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通过今天关于批评的学习,参与者被批评的情况下,能够区分建设VS破坏性批评,当面对的是破坏性批评能使用询问+承认事实OR感觉的方法,而不是直接怼回去或者自己生闷气的方式来应对,从而能够有效的回应批评让沟通能够更加顺畅的进行下去。(能点:学习目标设计)
破坏性和建设性批评 《成功心理学》P157
并非所有的批评都有同样的效果。一些是建设性的,用来帮助我们改善自身。其它的批评是破坏性的,会削弱我们的的自尊。
这两种批评之间的区别是什么?破坏性批评通常是笼统的,它关注的是你的态度或你自己的一些方面,而不是集中于具体行为。它通常也是完全级的,对如何用不同的方式来做事没有任何有用的建议。
例:这个报告写得都是垃圾。
相反地,建设性批评关注的是具体的行为,并不对你进行人身攻击。它通常还提及了你的优点,并且为改进而提供有帮助的建议。
例:你这份报告做得很好。我认为,如果你采用更简明的写作风格,那它更好了。
哪一种批评是你愿意接受的?破坏性批评是不含移性或同情的发泄。它假定此人已经做错了某件事。建设性批评传达爱护和关心。它不仅提供建议,也表示出帮助纠正问题的意愿。
❤拆书目标
通过今天关于批评的学习,参与者被批评的情况下,能够区分建设VS破坏性批评,当面对的是破坏性批评能使用询问+承认事实OR感觉的方法,而不是直接怼回去或者自己生闷气的方式来应对,从而能够有效的回应批评让沟通能够更加顺畅的进行下去。(能点:学习目标设计)
❤图书介绍
##场景提问法
事件:大家想象在这么一个场景中。即使没经历过也没关系,就想象自己是那个人。周末休息了,你今天也比较放松就准备做一顿晚餐给辛苦加班中的老公。你快乐的筹划了晚餐会有哪些菜,又去了菜市场购物。下午差不多一个下午的时候在准备上。结果加班的老公回到家后吃完饭后说:这个年糕可以更软一点,那个酒不应该配这个菜。
提问:当你辛苦的准备一天后,听到老公是这样子的回应后。你会怎么回应他,你内心是什么样的感受?@参与者1答:当场不想说话,以后再也不给他做饭了,内心比较生气。参与者2答:你爱咋咋的,愤怒。拆书家补充:我可能嘴上回应哦,但是实际内心是各种不爽。
影响:没有处理好的话,1.自己情绪不开心。2.双方都会在气头上。3.影响情感和后期交流。
解决:今天的片段就是教我们把批评区分成建设型批评和破坏型批评,然后区分应对之道。应对之道中包括了倾听、询问和肯定等方法。(技能点:场景提问法)
##图书介绍
《成功心理学》这是一本非常棒的成长类图书,豆瓣评分8.8并且已经更新到第五版了。也是拆书学院赋能班的教材之一。里面从自我的定位、自尊、积极思考、沟通、时间管理等全方位进行了讲解。如果你想对自身成长做一个综合性的了解的话,推荐这本书。如果你是想对某个专项了解的话,建议你查看主题的专业书籍。
❤拆书家I
##开篇引言
批评是我们日常中非常容易见到的形式,希望通过第一个片段,能够让大家对批评的分类有个了解,能够在生活中区分建设性和破坏性批评,同时知道如何处理建设性批评。关于破坏性批评的处理,我们在下一个片段再讲处理方式 。
##What(例子引出边界)
【批评的定义】看原文片段前,我们先了解下什么是批评。在书本给出片段前面有,对批评有一个定义。批评是:包含判断、评价或有关错误陈述的任何评论。【例子引出边界】常见的,你很糟糕啊。这个大家都会认同是批评吧。那想问下,如果我说我自己怎么这么糟糕?(技能点:例子引出边界)这算是批评吗?@参与者开始会有些思考,经过一番讨论后一致回答是。(技能点:I部分的互动)也是的。批评可以来自于别人也可能来自于我们自己。不过今天的拆书是在双方沟通的情境下进行的。
##What 批评的分类
【批评的分类】原文对批评有了两个区分,破坏性和建设性意见。【区分点】根据原文,我们能够了解到两个批评有如下的区分。
破坏性批评 | 态度:笨蛋、忽视 | 笼统的:总是 | 无建议 | 无称赞 |
建设性批评 | 行为:做…… | 具体的:某个事 | 有建议:你可以…… | 有称赞:棒,好 |
虽然文章叫建设性批评,但是其实就是我们日常中所面对的建设性意见。除了上面的一些分类点外,还有一个分类点。破坏性批评是指责的,你就是错了;建设性批评是包含关心的(原文最后一句)。我们也可以从初心去判断。
##例子 (技能点:例子匹配概念)
好,我们了解了什么是破坏性批评,什么是建设性批评。原文中有一个【例子】,这个报告写得都是垃圾VS你这份报告做得很好。我认为,如果你采用更简明的写作风格,那它更好了。我们再举一下其它的例子。
破坏性 | 建设性 |
你的头发看起来糟透了。 | 你的发质好棒啊,我想短发会让你更帅气。 |
这种颜色一点也不适合你。 | 这件汗衫看起来不错,我打赌蓝色的会更漂亮 |
你的确破坏了这个项目。 | 让我们一起讨论一下,我们能做些什么来使下一个项目对我们俩有利。 |
##Why 为什么要关注和处理批评
1.为什么要关注批评?
