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各位小伙伴,晚上好!今晚我们拆的书籍是《图画书应该这样读》。
F: 《图画书应该这样读》的作者是彭懿,现为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他是中国研究图画书较早的人,著有《图画书:阅读与经典》一书,并翻译了许多外国经典图画书。这本书通过具体的7个步骤,以世界经典图画书作为案例,细致深入地逐页进行分析,教读者如何阅读和欣赏图画书,极具实用性和可读性。
A:这本书是绘本理论书籍中非常畅销的一本,它不用学术术语,不对文本做过剩的解读,更不会大谈抽象的绘画理论,因此阅读起来一点都不枯燥乏味。它的叙述口吻十分亲切,有问有答,更像是在教室里和孩子们分享一本图画书的记录,让读者产生一种临场感。因为取得了出版社及作者的授权,所以每讲到一本图画书,都会有相关的画面(而且还是彩色的)可以对照着看,让读者清楚地了解作者在说些什么。
B:你会读图画书吗?怎样分七步阅读图画书?怎样在封面和封底的细节中发现阅读图画书的惊喜?怎样找寻隐藏在环衬里的秘密?怎样在图文结合的演绎中体认传奇?解答尽在本书之中。一本薄薄的图画书可读出百种滋味,一幅简约的图画可隐含辽阔的世界。
《图画书应该这样读》第22、23页
精装图画书一般都有环衬。
但如果你手上凑巧拿的是一本平装图画书,就用不着辛苦地找来找去了,因为它们有的根本就没有环衬,翻开封面,直接就是扉页了。
在大多数读者的眼中,环衬就是一张什么都没有印或是印上了颜色、图案的纸,与后面的故事没有什么关系,不用多看,哗啦一声翻过去就行了。不信你问问你身边的人看,很少会有人盯着环衬目不转睛地看上一分钟的,绝对是一翻而过。
这样做错了吗?
【HOW】①噢……没错。但是一个前提,就是只有当环衬是一张白纸的时候,你才可以这样连想都不想地一下子翻过去。环衬是一张白纸的图画书,还真是不少,像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图画书,如《100万只猫》和《黑兔和白兔》,环衬都是一张白纸。
②不过,要是环衬有颜色,建议你不要匆匆地翻过去。不急,请你至少花上十秒钟,看看它是一种什么颜色。颜色会给你一种心理上的暗示,请接受它的暗示,跟随它调整自己的心情,然后再走进后面的故事里。一位经验丰富的画家是绝对不会随意为自己的书选择环衬的颜色的,他选择的颜色,一定最贴近故事的主题和氛围。
③要是环衬上还有图案,你就更要多停留一会儿了。耐住性子,好好看一看这些图案,它们一定与书中的故事有某种联系。
④就算你对环衬再没兴趣,当你遇到一本环衬上画着图画的图画书时,相信你还是会停下来观看的。一是因为图画会吸引你,你要看看上面画的是什么。二是因为你知道,这个画面可能是后面故事的一个开头,可能是故事的一个线索,可能说出了故事的一个秘密,可能帮助你推测故事的发展……实在是有太多的可能了。
⑤记住,打开一本图画书,不要急着往后翻,后面的故事是逃不掉的。请先看看前环衬,读完故事,再看看后环衬,看看它们都告诉了我们什么。
我们先来理解一个概念——图画书。图画书,也叫绘本。这种书是运用一组图画,去表达一个故事,或者一个主题。一本图画书从封面、环衬、扉页、正文到封底,宛如一部电影从片头、序幕、内容到结局,完整地传递出了该书的信息。所以,当你看完一本图画书之后,感觉不能错过书中的每一个部分。
绘本的封面和扉页之间,就是环衬。环衬是一张衬纸,通常一半黏在封面的背后,一半是活动的。因其以两页相连环的形式被使用,所以叫“环衬”,也有人形象地称其为“蝴蝶页”。书前的一张叫前环衬,书后的一张叫后环衬。
【预防可能的异议】你可能会认为,我们读绘本故事,主要任务就是读懂故事,这环衬,不就是一张纸吗?用得着花心思去研读吗?实际上,环衬绝对不是多余的装饰品,有些绘本故事从前环衬就开始了,一直到后环才结束;一些环衬的颜色会给你暗示,让你跟随它调整心情;还有一些环衬图案是画家精心设计的送给读完绘本后意犹未尽的孩子们的礼物。很多绘本的环衬上也画有图画,不过你可千万不要以为它们仅仅是起装饰作用的图案而马上一翻而过,其实,绘本的环衬不但与正文的故事息息相关,有时还会提升主题。
【不这样做的坏处】值得注意的是,环衬是成人最容易漏读的页,一般人匆匆翻过,或者干脆与扉页连在一起一翻而过,这样往往会错过作者和编辑的独运匠心,甚至会曲解故事内容。
请看《猜猜我有多爱你》这本图画书,它的前后环衬都是绿色的,这种绿色给我们什么感觉?(很温馨的感觉)因为这本书充溢着爱的气氛和快乐的童趣,所以环衬的绿色明度高,色调柔和,体现了画家的匠心所在。
再看《隧道》中,它的前后环衬画面的背景是相同的——左边是花卉图案的墙纸,右边是红色的砖墙,分别象征了书中的女孩和男孩。问题是,前环衬花卉图案墙纸下丢着一本童话书,而在后环衬,这本书跑到了红砖墙的下边,与一个足球靠到了一起。原来在故事中,小女孩开始时和哥哥闹别扭,所以前环衬只有书没有足球。后来两个人和好了,所以后环衬上,妹妹的书和哥哥的足球并排放到了一起。
现在来看《好饿的小蛇》,我们先看看这本书正文的最后一页:小蛇吞掉了整棵苹果树,动弹不得!
