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叫胡水珍,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也是一个12岁孩子的妈妈。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内容,来自于正面管教书中的片段.“赢了孩子还是赢得孩子”正面管教是一本让数百万孩子. 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自1981年本书第一版出版以来,正面管教已经成为了管教孩子的黄金准则。本书的作者作者简.尼尔森博士,是教育学博士,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加利福尼亚婚姻和家庭执业心理治疗师,美国正面管教协会的创始人。他是7个孩子的母亲,18个孩子的奶奶或外祖母。曾经担任过有关儿童发展的小学大学心理咨询教师,他是18本著作的作者,被翻译成16种语言在美国畅销超过400万册。
有一件事让德里克斯一直忧心忡忡,因为许多想把他的建议应用到孩子身上的家长和老师对一些基本概念并不理解,这导致他们曲解了很多方法,并用这些方法来"赢了"孩子,而不是"赢得"孩子。所谓"赢了"孩子,是指大人用控制惩罚的手段战胜了孩子,而"赢得"孩子则是指大人维护孩子的尊严,以尊重孩子的态度对待孩子和善而坚定相信孩子,有能力与大人合作,并贡献他们的一份力量。这需要大人给予孩子大量的鼓励,并要花时间训练孩子的基本生活技能。
"赢了"孩子,使孩子成为失败者。而失败通常会导致孩子反叛或盲目顺从。这两种品格都非我们所愿。而"赢得"孩子,则意味着获得孩子心甘情愿的合作。
赢得孩子的四个步骤
1.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
2.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但不能宽恕。同情并不表示你认同或宽恕孩子的行为,而只是意味着你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时你如果告诉孩子,你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行为效果会更好。
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如果你真诚而友善地进行了前面两个步骤,孩子此时就会愿意听你说了。
4.让孩子关注你解决问题。问孩子对于避免将来再出现类似问题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没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直到你们达成共识。
原文拆页这个片段讲到,赢了孩子是指成人用控制、惩罚的手段战胜了孩子。而赢得孩子,则是指成人维护孩子的尊严,以尊重孩子的态度,对待孩子,相信孩子有能力与他人合作,并贡献他们的一份力量。赢了孩子是孩子成为失败者,而失败通常会导致孩子的反叛,盲目的顺从。赢得孩子,这意味着获得孩子心甘情愿的合作。为什么要去赢得孩子呢?因为赢得孩子是用一种积极的方式去理解孩子,鼓励孩子,一旦孩子们觉得被理解了,就会更愿意听取你的观点,并努力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孩子感受到你的倾听之后,他们才更可能听你的。
赢得孩子的四个步骤
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
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但不能宽恕。同情并不表示你认同或宽恕孩子的行为,而只是意味着你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时你如果告诉孩子,你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行为效果会更好。
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如果你真诚而友善地进行了前面两个步骤,孩子此时就会愿意听你说了。
让孩子关注你解决问题。问孩子对于避免将来再出现类似问题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没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直到你们达成共识。
A1.
在平时的育儿过程中,大家用过哪些方式引导孩子,导致结果是"赢了"孩子而不是"赢得"孩子合作的呢?请大家分组在小组内讨论。请各组请出一位代表来和大家做分享……。
学习者案例:
小n妈:孩子早晨起床总是都比较拖,妈妈就容易上火,直接催促,然后开始说教。孩子感觉不好,越说越不听,也不愿配合。最后妈妈强行掀开被子吆喝一顿,孩子就哭着起床。
A2.
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今后会在日常育儿当中如何去运用赢得孩子合作的方法呢?请大家把你的计划记录在便签纸上。
学习者案例:
陈爸:从今天起,将所学习的赢得孩子的四个步骤去理解孩子,倾听孩子,赢得孩子的合作。
先从每天早上6:30的起床、7:00吃早餐开始,不再像原来那样催促和说教,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而是用尊重的语气表达自己的想法,理解孩子,启发孩子思考,倾听孩子的想法,和他共同关注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