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金字塔原理》 所属活动: 南基分舵线下拆书家训练2016年第二期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自上而下表达、结论先行 学习目标: 学习自上而下表达、结论现行的技巧

开场: 我将跟大家一起来拆解的片段来自《金字塔原理》,它介绍了一种思考、表达和解决问题的逻辑方式,是训练思考、使表达呈现逻辑性的实用宝典。
这本书是麦肯锡经典培训教材,畅销40年不衰,广受欢迎,被译为多种文字、数次再版,常年名列各国畅销书排行榜前茅。作者芭芭拉明托毕业于哈佛大学,是麦肯锡第一位女咨询顾问,传授金字塔原理40年,帮助政府、企业、高校等各界人士撰写商务文章、复杂报告和演示文稿,曾为美国、欧洲亚洲众多企业、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讲授金字塔原理。
所有希望提高思考、讲话、写作、讲课、管理下属及解决问题的逻辑性、条理性、效果和效率的人,都可以从这本书中受益。
我们公司一直都有采购这门课程,今天试着和大家一起拆一段。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自上而下表达,结论先行
理清表达思想的顺序,是写出条理清晰文章的最重要方式,而清晰的顺序,就是先提出总结性思想,再提出被总结的具体思想,先总结后具体的表达顺序,你必须牢记。
受众的大脑只能逐句理解作者(演讲者.培训讲师)表达的思想,他们会假定一同出现的思想在逻辑上存在某种关系,如果你不预先是诉他们这种逻辑关系,而只是一句一句地表达你的思想,读者就会自动从中寻找共同点将你所表达的思想归类组合,以便了解各个组合的意义。
由于受众的知识背景和理解力千差万别,他们很难对你所表达的思想组作出与你完全一样的解读,事实上,如果你不预先告诉读者某一组思想之间的逻辑关系,他们很有可能会认为某一组中的思想之间根本没有任何关系。退一步说,即使受众能够作出与你完全一样的解读,你也增加了他们阅读的难度,因为他们必须自己找出这种你没有提前说明的逻辑关系。
下面我举例说明,除自上而下的顺序外任何其他顺序都能造成误解:假设我和你正在酒吧喝酒,突然我对你说:
上个星期我去了趟苏黎世,你知道,苏黎世是一个比较保守的城市我们到一家露天餐馆吃饭,你知道吗?在15分钟里我至少见到了15个留长胡子的人。
我说这番话是向你传递了一个信息,但是我并没有意识到你会主动地推测我向你传递这个信息的原因,也就是说,你会将我说的这番话看做是组还未表达出的思想的一部分,你会假设某种可能的原因并据此调整你的思路.准备接着听后面的话。这种预期性的准备能够减轻大脑分析信息的负担,因为你没必要分析随后接收的每一个信息的所有特征,而只需寻找与前面信息相同的特征即可。
于是,你可能会认为,“她在谈论苏黎世已经变得不再保守”,或“她准备把苏黎世与其他城市作比较”,甚至“她很喜欢男人的长胡子”。无论你有什么反应,你的大脑都在等待以上话题进一步的信息,而不管后续实际的信息如何。我看到你一脸茫然,就接着说:
而且,如果你在纽约的任何一座写字楼周围转一转,你会发现几乎没有不留长胡子或长头发的人。
现在我想表达什么意思呢?我似乎并不是在比较城市,倒像是在比较城市中的职场白领们;而且我想表达的似乎也不只是胡子,还包括各种面部毛发。这时你也许会认为“也许许她不喜欢男人留长胡子;也许她想比较不同职不管怎样,你含混地嘟哝了几句,句,算是对我说的话的反应,于是我不得不接着说下去:
当然,留长胡子在多年以前就已经是伦敦街头的一景了。
噢,你想,我终于明白她想说什么了。他说伦敦在这方面比其他城市更开放。与时你把你的理解的意思告诉了我。你的理解在逻辑上完全合理,但根本不是我想表达的意思。实际上,我想表达的意思是:
你知道吗?我简直难以相信,在商业界,男人留长胡子或长头发已经这样普遍,这样被广泛接受:
在俗黎世……
在纽约……
还有,在伦敦……
看,一旦告诉你判断每句话之间关系的框架,你就可以很容易地用我希望你采取的方式理解我表达的这组思想。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这个片段中描述了最有效的表达方式:使用金字塔结构,自上而下表达,结论先行。并举了一个例子,说明没有采用这种方式时,听者会一直努力推测作者传递的思想,不断调整逻辑关系,十分辛苦,最终还是没有get到作者的意思。

读文章也是一样,如果你的文章呈金字塔结构,文章的思路自金字塔顶部开始逐渐向下开展,那么读者一定觉得你的文章比较容易读懂。这体现了人类思维的基本的规律:
大脑自动将信息放在金字塔结构中,以便理解和记忆;
预先放到金字塔结构中的内容,更容易被理解和记忆;
应该有意将沟通内容组织成金字塔结构,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

由于人们可利用的思维能力都是有限的,一部分用于识别听到的词语,另一部分用户找出逻辑关系,剩下的用于理解中心思想。通过有效的表达方式,可以减少听者用在前两项活动的时间,从而使用最少的脑力理解你表达的思想,提高沟通效率。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在工作和生活中常常发生因表达方式而导致的误解、或者导致沟通效率低下,有一个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之前在IT的时候,我们的技术服务合同每季度第一周的周一召开季度总结会,总结服务质量和考核,以完成付款。那天在QQ上,
代理:韩工,原厂销售最近国外出差一周;
我:哦
代理:向工周日晚上有操作,周一休假;
我:好,记得交接好,别影响工作。
代理:工作量确认这块还有一些其他部门的需要找责任人签字。
我:哦。
代理:咱们的总结会可以延期一周吗?
我:可以,正好那天我也没空。
其实这段沟通可以只用花1分钟,结果用了大概半小时,而且我会以为有问题需要我处理。
你有相关的经验吗?给你感受好的或者感受很糟糕的,如果有,也可以分享给大家。

。。。条理清晰的表达分两步:第一步1、形成金字塔结构;第2步:自上而下表达,结论先行。我计划在下周一跟领导汇报工作进展的时候用这个方法,你有可以应用的地方吗?可以分享吗?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A 学习者拆为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