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叫王文婷。今天要过的级别是TF2-1.
FAB介绍图书
F(特征)今天拆的书是《高情商沟通术》。作者桦旦纯,是日本著名心理学家。本书有高情商者的六大 “沟通套路”和大量的实践故事。
A(优势)桦旦纯是唯一的“高情商沟通法”研究者。在这本书中他通过自己多年来掌握的语言措辞技巧告诉大家该如何修炼说话能力,如何提高自己的说话水平。非常的实用。
B(利益)在人际沟通中当你不知如何措辞时?当你无法抓住说话时机时?当你不知如何选择说话场合时?当你无法领略说话精髓,埋没在人群中时?阅读本书,会帮助你成为说话高手。会让你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面对任何人,都能掌控沟通的主导权,实现你的任何目的。
接下来就正式进入我们的拆书时刻了,下面我们首先来进行R环节,阅读原文片段,下面请大家用1-2min的时间仔细阅读手上的这个片段哈,看完之后举手示意我一下。
R:
这就是所谓的“得寸进尺法”。
意思就是刚开始的时候,先提出一个任何人都会同意的请求,等拿到对方的“OK”时,然后再跟对方提更大(本来)的请求,这时对方往往也会同意。
对此,上门推销的销售人员很有体会:尽管大多数人都很讨厌上门推销,但是只要能让对方开门,那么购买商品的几率就会大大提高。这时如果客户刚开门你就讲“请买……”,那么被拒绝是很正常的。因此,你可以说“请给我五分钟的时间……”“正好顺便路过,只是过来打个招呼”,这样讲的话,大部分情况下对方都会开门让你进去。
因为听到“五分钟就足够了”“不是一定要买的”这样的语句,客户就会放松警惕,允许推销人员进门。之后,在谈话的过程中,巧妙地对商品进行介绍,最后在不知不觉间就会达成购买协议。
这是“逐步推进法”,也被称为“阶段式说服法”。
针对这种心理现象曾经有过这样一个实验。以临街的住户为对象,展开相当复杂的调查。有三种不同的做法:
1.突然造访。
2.先是电话确认,然后再实施调查。
3.刚开始,先在各家各户中做简单的调查,然后再进行真正的调查。
结果显示,与方法1和方法2的20%的同意率相比,方法3的同意率则上升到了53%。其实很多时候都是这样——在实现一个小请求之后,大请求也更容易被接受。在切入正题之前的那些小请求,对方是很难拒绝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因为我们天生就有一种保持自己言行一致的倾向。如果接受了刚开始的请求,那么一旦拒绝接下来的请求,就会觉得自己前后矛盾、不一致,会认为后边的做法不妥当。正因为如此,如果答应了刚开始的请求,那么在拒绝第二或者第三个请求的时候,就会有非常大的心理负担。
在恋爱中这种方法也非常适用。
如果不是自己心仪的异性,那么,针对如下几种情况,你会同意哪一个呢?
A:直截了当地跟你讲“请跟我交往”。
B:“请跟我约会。”
C:“我们一起去喝一杯吧。”
D:下班途中,“就近喝一杯怎么样?”
不用说,肯定是同意D的人要更多一些。
只要不是非常讨厌的异性,那么面对D这种情况,大多数人是会同意的。因为在咖啡馆喝杯咖啡,并不会引起对方对“异性”“约会”等词的敏感,很容易就同意了。相反,在彼此都不熟悉的情况下,被告白“我喜欢你”“请做我的恋人”“请跟我交往”等,被拒绝的几率就会变得很高。
所以,如果想约自己心仪的人出来,最好使用“去喝一杯怎么样啊”的轻快措辞。然后加上一句“正好有些事情商量一下……”,那么对方接受你的邀请的几率就会大大上升。
接下来进入到我们的I环节,也就是用自己的语言来重新复述原文片段的内容。
what:在工作中,有时候我们需要向客户提出一些请求,来完成我们的业绩;在生活中,有些时候我们需要向关系不太亲近的人提出一些请求,来达成我们的某些目的。
how:当我们需要向对方提出一个很难办到的请求时,怎么做会让他们更容易接受呢?
其实有一种比较好的方法就是“阶段式说服法”。具体有两个步骤
1、先提出一个任何人都会同意的请求;
2、等对方同意时,然后再跟他提更大(本来)的请求,这时对方往往也会同意。因为我们天生就有一种保持自己言行一致的倾向。如果接受了刚开始的请求,那么一旦拒绝接下来的请求,就会觉得自己前后矛盾、不一致,会让我们有很大的心理负担。
Why::如果我们不这么做,我们直接给客户和关系一般的人提出一个很难办到的请求,比如:请办一张卡吧!对方是会直接拒绝我们的,
适用边界: 这个办法适用于客户、公司推行落实新的制度和一些生活中不太亲密却想要进一步发展的人。当然我们提出的有难度的请求也一定是对方能够做到的。比如:当你向一个整日担心温饱问题的人推销奢侈品,显然他是买不起的。
举一个我自己的栗子吧:这个绘本馆刚开业不久,我就需要上街发传单去了,其实就是想让大家扫个微信。看到带小孩的家长。我就上去直接说:我开了一家绘本馆,请看一下我们的宣传单页。态度好的接过了宣传单说了句赶时间就走了。态度不好的就只是瞥我一眼。当时的心碎成渣渣了。后来接触了这本书,看到了“阶段式说服法”。学习了之后,我就拿着小气球上街了。看到小朋友,我问他:想要气球吗,送给你。一般孩子都是无法抗拒气球的。当孩子接过气球,我再拿出身后的宣传单给孩子家长,说:我们是一家亲子绘本馆,就在赛高楼上,您动动手扫个单子上的微信就行。这个时候,家长也明白了,要气球就得扫微信,拿人手短啊扫吧。
A1:激活经验
显像提问A1:想想看,有没有在向客户推销产品或者理念的时候被拒绝过;有没有过在公司推行新的制度员工很抗拒;有没有遇到心仪的对象表白时被拒绝过……想想看,最近一次你遇到这种情况是什么时候?什么事情?你是怎么做的?现在在小组内分享一下。
请1位小伙伴来分享一下刚才的事例。
小强: 我最近经常在简书上写文章,有一天有一篇文章被专题的编辑通过了。我希望她能帮助我把这篇文章推荐到首页。 当时我很直接的和她说了我这个想法。然后就被无情的忽视了。
A1+:反思加工
现在大家结合我们今天学到的“阶段式说服法”,想想看,如果再遇到你刚才遇到的事情,不想被拒绝你可以怎么做?大家各自在组内分享一下。
请刚才的小伙伴再来分享一下你会怎么做。
小强:用阶段式说服法的话,鉴于我和那个编辑关系比较好。我可以这么做:第一步,先请教编辑看看自己的文章哪里有改进的地方,我认为这一点还是可以百分之百可以做到的,我们之前有互相探讨彼此的文章;第二步,如果编辑觉得我这篇文章写的确实不错,然后我就可以开口想她提出第二个要求:让他推荐文章。
总结:看来小强已经会使用这个方法了。希望我今天的拆书分享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帮助到大家,感谢大家的配合,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