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封超,我的三个标签是培训,读书和运动。很高兴和大家分享。
【学习目标】通过今天片段的拆解,我们能够辨认我们人际中的非重复关系人,并能够使用一个交往模式去与之建立良好关系,从而改进我们的人脉质量。
(场景)但是各位有没有遇到这样的场景,你去听一次课,遇到了心仪已久的一位贵人在台上侃侃而谈,你非常想认识他,课程结束你终于鼓足勇气上前和他彼此添加了微信,你激动的不能自已,幻想你们关系未来美好的进化,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提问)我们本意是想和对方建立链接,但为什么最后总是无疾而终呢?(影响)其实这样的事情对我们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因为它消耗我们的社交成本却没有为我们带来好的贵人相助的结果。这些都属于无效社交。(解决)我从最近很火的一本书《好好学习》中选择了一个片段,当中提出了一个不错的社交方法,可以为我们建立高质量社交提供一定的指导。
如果要让你的人脉网络关系形成更大的信息优势,你就要在你的朋友圈中尽可能多地增加“非重复关系人”。换句话说,你需要增加与你现有朋友圈关系背景不同的新朋友。这样做之后,你的人脉网络结构得到优化。新的结构大概是这个样子的:
这个网络结构下,你可以通过管理和你存在结构洞的非重复关系人(人脉中心),拥有不同渠道的信息来源。从信息效率的角度看,你人际关系中20%的非重复关系人在获取信息方面发挥着80%的作用。 这个结论和另一位美国社会学家马克·格兰诺维特(Mark Granovetter)提出的“弱关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格兰诺维特曾经写过一本书,叫《找工作》(Getting a Job)。书中提到,他的一项研究发现:人们通过弱关系找到工作的次数,远远大于通过强关系找到工作的次数。
|
在这个拆页中,我们看到若想提升社交质量,优化人脉结构,那我们就必须在我们的圈子中增加非重复关系人的数量。关键在于理解什么叫做“非重复关系人“。
比如,你和你妈的关系,叫不叫非重复关系?不叫。为什么呢?因为非重复关系要满足一点就是不熟。不光你不认识这个人,你的所有朋友亲属都不认识这个人。不关你不认识他,他和他的圈子也完全不知道你的存在。这个叫不熟。你和习大大基本是这个关系,否则你也不会坐在这了对吧?
再比如,你是做培训的,你发现杨老师也是做培训的,你和杨老师建立了关系,这个叫不叫非重复关系?也不叫。为什么呢? 因为非重复关系要满足的第二点就是两人的背景要尽量不同,最好是没有任何交集。因此如果你是做销售的,那么你找杨老师就是典型的非重复关系了。没准有朝一日杨老师会买你的产品喔。
各位接着想,这种非重复关系一旦建立起来,维护成本高不高?高!为什么呢?恰恰因为你和他背景不同,差异太大,猫和老鼠能经常在一块玩耍么?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啊。
通过以上,我们可以归纳三步社交质量提升法:第一,寻找潜力股 也就是生活中主动留意那些背景和你不同的人,第二,建立信任感 就是想办法和他从不熟到熟,这里面方法很多,建议形成一对一关系,比如你可以单独请他吃饭。 第三,形成强关系 就是不光你和他要熟,你周围的其他非重复关系也最好和他熟,这样即便你和他关系断了,也可以通过其他关系获取相应的信息,你的维护和信息获取成本就会相应降低。比如我们可以把它拉到我的非重复关系网,形成一个非重复关系小圈子。让大家彼此熟悉起来。比如咱们拆书帮,大家虽然彼此背景不同,一开始也不熟,但是通过这个组织我们慢慢建立了比较熟悉稳固的关系。 |
【举例】我举个例子,有一个我参加一个课遇到了一个人,那个人在一家著名的互联网公司做技术,和我背景有很大不同,很想认识她,于是互相加了微信后,趁着一个周末约她一起吃了饭,饭局结束熟悉了很多,后来我邀请他参加了一个小圈子的活动,这个圈子里的一些人是我其他的非重复关系,我们都因为喜爱运动经常聚在一块。这样我就慢慢和他建立了稳固的关系。 【适用边界】不过要想让这个方法发挥作用,有两个点要注意,第一是找到对你来说比较重要的非重复关系,而不是见人就用,因为人的时间精力有限,我们更多求质不求量。第二是以交朋友为主,而不是功利性的目的去做,这样会更加真诚自然。
|
【拆书家提问设计】
请自己编一个小故事,几百字即可,首先设计出人物,人物设计两到三个角色,其中一个是你,另外一个是你想结识的非重复关系,第三人可以是辅助角色。要有情节变化(包括:起因、经过、结果)和双方的对话,动作等。主要在故事中体现三步法,表达你是如何建立一个非重复关系的。摘要写在一张纸上。时间8分钟, 8分钟后,我会请人来讲讲他的剧本。
【学员剧本】
第一步:寻找潜力股。我在一个论坛遇到了心怡的大咖老师。这个老师我已经关注了很久,于是在下课后,专门找机会接触到老师。
我:老师您好,我是您的粉丝,我非常仰慕您,不知道可否加您的微信?
老师:没问题。
第二步:建立信任感
加了微信后,我不定期和老师保持联络,将我在这个领域方面的心得文章发给老师,有问题时也会找老师请教。时间长了老师对我产生了信任。
终于有一次,老师有来到成都,我得知后恳请在这次老师的分享活动中承担助理的角色,老师同意了。然后。。。
我:老师,这次您来成都,我一定要做好东道主,您上完课晚上我请您吃火锅。
老师:哈哈,真客气。
我:老师别客气,我应该做的。
第三步:形成强关系
和老师熟悉后,发现老师平时喜欢炒股,我也喜欢炒股。于是将老师拉入了我的炒股小圈子,并将圈内一个炒股大咖和几个朋友介绍给了老师。时间长了,大家就熟悉了。慢慢的。我和老师形成了强关系。
【总结】俗话说的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高人指路,高人指路不如贵人相助。生命中如果多些贵人,无疑会增加我们成功的可能性。而本次拆书为大家带来的核心概念“非重复关系人”和三步关系建立法希望对大家未来建立高质量人脉带来帮助。