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把时间当作朋友(第3版)》 所属活动: 盛京分舵拆书家晋级专场 所在级别: TF3-1 学习主题: 时间管理——效率 学习目标: 设置合理目标,聚焦重点,提升效率,接纳自我

开场: 各位伙伴大家,晚上好,我是2级拆书家刘佳,今天开展我的3-2拆书晋级,我先把大家分成2组团队,过程中我们会有讨论和演练的环节。
这两日啊,有个火遍全网的视频,叫做:人生22k。女性平均寿命82岁,男性平均76岁,视频中的女孩刚大学毕业22岁,所以整体算下来,不到22k天的时间,请各位拆书伙伴快速用刚刚提到的平均年龄减去你的实际年龄x365天,得出自己还剩多少天?
没想到这样一算,居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十几万和几十万天,而只是几万天,甚至是一两万而已。
那你面对接下来不到22k的人生时间,应该怎样度过?
如果对时间管控过度,安排满满的计划进程,不惜浪费一分一秒,往往会适而其反,陷入焦虑和恐惧!如果任凭旧路子去过活,回叹光阴难再回也会继续成为家常便饭!那我们应该以怎样的观念和态度去面对时间,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不虚度又能活出真正的自我呢。
今天,我带拆的书籍是《把时间当作朋友》给了我们很好的指导意见,作者是李笑来,他从自己的实际经历中所总结事例,告诉我们:如何运用心智来和时间做朋友,如何理解时间管理的意义,在时间管理上取得突破,进而用心智开启自己的人生。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关于效率】

        每个人都想提高效率。可是,奇怪的是那么多所谓的专家怎么会常常忽略一个很简单又很明显的事实呢--事实上,就好像没有任何机器可以一直用100%的功率运转一样,没有任何人可以100%有效率。  

        记住,你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有效率,至少不可能总是百分之百地有效率。有些时候,你会非常有效率,但是,这种情况不可能永远维持;并且肯定的是,如果你强迫自己一定要如此做的话,你就会像那些用100%的功率运转的机器一样,由于损耗太大而提前报废。    

      我常常看到一些学生只做长达好几页的任务列表。这是在浪费时间,他们花了太多的时间去计划根本完不成的事情。每个人的能力、效率都是存在一个上限的。在做时间预算的时候,一定要留有空间。第一,你必须清楚肯定会有意外事件发生,所以你要留些时间处理这些意外事件;第二,你必须用适当的方法休息、放松,以便恢复良好的状态去做更多的事情。除了工作、学习 之外,一定要保证自己有足够的其他正常生活活动。我常常劝大学生一定要在大学毕业之前一定要轰轰烈烈地爱一场,或者至少要偷偷摸摸地搞一回,就是这个道理。要做一个正常人--这是每个人的权利。    

       按照黄金分割定律,如果,一天你可以规划的时间有10个小时,那么,如果你确定自己是以工作成就为导向的人,你就这样规划吧:大概用6.18个小时去工作学习 ,而用剩下的大约3.82个小时去享受欢乐--因为你毕竟是正常人。反过来,如果你确定自己是以生活满足为导向的人,你就这样规划吧:大概用 6.18个小时去享受欢乐,而用剩下的大约3.82个小时去工作学习 --因为你毕竟还要想办法养活自己。    

       其实这世间的绝大多数事情都一样的,你不见得一定要做到极致才可以。有一个简单的算法:如果满分是100分,还是可以按照黄金分割定律,61.8分是恰好的。因为61.8分以上的成绩,意味着说你必须放弃很多才可以获得。不信你看看那些参加奥运的冠军们就知道了,他们很少不带伤的。当然更多人已经伤到你不可能认识的地步--因为你认识的都是那些坚持到底的冠军。我这里说的坚持到底不是指他们的毅力,而是指他们的运气。要知道,那些因受伤不得不提前退役的人也都有着超强的毅力。就算是那些冠军,也很可能根本就是在透支。另外,要知道他们也不可能一辈子保持那种状态。很多人半途而废,往往是因为自己的目标设得太高了,而与此同时,又对达成那么高的目标要付出的代价并无清楚地认识。我常常觉得自己的很多快乐建立在我自己的自知之明之上。我知道自己的优点是什么的同时也知道自己的缺点究竟是什么,所以,通常情况下,我不大可能做白日梦。比如我去当英语老师--我知道我会成为一个很好的老师,但我也知道我自己的某些局限使得我不会在这个领域中成为俞敏洪或者之类的人物。可是,那又怎么样呢?我一样过得很好。平庸的人也有权利快乐。我去健身房锻炼身体,惊讶地发现自己的基因其实原本很好。我只要稍加锻炼,就可以使肌肉非常饱满。但我知道我自己要的是什么。我不会想把自己练成健美教练那样。因为练成健美教练那样,需要每天练两次,每次至少前后消耗150分钟以上,并且,要一天至少五餐,睡眠不能低于9个小时;而这样做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健身教练往往收入并不高。于是,我想不能用我的时间和收入换取健美教练一样的身材。但是,我又何必一定要100分呢?61.8分就是我现在这样子,一米七二的身高,体重维持在75到80公斤的体重,腰围控制在两尺四左右--挺好。    

