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结构思考力》 所属活动: 蜀汉分舵 2017年第45次线下活动 所在级别: TF1-2 学习主题: 结论先行,让表达更清晰 学习目标: 结论先行,让表达更清晰

开场: 学习目标: 掌握结论先行的方法,清晰的表达我们的观点。大家好,我是光东,我的三个标签是:学习、旅行和思考, 很高兴可以在这里跟大家分享我的拆书内容。为了方便稍后的讨论,我们分成3/4人一组,这样每个人都能充分的时间进行表达。
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是《结构思考力》这本书里面的一个片段。《结构思考力》这本书的作者李忠秋,是一名培训师,为众多500强企业提供过结构思考力的培训。这本书的核心理念源自《金字塔原理》,但它比《金字塔原理》更通俗易懂,而且有丰富的本土案例,能够让我们更好地将结构化思考应用到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让我们的思考更加清晰,表达更加有力,工作更加高效。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你有一个不耐烦的上司吗?
“我的上司对我特别不耐烦,每次汇报工作或者会议发言时他都打断我的话,真是郁闷!”
我们再看看另外一个版本。
“我们的这些干部每次找我汇报工作,就在那里说呀说的,经常是听了巧分钟也没听明白他们到底想说什么事情,只能在无法忍受的情况下打断他们!”
上述情况在我们的身边经常发生,问题的核心不是我们的上司不耐烦,而是如何提高沟通的效率?如何既能清楚地表达你的观点,又能让对方准确快速地把握你的观点?
那么怎样消灭你上司的“不耐烦”呢?(注意我说的不是消灭不耐烦的上司......)
消灭上司的“不耐烦”,从“结论先行”开始。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我相信大家也了解了段子中的内容 ,其实在我们生活和工作中,常常使用的是“分总”的思维表达方法。什么是“分总”呢?也就是先谈细节,最后给出结论,先给出一堆理由,最后才表明我们的目的,这样很容易让对方不耐烦,打断你的谈话。问题的核心不是对方不耐烦,而是我们没有清晰的表达我们的观点,给到对方明确的信息,因此才会出现对方不耐烦,我们很郁闷的情况,那如何提高我们的沟通效率,消除对方的”不耐烦“呢?下面结论先行的三个步骤可以很好的帮到我们。
第一,明确观点
第二,阐明理由
第三,总结强化

关于这三个步骤,下面给大家举个例子,可能就更容易理解了,有一个小学老师给一个家长打电话,上来就先说你家孩子今天路过一条河,家长一听立刻紧张了,赶忙问“然后呢”;老师又说有个同学落水了,你家孩子勇敢的跳下去救了,家长更紧张了,赶忙再问“我家孩子怎么样了”;这时,老师才说你家孩子把同学救上来了,学校决定评他为见义勇为小英雄,家长听到这儿总算松了口气。
如果这位老师使用结论先行的三个步骤,先告诉家长,今天打电话是恭喜他的孩子被评为了见义勇为的小英雄,因为他在上学的路上救了一位落水的同学,因此学校授予他小英雄奖。这样家长就不会提心吊胆了。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

我想大家听了这个例子,大家对结论先行的三个步骤应该有个直观的理解,那请大家想一想,自己以往有没有类似的经历,因为自己的表达不清晰,而让对方听不懂或者不耐烦的情况?
下面请大家用5分钟时间,在小组里进行讨论,一会儿我会请一位小伙伴,分享他的经历。

还有1分钟的时间,请大家在小组内尽快分享。

好了,时间到了,那我们请一位小伙伴跟大家分享一下他以往的经历吧。

小伙伴李丹,给我们分享了一个一上来就说了很多理由的案例。

A2:

谢谢这个小伙伴精彩的分享。

现在请大家想一想,今后在什么样情况下你会用到结论先行的三个步骤呢?给大家1分钟的时间,请大家在便签纸上写下你具体的运用方法和步骤。

我看到小伙伴都在便签纸上写下了具体的运用方法,我相信今天的内容对大家也有所帮助,我今天1-2的晋级就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