那款车外形太土,她想换一辆时尚点看起来好看的车(但可能实用性或者空间可能不足)。你们已经为这个事情争论过一次了,一谈起来就要吵架。那么在这种情境下,你会计划一个什么样的沟通呢?

大家也可以自己思考并想出具体情境,加工成一个具体的例子。可以是你之前发生过的,也可以是自己目前正在面临的问题,说明你会如何真诚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现在大家可以思考和讨论一下,然后我们请一位小伙伴分享。

【学习者分享】

学习者1:很多时候我们也会面临这个问题,换车也会出现这种夫妻争执。如果要沟通的话,先描述事实,从我的角度考虑,更多是考虑到家庭的需要,如果出去旅行郊游,包括老人啊,以后可能要二宝啊,这样换空间大一点的车。照顾她的感受,她会说我想要一个漂亮点的车,我会说,我知道女生想要漂亮一点的车,对我们整个家庭的形象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从实用性这方面考虑,我建议我们从家庭的角度考虑,你现在是不是对我的这个建议不太重视呢?她可能会有一些辩解,那我就会顺着她辩解的话继续往下说,从她的角度考虑,我再提出一个方案就是最近出了一款SUV,外形也不错,我们一起去看一下,你再考虑考虑吧。

 

学习者2:前段时间,我奶奶刚做完手术腿脚不方便在床上卧床,我爷爷年纪大了也不方便照顾,所以一直是我姑姑在照顾她。那有一天她外出了不在家,所以我和爸妈就去照顾她。奶奶是那种脾气比较顺着自己性子的,她那天说我们把饭菜搞完就可以直接回去了。我姑姑的意思是你们(我和我爸妈)不能回去,这样就只有两个老人在家万一碰着哪里了怎么办。所以这就面临了一个两难的选择。我去跟爷爷沟通说,因为你们年纪大了,确实不太方便,还是需要人来照顾的。可我爸也是脾气很直的,跟我爷爷就起争执了。我跟爷爷说:“我姑姑意思就是让我们来照顾你,我们不能违背她意见中午就走了呀,就算你们不满意,也是要照顾我们晚辈的想法,作为晚辈就是要在你们身边照顾的。“ 所以这就是真实的意见的表达,孩子尽孝是应该的。我也知道你们(爷爷奶奶)的想法,就是我们下午没有事可以直接走了,但身体健康永远是有备无患的,你们可以忙你们的,我们在家可以忙我们的,孩子和老人也可以一起交流啊。我们可以晚一点等姑姑回来后我们再走。

 

拆书家:首先谢谢两位分享的小伙伴。尤其是这位新来的小伙伴,刚才你首先说了事实,爷爷奶奶年纪都大了腿脚不方便,爸爸妈妈也说了他们的感受,作为儿女是应该尽孝的,虽然工作是工作该休息要休息,但是你后面也跟爷爷奶奶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总结】(1分钟)

好的,我们现在来回顾一下两个片段的知识点:第一个片段是短期的过程,如何设置在新工作中的短期目标,第二个片段是涉及沟通方面,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长期的职业发展中,如何真诚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设置清晰的短期目标,并在长期的人际沟通中做到真诚和高效,这会为我们职业发展上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希望大家有机会可以认真阅读《向前一步》这本书,里面有许多方法和案例,可以更高效地帮助你在职场上“向前一步”。今天我的拆书分享就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