       讲到这里,你应该明白为什么以前你读过很多时间管理书籍,却最终竟然一无所获的原因了吧?之所以你觉得那些书没什么作用,其实不见得是那些书上写的道理不正确(当然,不排除那些书里面大多数确实是垃圾--精品永远是少数)。问题出在你自己身上--你竟然每一次都给自己定下100分的目标!就算书上的方法是正确的,你实践的方法显然是不合理的。当然,你读过很多时间管理之外的其他原本应该特别有用的书,可是基于同样的原因,你的收获并不多……              

        不管怎样,挑出一件你认为最重要的事儿。然后,给自己做个时间表,在未来的一个星期乃至一个月的时间里,每天至少专注与这件事儿2个小时。当然,如果你能做到专注3个小时更好。相信我,大多情况下,2个小时就已经基本足够。如果,需要你每天专注4个小时的事儿你竟然坚持做完了,那你肯定会被你身边的人羡慕的。相信我,更重要的是,你会因此赢得尊重--因为他们知道他们自己做不到,尽管你并没有、也没必要提醒他们。    

        实际上,我敢打赌,在你自己不喜欢的事儿上专注2个小时,未经训练的你肯定做不到--因为没有任何人不经训练就可以做到。    

        最初的时候, 可以参照番茄工作法。例如,你需要在这件事儿上专注2个小时,即120分钟。那你应该把当天的任务分解成6块,而每一块用20分钟完成。你把20分钟当作你专注的基本时间单位,而每个时间单位过后,休息5分钟,想办法犒劳一下自己--喝杯咖啡或者牛奶,不怕健康有问题那就抽一颗烟,或者给你的男朋友或女朋友打个电话说点儿肉麻的话……在属于休息时间的5分钟之内的最后一分钟,重新振作,尝试着恢复状态之后,进入下一个基本时间单位--另一个 20分钟。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A1    请大家自测  1-2分钟


 afa8f49aebe50f9d51403bc2fb3fdd12.jpg


 

      讲解:以上这个表单一方面是要让大家觉察一下在你人生过程中,工作的时间占比!以及你内心中对真正期待去做的事的时间占比!还有在面对时间管理中,你是否拥有拥有良好的习惯,健康的心理,对于目标和规划和行动的效率是否有足够的匹配能力。         


      那究竟通过怎样的方法才能提高我们的时间管理效能呢?请大家利用4分钟的时间,阅读今天的拆页。


       R 阅读部分 4分钟  (上文内容)


       I  讲解部分  

      正如本书的名字一样《把时间当作朋友》时间不应该成为限制我们的枷锁,我们应该带有觉知的去感受时间的流逝和到来,文中提到一个很重要的观点是:很多时候,面对有限的时间,我们都想通过提高效率来达成,但保证效率的前提是源动力的充沛,很多时候效率不高,我们一方面会谴责自己的能力,一方面会继续渴望追寻更好的方法,治标不治本。 其实,有很大一部分原因,你效率不高是因为你目标太高。一旦目标超出你的掌控能力,它并不会起到好的效果,反而会给你带来负面的影响。想一想在你过往的人生中,有没有制定过很草率的计划:(简短互动提问)

      【例如】

       15天极速瘦身20斤,有的朋友请举手!成功的请继续举手!    

       1个月要背完整个4级的词汇,背完的请继续举手!      

        1年阅读至少100以上的本书,完成的请继续举手!      