很多小朋友看到这一页,都担心一个问题:小蛇会死吗?假如我们不看前后环衬,这个问题无法得不到答案。好,现在我们一起看这本图画书的前后环衬。
前环衬的画面上一共有九棵大树,只有右边数第四棵长了红苹果。后环衬上,那棵长着苹果的树断了,小蛇回头看着断掉树的方向说:“啊,真好吃。”原来小蛇把这棵苹果树给消化掉了。在这本图画书中,前后环衬是互相呼应的。如果你漏掉了后环衬,你们看到故事内容的结局真的就仅仅只是小蛇吃掉苹果树,动弹不得,却不知道小蛇有那么大能耐,吃掉苹果树却安然无恙。不看前后环衬的话,你就不知道故事的妙处了。
【技能点】因此,我们看图画书的环衬时,请先看看前环衬,读完故事,再看看后环衬,一定要注意它的颜色,还要读懂图案、图画的设计及它与正文的关系,思考环衬的内容都告诉了我们什么。
拆书家提问设计(第一步):
亲子阅读、在图书馆或学校当故事妈妈(爸爸)、课堂教学、自己翻阅绘本……在未来的一周里,你可能会在哪个场景观察或讲述绘本的环衬呢?
晓勤:我刚买了几本绘本,打算和我儿子一起读,所以应该是亲子阅读的场景。
佐旭:我也是选择在亲子阅读这个场景。
楚瑜:我还没孩子读过绘本,我也打算借几本和我女儿一起读。
拆书家提问设计(第二步):
大家都设想好可能遇到的情景了,请大家再想想,在你选择的情景中,你自己(或者你和孩子)会怎么阅读绘本的环衬呢?请大家用上今天所学的拆书知识,先在小组里分享你的做法,等会儿请一位小伙伴跟大家说一说。
晓勤:我正打算这几天找时间和我孩子共读绘本《你送玫瑰,我送什么呢?》。绘本的前环衬上面画着玫瑰花,还写着一句话:送你一颗智慧的种子。我会这样引导他读:“宝贝,今天我们一起读《你送玫瑰,我送什么呢?》。你看,蝴蝶页上有什么呢?”孩子会说:“有很多玫瑰花,还有一颗爱心。”我的孩子对爱心图案比较感兴趣,画画时,他也喜欢画爱心,于是我引导他观察:“对了,爱心旁边还有一句话:送你一颗智慧的种子。什么是智慧的种子呢?我们来读故事。”读完故事后,我会说:“什么是智慧的种子呢?让我们到后环衬找答案。你看看,后环衬上画了什么?”孩子就会回答:“画了很多书。”我就会说:“原来智慧的种子就是书。宝宝,我们可要多看书哦!”我就会这样引导。
【总结】晓勤就是一位有智慧的妈妈。今天晚上我们一起学习了如何阅读绘本中的环衬,当我们阅读一本图画书(绘本)时,要先看看前环衬,读完故事,再看看后环衬,一定要注意它的颜色,还要读懂图案、图画的设计及它与正文的关系,思考环衬的内容都告诉了我们什么。希望通过学会阅读环衬,能给你们的亲子阅读增加更多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