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复盘+:把经验转化为能力》 所属活动: 合肥霸都分舵第五次定级 所在级别: TF1-2 学习主题: 五个“为什么”问题解决法 学习目标: 能够学会通过不断的提出问题,达到溯本求源解决问题的目的。

开场: 在座的小伙伴,大家好,我是英爱。我的本职工作是药品销售,平时喜欢看书、看电影、结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加入拆书帮是希望能够认识更多优秀的小伙伴,大家一起抱团学习,让自己也慢慢成长为一个优秀的人。
今天现场一共来7位小伙伴,为了便于后面环节的互动,我们先分下组,我们分3组。树袋熊贝贝、河老师、橙子姐一组;阿波罗老师,观察员一组;秀秀和新来的这位小伙伴一组。
今天所拆解的片段来自《复盘+把经验转化为能力》这本书,它的作者是邱昭良博士。邱昭良先生硕士和博士两段研究经历的专业方向均为学习型组织。他本人曾任联想集团高级经理、联想投资公司咨询经理、东方道迩集团首席运营官,有着非常丰富的一线经营与管理实务经验。

本书详细阐述了联想、万达、美国军队、英国石油公司复盘的实务做法,分享了作者多年的实践经验以及“内功心法”,介绍了引导复盘的工作指引与常用方法、工具与模板,是应用复盘的专业、深入而全面的操作指南。
这本书告诉读者如何通过对过去的思维和行为进行回顾,反思和探究,实现能力的提升。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如何使用“五个为什么”

这一方法的使用非常简单,以至于只需要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步,提出第一个为什么

挑选出一个问题症状作为开端,然后问小组成员第一个为什么:“为什么这件事情正在发生?”

可能对这个问题有三四个答案。把这些答案全部粘贴在墙上,在这些答案周围留有足够的空间。

第二步,依次追问“为什么”

重复墙上的每个答案,依次追问“为什么”。把每个答案和“答案的答案”粘贴到它的“母问题”附近。

第三步,对问题进行整合

当所有问题回答完毕之后,一些问题可能开始整合,并追溯到十几个不同的症状,发掘两三个系统性的根源。

例如,里克.罗斯《第五项修炼.实践篇》中提到了一个有趣的案例。

一位车间主任看到车间地板上有一摊油。他马上习惯性地抓住离他最近的一个工人,让他把油擦掉。

此时,一个善于使用“五个为什么”的顾问提出了第一个“为什么”:“为什么地板上会有一滩油?”

旁边的工人回答到:“奥,葛本机漏油了。”

“那你还不赶紧去吧葛本机修好?”车间主任吼道。可那个顾问却继续追问:“为什么葛本机会漏油?”

“因为塞子有毛病。”工人答道。

“为什么塞子有毛病?”那个顾问继续追问,提出了第三个“为什么”。

“我也不清楚,反正这批塞子都不经用,很差”。工人无奈地说。

“那么,你需要搞清楚,为什么你们会买这么差的塞子。”顾问对车间主任说。

……

通过不停的追问“为什么”,可以找到导致问题出现的深层次原因,避免就事论事,只是消除了问题的“症状”,而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在座的各位小伙伴在读完这个片段后,是不是觉得照着这个套路去解决问题,那也太简单了吧。其实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解决可是个大学问呢。

 但为什么这么简单的套路,平时我们想不到呢?

 问题在于习惯性思维,大家想想平时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的本能反应是怎样呢?我们是不是本能的希望问题可以立马解决!最好是一次性给搞定,越快越好。于是,问题来的时候,没有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溯本求源,去找问题的关键所在。这就导致,我们很多时候仅仅是了解一些基本信息后,就草草的处理掉一些表面问题。而问题的根源还未被发掘,治标不治本的状态屡见不鲜。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能够多点耐心,多追问几个问题,并且认真思考每个答案之间的内在联系。看问题会不会简单些呢?

其实想要找到问题的根本所在,针对性的去解决。其实是有章可循的,结合原文我给大家三个详细的步骤。

1、症状切入,穷尽答案。以一个问题“症状”,并把所有可能性的答案写出来,粘贴在问题的后面,每个答案的周围留有足够的空白。

2、二级追问,细化答案:依次对所有可能性的答案进行提问,并把每个答案粘贴在“母问题” 附近。

3、整合问题,追根溯源:当所有的问题回答完毕之后,对其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整合,并追溯到不同的症状,从中发掘两到三个根源性的问题,统筹解决。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一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要去解决,我们希望问题可以尽快妥善的解决。但是也一定存在不尽如意的地方。举个例子,最近女儿总是跟我说不愿意去补习班上课,我问她是什么原因她说不喜欢那里的环境。开始问她为什么她也不愿意说,后来细心开导后才知道,原来他们补习班有低年级的同学,那些孩子作业相对较少,一写完作业,就在教室里面说话打闹,影响女儿学习。女儿跟老师反映过一两次,老师不是很上心,也没有认真对待这件事。所以女儿不想去那里学习。

那么现在请大家回忆一下,最近有没有什么让你比较头痛,总也没有办法的解决的问题;或者说有什么问题总是反反复复出现,无法彻底解决掉的?请大家在一张便签上写出来,并在小组内分享交流一下,一会我请一个小伙伴分享一下自己的经历。

好了,我们看下哪位小伙伴可以来分享下下自己的案例。

有请这位小伙伴,大家掌声鼓励下。

橙子姐:有一个业务单元的人员离职率较高,经过初步的了解,跟这个部门的主管的行事作风关系比较大。虽然也多次跟这位主管沟通,但是他部门的人员流失率还是没有降低。

   感谢橙子姐的分享,从她分享中我们大概能够了解到,虽然大家都知道问题是出在了这名主管身上,但是并没有搞清楚这名主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事作风,以及为什么他不愿意去改变自己的工作习惯来避免人员的流失。所以说,要想解决这个人员流失的问题,还需要管理者在这名主管身上多探究一下了。


   A2:

   今天各位来到现场,学习了片段所介绍的方法,我想大家多少都会有些启发。那么现在请大家再次拿出手中的笔和便签纸,写下近期需要解决的问题,尝试运用今天片段中提到的方法和步骤。在这里,需要请大家注意两点:

   首先,是最近希望解决的一个具体问题。

   其次,要有明确的时间,我们拆书学习的目的就是即学即用。

   下面再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下近期的行动计划,好的,我们请河老师来给大家分享下。

   河老师:近期在规划写一本关于构建知识体系的书,为了这本书能够在年底顺利出版。决定利用今天片段所学习到的技能,对写书过程中将会遇到的问题进行梳理。

   首先,确定图书主题:我为什么写这本书?是为了解决成长者的知识焦虑。

   其次,分解问题:逐一分析产生知识焦虑的症结所在,形成图书纲领。

   再次,整合成书:把各个症结进行深入分析,给出解决方案,最后成书。

  

  结束语:

今天我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今天所学习的方法可以帮助到大家拓展思路,下次再遇到什么问题的时候,能够溯本逐源,找到问题关键之所在。

最后希望在拆书帮这个大家庭里,我们一起努力,成就更好的自己。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