    (如果现场没有没有,可以随机提问,谁还没有个不靠谱的经历呀!)                      

        ➡️ 参与者小爽案例纪录:制定过短时间内要把游泳学会,但是没有后续的行动计划,开始一段时间后,就不了了之了。 

        ➡️参与者素颜案例纪录:减肥总是失败,自行总结失败原因有三点。第一点,就是不知道为什么自己要减肥,只是羡慕身材好的人穿衣服好看,但觉得不是自己的内在动机,所以很难坚持下去。第二点就是,节食很难坚持下去。第三点,就是操之过急,短时间内没有效果,就放弃了,对结果看的比较重。


        通过以上的反思,我们会发现我们制定的看似宏伟的目标,生命力都太短,大部分是以失败告终,继而给你带来更大的挫败感。

       那么目标应该怎样来设置呢?文中给到的建议是按照黄金比例的尺度,进行分割。根据你现有的人生目标,你更加注重哪个部分,大约按照6:4的比例来进行分割,这个分割不仅包括你要分割时间、还包括你的精力、你的投入度的等等,这样可以帮助你把控目标的合理度。  

       4成的留白,一方面可以让你处理更多随机事务,保持原有计划的有效性!

        那在方法层面上,作者提示大家可以使用番茄钟这样一个工具,保证我们的专注度,保证每个番茄钟间的适度的休息。

       最后,我想分享跟作者健身案例同理的观点,我们每个人在内心当中都对完美的自己有期待,但往往一味的追求完美,是以失败而告终,那不妨,你给自己定一个阶段性的目标,6成的标准是到哪里?然后我们向着6成的这个标准去努力,你会更佳容易取得阶段性的成功。取得成功后,你的内驱力会更强,接下来再往更高标准前进,你的驱动力会更强,这样也会是更好的选择。所以,大家使用黄金比例来设定目标,会加速我们成功的效率。


      我把“从设立目标到完成”比喻成一次登山的过程,很多时候我们认为更好的时间管理和提高效率是从山脚下开始一刻不停歇以最快的速度登顶/完成,但成功者从来不是这样做到的。成功者擅长找寻阻力最小的路径,信心满满的上路,享受风景的同时又弯道超车保持领先。

      一个是目标驱动,一个是成就感驱动,目标驱动会让你疲于做事,成就感驱动会你在掌控的范围下会积累更多的源动力,保持热情。



d318759466e0ba3063177be98aaf27ef.jpg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 环节 8分钟

       接下来,我设定一个实际情境的互动,我设定的主题呢是《21天圆梦之旅》大家可以想一想内心当中有没有比较重要的事情或者期待的事情,在过往的生活和工作中因为一些原因没有很好的执行下去,或者说没有建立一个很好的习惯。那在接下来的21天当中,希望你重新盘点这件事情,利用文中给到的建议和方法,设立一个能够完成,落实在行动中的计划。你要做的事情是什么?每天占到你时间、精力占比是否是根据黄金比例来分隔的。看看能不能以番茄钟的形式切入到你的任务进程中,保证你能够足够聚焦。请大家在思考之后,与您的同伴进行分享和交流。我同时也会邀请大家做一下当众分享。


       进行讨论……


      当众分享者:阿尤 

       问题:教练资料没有整理 ,以往感觉任务太多,根本就没有信心开始行动。

       意义:通过整理资料,提交,一方面可以通过认证,一方面是回顾,做一个更衬职、更优秀的教练。

       圆梦计划:按照黄金比例来分隔,每天做1-2个番茄钟,整理3-5份资料。不给自己很大压力,先专注每日小目标。


       当众分享者:素颜

       问题:不能将练字坚持下去,每次开始决定行动都是信心满满,写的很多,结果往往坚持不下去。

       意义:内心真实期待

       圆梦计划:继续坚持每天1个番茄钟,练字!坚决不多写,保证这个目标长久的效率,具体的行动计划就是每天上班开始前先做完练字的番茄钟,再开展工作。



A2 环节 1分钟 

       特定任务:在执行你的《21天圆梦计划》中,每天完成后需跟身边的小伙伴进行分享,进行纪录,这个行为对自己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及时激励的过程,会增加你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大家加油,给时光以生命,而不是给生命以时光。


分享者反馈:

WechatIMG293.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