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理解解码的三个层次,并能说出至少一个运用解码三层次的行动计划。
图书介绍:
F 特征(核心是“书”,用于满足好奇心):
《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的作者是知乎大神——采铜。这本书不止是告诉你如何让自己变得很厉害,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弄清楚自己为什么不厉害,并且选取了人生的七个关键切面,设计出精进的路径。
A 优势(重点是“比较”,用于建立安全感):
战隼评价这本书时说,这是2016年第一本最值得推荐的自我提升类好书。因为作者采铜在知乎上的回答受到了近50万用户的认同和点赞,可想而知他的观点和论述是有多精彩和深刻,他把这些精彩答案集合并扩展成了一本书,所以里面的很多思考非常地令人热血沸腾。
B 利益(强调的是“学习者”的利益,用于引发兴趣)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会:明明很努力,但是收效甚微?努力的人很多,但会努力的人并不多。《精进》说:盲目的努力,只是一种缓慢的叠加。作者采铜通过严谨系统的阐述,将会刷新你的学习观,彻底改变成长思路。除此之外,书里还给出了很多实用的方法和步骤技巧,看了就能用。今天看完这个片段,你就可以试试了
通常,当我们看一些图片或文字,接收信息时,一位被动学习者的大脑就会对字面意思进行解读。听一堂课,会记很多很多笔记,但是内容基本都是照搬,甚至是摘抄原话。这种浅层的信息加工方式,从信息的价值利用率上来看,其实是远远不够的。这个片段就是告诉了我们深层加工信息的三步,逐层深入。
可能有人会问了,有时候看书,听课,其实很多知识都很好懂,就是有一说一,直接理解了不就够了吗?似乎用不到这里说的解码吧?
这个观点既对,也不对。细想一下,任何一本表面上简单易懂的作品或者课程,往往是有很深的功夫在里面,如何深入浅出给人通畅轻松的体验,这也是一种技巧。有句话叫,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那么,就看你是想看热闹还是看门道呢?解码三部曲,实际上是把学习的材料当作可供主动探究的样例,因此也叫基于样例的学习。
假设我们在大街上看到这样一幅麦当劳的宣传海报
如果按照这个解码三部曲:
第一步,了解它原本传达的信息,嗯,这是个广告,麦当劳的酱有7种选择,而且这颜色和不一样,真是挺好看的,看着很舒服。
第一步结束,但是解码信息还没完。
第二步,反思内容,对我有什么价值,对这条信息进行评价和定性。最近正好iphone 7上市,这个海报非常巧妙的利用这个媒体热点,以7为重点,既是让人眼前一亮,很多看过iphone7宣传视频的人还能会心一笑。这对我启发就很大,我平时也会做活动海报和ppt,但是一直是只关注专业内容,这就显得不够有趣味性和吸引力。模仿热点宣传,做个变型,这是个绝妙的思路。
第三步,它的效果是怎么实现的,研究内容表达手法。这不是随便找几个颜色的酱拼凑在一起的,搭配得非常和谐,暖色和冷色相间,同色系的都没有挨着,而且这组配色其实放在哪里都很美观,比如我做ppt,可以用取色器直接取这几种颜色做模块背景,买衣服搭颜色,也可以参考这个,每相邻的两种颜色组合在一起都超美。
大家听了我的这个解码,有没有发现深度解码和平常简单看看是完全不一样的呢?
【A2】催化应用 (分步催化)
拆书家提问:
大家想一下,在你平时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比如看电视,逛街,读书,听课,参加活动,哪一个场景是你未来一周内将会遇到的呢?请加工一个具体的例子,比如你下周会看的某本书,听一堂课,看一个节目或电影,你会如何对它进行深度解码呢?
小组内讨论5分钟
学习者案例记录:
举例:观看电影《我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第一层:看电影的内容,它讲了什么故事,有几个人物,发生了什么事情,后来怎么样了。
第二层:陪老婆一起看这个电影,可以增进我们的感情,促进交流沟通,有利于亲密关系、家庭关系,这是对我个人的价值。
第三层:
看导演是怎么样讲故事的,他是把三个故事穿插着来讲述,这种讲故事的能力需要我们去学习;
在电影情节中,几个主人公在遇到情感危机的时候是怎么应对的,学习为人处世的技巧,学习处理人际关系;
我是玩摄影的,所以会留意电影画面的设计,人物的POSE怎么摆,选择的光线明暗和方向,怎么打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