如果我们没有很好的处理批评的话,就像是一开始我提问的时候。会出现,心情不好、双方关系变差。再往后呢如果长期受到批评又没有很好的应对话,自尊会受到伤害,做一些事情的时候会陷入一种无力的状态感。
2.如果能够有效的处理批评。
能够有自我控制感,同时如果是有建议价值的批评,我们也能让自己得到成长。
3.为什么会有批评?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方式来看待世界。
##How 建设性批评应对处理分析
建设性批评的面对过程中有两件事情要处理。一个是对方的关心,一个是对方的建议。建设性批评是包含着关心的建议,如果我们直接怼回去,其实会伤了对方的心。接纳对方关心,这个时候更好的处理方式是倾听。我们只需要倾听,然后向对方确定是否理解到位。对方觉得自己说的话被你听到了,就会觉得自己被接纳了。这个时候你能够很好的应对自己会更自信,同时双方的关系也会更加顺畅。然后关于建议,建议有时候会让我们看到自己日常没有注意到的点,对自己有益的建议如何应用的话,能够让我们自己得到成长。但是建议也不一定是有效的,建议也不一定是有效的。所以我们下一步要做的事情是记录下来即可,有即改之无则加冕。
##How 整理下更清晰的步骤 (技能点:引出How)
第一步:倾听。确定是否理解,没理解就提问。
第二步:重述。表明你是接纳,并不是防备状态。
第三步:收集。记录下来,有则改之无则加冕。
##疑义
强调:建设性批评虽然关心,但是并不一定有效。我们所有的处理步骤都是在面对的那一部分,并不包含执行的部分。
❤A2作业
【作业】给大家留一下小作业,在结束后一周内向你的小伙伴分享下,建设性和破坏性批评的对应案例。请把你分享的语言发到群里来(技能点:未来要做的应用)。【引导】为什么要这么做,当我们尝试向别人分享的时候,就是运用了RIA读书法中的I,在心理学上这叫生成效应,我们对于自己想出来的东西更加容易记得住。因为片段比较简单,我们也就不做现场的演练了。
❤A2案例
@参与者:(向男朋友分享)当你直接说我一点也不细心的时候,其实你那时候是破坏性批评,我听了会很难受。当你跟我说,这个菜我做得很辛苦,然后再说下这个稍微有点咸,可以用个小一点的调羹的盛盐的时候。这是一种建设性批评,我听了会更容易接受。
处理破坏性批评 《成功心理学》P171
1.A:你太懒了。你整个周末都在看电视。
B:你是对的,本周末我花了许多时间看电视,但这并不意味着我懒惰。
2.A:你这个懒汉,看看这满水池的碟子。
B:我知道你厌恶把脏盘子留在水池。但是,我喜欢把它们叠起来,然后一次性清洗它们。
3. A:你是条懒虫。
B:是什么让你觉得我是条懒虫?
A:只要看着堆满盘子的水池就知道。
❤A1自测
第一个片段我们了解了什么是批评,批评的两种分类,如何处理建设性批评。接下来进入第二个片段,第二个片段主要是让大家知道如何处理破坏性批评。
接下来我们先来做一个测试,看下自己对对于破坏性回应的处理方式。30秒内告诉我总得分。如果情境没碰到过,那就按照直觉选择即可。(技能点:量表自测)
序号 | 内容 | 没有 | 很少 | 一般 | 偶尔 | 频繁 |
1 | 那是你写的?简直跟没学过语言的小学生一样。 你回应:你行你上啊。 | 1 | 2 | 3 | 4 | 5 |
2 | 这份报告简直做得没法见人。 你回应:你是对的,抱歉让你失望了。 | 1 | 2 | 3 | 4 | 5 |
3 | 你最近实在是太胖了。 你回应:我知道你其实是不想和我一起出门吧 | 1 | 2 | 3 | 4 | 5 |
❤A1解释
大家的总分是多少?
