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学习目标:学习者能够学会作为一个讲师角色:
1、能写出一个自我介绍,自我介绍中要能包括主讲人身份背景、身份背景要能够与主题相关、主讲内容是什么;
2、能借助组织、主持人/助教,在演讲前将自己介绍给听众;
3、当主持人/助教给讲师做介绍不够准确时,能够及时纠正;当有后续参加的听众时,讲师能重做一遍介绍。
开场:大家好,我是拆书家大唐,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主题是“好演讲要先打造好形象”。
图书介绍:
事件场景:说到演讲,不知道现场的小伙伴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你在听别人演讲或说话,你在认真听时,却无法记录,但当你做记录时,又无法认真听;还有当你在演讲或是跟别人说话时,你觉得你做好了准备,但一上台就不知从何开口,过程中也经常出错。
提问:那边听边记两者能兼得吗?发言前你真的能做好充分准备吗?讲话时还有哪些细节要注意?
影响: 像这样不善于听、不会说的困难,可能会很长时间一直困扰我们,让我们学习的效果大打折扣,也让我们丧失了很多跟别人表达我们思想与观点的机会,还可能让我们的职场发展遇到瓶颈。
解决:《如何听,如何说》是一本教大家如何去听讲、如何去说话的书,它通过对比听与读以及说与
必须先树立说话者的可信度,而且让听众感到,你是和蔼可亲的,否则,听众根本就不可能把注意力放到你身上,也更不可能听从你的意愿了。
听众很可能对你抱有成见或者怀疑,这样造成的困难和障碍,也一定要在正面说服前先克服掉才行。在讲课时,应该把你的人品要素以最好的面貌展示给大家。
假如你无法指望听众在事先就对你好的品格和能力有很深的了解,对你是慕名而来,那么,你就必得千方百计地告诉大家,自己是关于这个题目的权威,以树立起自己良好的形象。
当然,最好是由别人来替你做这件事,一种是在事前通知这次演讲的告示中,由组织者把你介绍给大家;另一种是在你登上讲坛前,由主持人把你介绍给大家。不过,不能完全指望这两种介绍,他们的介绍往往不是言过其实,就是说不到点子上,因此,你必须适时进行纠正,以展现出最贴切、最真实的自己。
我就有这样一个难忘的经历,正是由于观众不知道我是谁,差一点儿使我连报告都做不成。
知名学者利亚姆·欧弗莱蒂原定在芝加哥郊区做一次关于爱尔兰生活和文学的演讲。但由于他在除夕夜狂欢中饮酒过度,结果无法出席。在最后关头,大会组织者邀请我去代替他的位置,请我去讲的题目是美国教育现状。
在我讲话前,主持人向观众介绍我说演讲者不是利亚姆·欧弗莱蒂,题目也换成了教育。我想这样的介绍还算清楚,也就凑合吧。谁知,有一大群人迟到了,而且还坐到了前几排的座位上。我看到这些迟到的听众脸上大惑不解、吃惊万分的表情,我感觉情绪受到了极大的干扰,所以不得不停下来,再解释一遍我是谁、为什么是我在那儿讲话,以及我要讲的是什么。只有这样,我才能最终继续往下进行。
I:接下来请大家花1分钟时间阅读下片段,看完示意我下。
<易混淆概念及对比>看到标题,大家可能以为我说的是外在形象吧,外在形象当然也很重要,但不是今天我要说的重点,如何画个好妆、找个好摄影师、拍个好的形象照,可以找我们分舵有经验的3级拆书家。
今天我们说的“打造一个好形象”的这个形象,主要是内在的形象,是对我们自己的个人情况、身份背景、对演讲主题的一个简单介绍。
<what>那什么是“好的形象”,或是说“好的讲师介绍”呢?
给自己冠以“亚太地区十大金牌讲师、北京营销学会高级讲师”这样的名头,是“打造好形象”吗?不是,因为这些都是空名头。
那如果介绍中没有与你演讲主题相关的身份背景,是“打造好形象”吗?不是,因为这样听众可能会觉得你的权威性存在问题。
那片段前半段作者用了可信、和蔼可亲、权威来给“好的形象”做了个定义。
在片段最后,作者通过自己例子,用一句话表达了做“自我介绍”的内容,这句话不长但总结的很精辟,这句话里面有3个要点,是“我是谁、为什么是我在那儿讲话,以及我要讲的是什么”。
<why>那为什么要打造一个“好的形象”呢?我们知道对讲师的宣传,从广告的层面来说,肯定是有必要的,但这个片段还告诉了我们,事先树立讲师良好的形象,还有助于克服听众的成见或者质疑,有助于听众在现场的注意力集中,让听众更容易接受讲师的观念。
<how>那怎么去打造一个“好的形象”呢?
