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今晚的拆书家Shooshoo。如果让我用三个标签来介绍自己,我会用“美食爱好者”“手机拍照侠”“0.7文青”。今年我有个大梦想,在2017年成为三级拆书家。另外我也有一些小目标:在2017年,将美食、写作、旅行和阅读一起,融为自我成长的一部分,与大家相互鼓励,共同进步。“拆书”是一种关于成年人学习的方法论,强调以学习者本人为中心,而不是以书本知识为中心,提倡通过学习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行动,提升学习者的能力,也就是“拆为己用”。其中最重要的核心就是“RIA便签读书法”:通过R(阅读片段)、I(用自己的话重述知识)、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和A2(以后我怎么应用)几个步骤,让个人读书能达到同主题培训的效果。拆书帮的现场拆书活动,则是由一位拆书家选取出一些片段,组织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青年公益性学习社群,总舵在北京,目前在全国已有32个城市分舵,还有20多个筹备分舵。拆书帮的使命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让更多的人改变他们的学习习惯。
在一次集体活动中有人问我:“怎样对付那些懒散、不称职的员工?”
一位仁兄回答:“投几颗手榴弹!”有几个人颇附和这种霸权式的主张—“不好好就走人。”
接着又有一个人问:“谁来收拾残局呢?”
“不会有残局。”
“那你怎么不这样对待顾客呢?不想买就滚蛋!”
“那怎么行呢?”
“那这样对待员工就行吗?“
“因为他们是我雇来的。”
“原来如此。请问你的员工是否忠心耿耿?是否勤奋工作?人员流动率如何?“
“开什么玩笑?现在根本找不到得力助手,人人都想请假、兼职、跳槽,对公司毫不在乎。”
像这种只重金蛋的态度和思维定式,实在难以激发员工的热情和潜能。短期的盈利底线固然重要,但却不应凌驾于一切之上。效能在于平衡。一味重视产出会导致糟糕的健康状况、耗损的机器设备、透支的银行存款或破裂的人际关系。而太过维护产能,就如同一个每天长跑三四个小时的人,宣称可以因此多活十年,却不知大好时光都在跑步中流逝。又好像那些只知念书,不肯生产的人,坐享别人的金蛋,自己永远不敢面对现实。
唯有在金蛋(产出)与鹅的健康和幸福(产能)之间取得平衡,才能实现真正的效能。虽然你常会因此面临两难选择,但这正是效能原则的精髓所在。它是短期利益与长期目标之间的平衡,是好分数与刻苦努力之间的平衡,是清洁的房间与良好的亲子关系之间的平衡。日常生活中,你是否曾为了多收获几枚金蛋而废寝忘食地工作,结果弄得精疲力尽,无法继续工作?其实若能好好睡一觉,那么第二天就会精力充沛,完成更多的工作,更好地迎接这一天的挑战。假如你强迫别人按你的意志行事,结果却发现你们的关系变得空洞无物;反过来,如果你能用心经营人际关系,就能赢得信任与合作,通过开诚布公的交流获得实质性的进展。
产出与产能平衡的原则是效能的精髓,放之四海而皆准。不管你是否遵从,它都会存在。它是指引让人生的灯塔,是效能的定义与模式,是本书七个习惯的基础。
亲爱的朋友们,你们认为现代社会最严重的社会问题是什么?我觉得,千百种答案里,一定少不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那就是“透支”。 为了方便透支,银行发行了信用卡,阿里巴巴有了“蚂蚁花呗”;因为无力偿还透支,出现了网上流传的沸沸扬扬的“借贷宝”事件;由于身体透支,很多人积劳成疾住进了医院,更不用说那些透支引爆的企业管理问题……中国素来有“竭泽而渔”,“杀鸡取卵”的警示性成语,说的就是透支的弊端。现代企业管理和家庭关系中,很多人都没做好产能产出之间的平衡,经常会看到在两者之间大走极端的例子。然而,“极左”和“极右”都不会带来持久的成功和幸福。
那么,怎样才能尽可能做到生活中的各种“收支平衡”呢?
1.维护好产能,即产生效益的“设备”。当不良信息出现时(如:身体出现不适症状,或公司连月亏损,员工情绪明显低迷),应及时提高警惕并进行反思;
2.在合理范围内,享受产出成果(如:分析自己的经济能力,理性消费而不是超前支出;劳逸结合,不以年轻为资本,透支身体)
给大家举个例子,我平时也在简书写点文字。前段时间情人节,各平台对于“左先生和右先生”这个话题进行了热烈讨论。我也想就这个热点写一篇自己想法的鸡汤文;同时,根据我的新年Resolution, 我也在构思一篇古风系列短篇。但,由于长期没有充分的阅读摄入,乍一开始输出,唯一的感觉就是文辞生涩,构思不足;挣扎了几天之后,我只得暂时搁置,再次拿起书本。
希望通过学习今天的片段,可以有效地避免大家在不知不觉间刷爆我们那张名为人生的信用卡。
A1(5min)
读完这个拆页,相信大家对保持产能和产出之间的平衡、避免透支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了解。
那么,请大家回忆一下,在我们的日常工作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呢?请大家在我们的便签纸上写下来,现在小组内进行分享,等下我会邀请一个小伙伴来给大家做分享。
今天我们在座的有12位小伙伴,我们分3组,每组4人。请在小组内分享一下,并在便签纸上写下来。
(在小组间巡视指导,并邀请小伙伴分享)
小组学员A:我的职业是一名老师,在接触拆书帮之前,我经常会花一天时间不停地看一本书。有时候到后面,其实精力就会跟不上了,注意力也会比较分散,但我想,一定得把这本书集中看完才能掌握它的内容。其实这就是投入产出平衡没掌握好,后期的产出曲线基本处于下降状态。如果我能劳逸结合,比如以两小时为节点,看两小时书,出去跑会儿步再回来接着看,可能会更好一些。
A2(3min)
下面,我想请各位在座的小伙伴,以各自近期的生活安排为出发点,以维护好产能、同时合理享用成果为目标,选择不同颜色的便签,写下自己的行动计划并分享。
小组成员B:以前我有锻炼的习惯,后来因为工作忙就丢到了一边。过了一段时间,发现身体各种不舒服,原来不知不觉我已经透支了之前的打下的底子,所以我现在打算再捡起来啦!让自己有更充沛的经历投入工作,享受生活!我的计划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再忙,也要每天跑会儿步!
Shooshoo: 这位小伙伴分享的很好,那么,对于这三步走的第一步,你有明确的开始时间和完成节点吗?
小组B成员:打算明天就开始,一个月内完成!
好的。无论你是管理者,还是生产者,在此我都希望大家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能够时刻保持警醒的心态,尽可能规避一些急功近利的想法,
我给大家的建议是
1.善待价值产生的真正来源,无论是身体、设备还是人员,不要无度索取导致产能枯竭;
2.适度合理地享受成果,留有再生空间才能获得持续性产出,切记釜底抽薪,过犹不及。比如我们经常说的财政赤字,就是在经营方面导致严重的收支失衡。
【总结】
今天我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以上的方法可以帮助到大家去了解产能和产出之间的关系,同时期待大家下次来拆书帮,分享你们运用之后的心得。希望在拆书帮这个大家庭里。我们一起努力,成就更好的自己。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