12-15 分,你对破坏性建议的回应有点悲剧。
8-11 分,偶尔嘛失控一下,正常人范畴。
4-7 分,你非常自信,不会被言语伤害。
0-3 分,你简直太完美了,我们交朋友吧。
现场:大部分小伙伴在9分左右,说明大家伙就偶尔会用比较情绪化的方式处理批评。有几个小伙伴应对非常棒,在5分左右。
解释:这是一个小小的简单的测试题,让大家明白自己面对破坏性批评的应对情况。下面我们来了解下如何处理破坏性批评。
❤拆书家I
##演练
大家先闭上眼睛一分钟,我会现场给出一些批评,假设那些就是针对你的,大家观察下自己在那一时刻想要回应的冲动(自我观察者)。
1.你一点也不关心我,总是自顾自的。
2.不要再吃零食啦,你会发胖的。
3.你怎么买用表格处理了,不知道Word更好吗?
拆书家提问:大家内心的感觉如何?(技能点:I的互动)
@参与者:内心有一些火气与冲动。
##引言 这样做的结果如何
拆书家提问:大家看了三段对话,觉得B怎么样?(技能点:I的互动)
@参与者:觉得很棒,很好的应对了批评。
拆书家引导:简直太棒了,没有生气又很好的回应。里面有用到一些小技巧哦,我们来一起深入的扒一扒。
##第一段:承认事实 How分析
这里有个好玩的部分,B开始用的是一个YES,你是对的开头。这个,不管是谁听了也不好意思再咄咄逼人了吧。但是呢,B没有完全的承认哦。他只承认了能承认的部分事实,然后又反驳了最开始的你太懒了,好玩吧。
做一个总结,方法是:你是对的+承认部分事实+肯定自己。
##第二段:承认感觉 How分析
在第一段,B是觉得周末都在看电视是有些不太好,但是他不承认自己是个懒人。所以就承认了那个事实,然后再进行了自我肯定。但是在这一段,B觉得那些水池堆在那边又没什么关系,我乐意啊你管得着啊。B就升级,他不去承认事实,他承认的是感觉。感觉是个很私人的东西,每个人都有而且每个人的不一样,承认它对于B来说也没啥损失(自尊)。而且,这也是一个OK式的开关,会让对方觉得舒服。
总结一下,方法是:认可对方感觉(某件事)+肯定自己。
##第三段:不断的询问 How分析
这个时候,对方给的批评是一个非常笼统的东西。你没啥事实也没感受能够去认可啦。对方完全是一个很笼统的对话,那没有认可的落脚点。那还有一个方法,问呗。啥东西让你这么感慨。问出有细节的东西了,再在那个上面去承认事实或感觉。
方法:不断的询问,让对方提供更多细节。
##总结出来的流程。(技能点:非how引出清晰的how)
刚刚对每个案例进行了分析,我们再进行一个整合。原书有给到一个非常棒的流程图,大家可以看一下。
##拓展应用
如果今天的讨论都是在沟通的场景下进行,但是其实也适用于自我批评的梳理。你说自己很不负责任,就可以问自己哪些事情让自己觉得不负责。然后再一步步的应对去建立自己的自信心。
❤A3场景演练
引言:我们先来做一次场景演练,现场体验下感觉。
场景:
你是员工,你需要在月底会议上做一个项目的回顾总结。
老板:今天的报告做得实在是太烂了,感觉就像是没上过大学似的。
引导:
小组内,一个人扮演老板一个人扮演员工。先按照原来比较怼的或者不开心的方式进行回答。然后再尝试用破坏性批评应对流程进行回答。最后我们邀请其中一组小伙伴现场演练一下。
❤A3场景案例
拆书家引导:哪组小伙伴愿意来分享一下。
小组1主动。
@组员A:我来当老板,快站起来。(其它人:已经老板上身)
///场景一:直接怼回去~
@组员A(老板):今天的PPT怎么做得这么菜。
@组员B(员工):…… (其它人:可以掀桌啦)
@拆书家:已经完全不想说话了。
///场景二:应用学习到的流程
@组员A(老板):今天的PPT做得这么菜。
@组员B(员工):做觉得做得差,是因为主题有关系,还是因为里面的风格不好看?
@组员A(老板):主题已经偏离掉我们想要表达的文章。
@组员B(员工):你方不方便再阐述一下,我们之前沟通得比较好,我做的记录你也有看过。但是现在主题有偏差的话,这中间应该有什么老板,老板愿不愿意花两分钟时间和我们沟通一下。
@组员A(老板):那和你的助理沟通吧。
拆书家总结回应:从这两个对话,我们直接在现场体验了两种对话方式的差异。
❤A2故事引导
##故事引导 (技能点:A2编故事)
接下来要写自己的故事,故事和刚刚的角色扮演的差别是。这个故事需要你自己设定一个场景,在某个场景中你会运到今天学习到的?比如说,老板没说清楚自己的目标,就批评你没做好等等。设定好场景后呢,然后在这个场景中再设立两个人物,故事有对话和结果。为什么要这样子做,你有过自己写故事的经验,那在后期提取出来的时候会更方便。
##强调重点
每个小伙伴花一分钟的时候先写在纸上,然后我们邀请一个小伙伴来分享下。
写故事和其它应用的差别:1.这是你自己设定的场景。2.这是一个有结果的故事
##故事模板
背景:
人物:
结果:
对话:
❤A2故事案例
##现场案例1
背景:父母抱怨我回家少。
人物:我和我父母
结果:父母觉得可以理解
对话:
我:(打电话给我妈)哦,妈呀。
妈妈:(还没说话就开始生气了)干什么呀,一点都不孝顺
我:(一脸蒙蔽,然后我就开始问)妈,怎么啦,是我最近回家太少了,还是打电话太少了?