靠你自己一个人能“打造好形象”吗?不能,所谓“一个好汉三个帮”,你需要组织方、需要团队中包括主持人或是助教的参与。
那只依赖组织方、团队中其他成员,能“打造好形象”吗?也不能,因为他们也会有疏忽犯错的时候或是有突发情况的时候。
在作者的例子里,我们可以看到,当突发情况发生时,作者又重新给自己做了介绍。
<行动建议>那好,我把如何“打造好形象”总结出,几个具体的行动步骤,一起来看下。
1, 做一个自我介绍,内容包括三部分:
1) 你是谁,包括1个现有身份、1个过往经历背景,不能有空名头、假经历。
2) 为什么是由你做这次演讲,身份背景中要能跟演讲主题相关。
3) 要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 让组织方提前把你的介绍通知大家;
3, 演讲登台前由主持人或是助教把你介绍给大家;
4, 如果介绍不够准确,登台后由你进行纠正,或是如果有后来的人参加,需要重复进行介绍。(可选)
<例子>为了让大家,针对上面我给的行动建议,有个更清晰的了解,我再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
在未来的某一天,大唐过了tf3-3级别,成为3级拆书家后,终于有机会做为拆书帮的一员,在第三方平台做拆书课的分享了。本周三晚上要在千聊平台做“如何加强精力提升”的分享。小明是拆书帮的新手拆书家,做为这次分享课的助教。
周一晚上,大唐从“我是谁”、“为什么是我来做精力管理这个主题的分享”、“这次主题主要讲什么”这三个角度,写了一个针对这次拆书课的主讲人介绍:大唐,拆书帮3级拆书家,曾服务于易车网;主拆领域为精力管理;本次分享内容是从体能这个维度上剖析影响人们精力的原因及提升的方法。
这部分对应的是上面行动建议的第一步,我先是介绍了我1个现有的身份-3级拆书家,1个过往的经历-易车网,其中有个身份背景“拆书帮”主拆的领域,与分享的主题相关,然后我也把要分享的内容做了介绍。
周二晚上,大唐把上述介绍做成一张幻灯片同时发给了拆书帮与小明。
这里是行动建议的第二步,我借助组织与团队的力量,把自己提前介绍给大家,好让来参加的听众是对我或是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
周三晚,在千聊直播室,小明在组织听众签到后,发现听众不太热情,为吸引听众的参与度,于是将大唐的介绍做了一点夸张描述。
小明:“大家好,今天的主讲嘉宾大唐,曾在国内一家知名互联网公司任高级经理。”
这里是行动建议的第三步,由主持人介绍自己。
大唐觉得有些言过其实,于是登台后跟听众说“今天我们的主持人小明,对我有些过于盛赞啊,我的确供职过易车网,不过那时的易车网还不知名,我也只是一个普通的职员而已,不过这不影响今天我分享的内容。”
这部分是行动建议的第四步,当主持人介绍不够准确时,你自己要进行必要的纠正。当然这步是可选的。
最后,大唐的这次分享很成功,听众注意力很高,参与也很热情。
A2 教学习者编剧本:
这是我的一个故事,有一项重要的关于学习的研究成果表明:在大脑中过一遍,就等于实际应用了一遍。那接下来,请大家也设计一个故事,这个故事要有情节(起因、经过、结果),有对话、有行动等,每4个人1组,要求能运用今天学习到的行动建议步骤。时间5分钟,5分钟后我们请1个小组来讲讲他们的故事。
实录:
<总结>总之,不管你是一名老师也好,还是被邀请去出席一个活动并进行讲话也好,只要是演讲或授课形式的,只要我们在演讲前做好精心准备,给自己打造一个好的形象,一定能让你后续的演讲顺利展开,听众能把注意力集中到你身上,跟着你的节奏,接受你的思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