妈妈:对啊,你最近一个月都没回家了,怎么回事?
我:(开始和妈妈解释,先肯定它)确实,最近很少回家,因为公司最近有个集训,确实是回不了家。下次我会提前和你说。
拆书家回应:小伙伴在1分钟内非常清晰完整的把背景、人物、结果、对话讲得很清楚,非常的棒。
##现场案例2
1.前期的引导,有使用提问式回应法
@拆书家引导:还有小伙伴要分享吗?没人举手的话,我就主动邀请了。
@分享者:还没具体想好,背景就是我回家(停顿)
@拆书家提问式回应:可以更加详细的描述那个故事发生在一个什么样的情况之下吗?(技能点:提问式回应)
@分享者:故事发生在回家的时候【背景】,老妈【人物】会说到了这个年龄了,男朋友找好了没?我以前会回应说【对话】:烦都烦死了,不要管我啦。现在我会说:你这样的担心是对的(肯定感受),也是为我好。但是这也要顺其自然的(自我肯定)。
@拆书家提问式回应:那用这样的一个方式去做的话,会有一个什么样的结果?(技能点:提问式回应)
@分享者:她会想想也觉得对,强求也强求不来。
@拆书家提问式回应:那这样子的处理和你一开始的处理方式有什么样的差异对比?(技能点:提问式回应)
@分享者:至少,让父母知道和感受到他对我的关心,感谢他们。而不是一开始就生气,你干嘛要我和他们都一样。
@拆书家总结:大家有感受这之中的对比和差别,想必至少感觉会好很多。
2.整理后的故事
背景:回家的时候,父母担心自己婚姻。
人物:我和妈妈
结果:老妈有些理解我,不再大催了。
对话:
妈妈:都到这个年龄了,男朋友找好了没?
我:妈妈,你这样担心是对的,也是为我好。但是情感之事也要顺其自然。
❤A3微行动引导
拆书家引导:接下来进入微行动学习环节。因为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在书本中学习之外,我们也可以在自己的生活中进行学习。对于刚刚的片段,大家还有什么想要讨论和学习的?每个小组出一个题目,然后我们针对这个主题,先想下原因是什么,怎么解决它。写下你的解答,在小组内讨论总结。后期所有大伙儿讨论总结,得出一个解决方案。(技能点:A3微行动)
❤A3微行动结果
##案例1
主题1:询问+肯定的方法在什么样的批评下是有效什么情况下无效
拆书家提问式引导:大家觉得不适用的原因是什么?然后再讨论怎么处理。(技能点:提问式回应)
最后得出来的结果
1.不适用的原因:对方的身份太高+对方没有讲话的意愿时。
2.什么情况下无效:
A/ 先分清角色。如果是大领导,那听就好。如果是客户,那就用销售的专业知识去解决。
B/ 判断对方对话意愿。如果前期就给用有色眼镜看的,那就不需要进行对话。
3.什么情结下有效:
A/ 家人亲戚朋友之间。
B/ 当对方愿意听你解释的时候。
##案例2
主题2:领导如何更好的提建议。
原因:建设性批评能够更容易让人接受。
方法:
1.先肯定对方。
2.然后指出具体的行为
3.行为具体有什么影响。
4.最后指出改进的意见。
❤A2未来引导
拆书家:想一下,你最近和谁吵架比较多。有哪个小伙伴天天给你建议,但是你的应对让双方都不开心。那试着在今天内找这个小伙伴聊一下,应用今天学到的知识。一周内,把你的大致对话过程发到群里。(技能点:A2未来作业)
❤A2未来案例
参与者:和一个朋友聊天,常常会说我总是长不大的。这次我就专门问他,具体是什么样的行为让他觉得我没长大。后来他回应说,因为我在别人一本正经的时候,会在群里说一些无聊的话。然后我就肯定了他这样子的感受,也回应说自己只是想活跃下气氛。
❤最后总结
今天学习了如何区分破坏性和建设性批评,以及它们各自的处理方式。希望以后大家在面对批评的时候,能够有自己的处理方法。不用再要么对他人生气,或者自己生闷气的方式来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